分享

如何评价孝文帝?解决了西晋末年以来困扰中原两百的危机

 历史研究室 2022-12-27 发布于江苏

自五胡乱华以来,中原各族纷纷建国,你来我往,生灵涂炭,在这乱世中,中原大地遇到了前所有未有的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胡汉融合的问题。这也是最困难的,毕竟融合总要得罪一批人,自刘渊开启乱世到苻坚一统北方,他们在摸索融合中始终没有找到出路。

直到两百年后的孝文帝这里,在他这里终于迈出了这关键性的一步,当然也是最难的一步,难得是迈出后的北魏不到四十年就因此灭亡了,关键性是因为他找到了民族融合,消弭胡汉矛盾,并且让国家强盛的办法,垫底了日后隋唐强盛的基础。

胡人中出现了汉人向往的仁君

孝文帝五岁登基,在众多幼主登基中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别人都是先皇驾崩,幼主登基,但孝文帝却不是这个情况,他的皇帝爸爸不仅身体倍棒,关键还年轻,只有18岁,但他有个强势的妈妈文明太后,也就是日后的冯太后,在冯太后的逼迫下,被迫禅位给只有5岁的孝文帝。

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掌握朝政大权,虽然贵为皇帝,但孝文帝过的并不是很好,虽然冯太后亲自抚养他,但对这个孙子的猜忌一点不比献文帝少,有一次孝文帝被宦官诬告,冯太后大怒之下将其关押在寒室之内,不给吃喝,差点让孝文帝冻死。

当然孝文帝遇到的其他事情不止这些,但最危险的一次还是冯太后认为孝文帝日后亲政后会对冯氏家族不利,想要废掉他,但在宗室大臣的反对下才作罢,可以说冯太后在孝文帝的成长中一直处于苛责的状态。

但这些成长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心理阴影,反而培养出能体察别人的能力,曾经受到的侮辱对于日后独掌大权的他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尤其是冯太后去世后,这些宵小之徒在他眼里不过是求上位的可怜人。

至于冯太后,在她去世后,孝文帝并没有对冯氏家族进行任何清算,仿佛忘了曾经不愉快的记忆,冯太后去世后,他非常哀痛,之后又多次拜谒陵寝,且在拜谒期间滴水不进,以示对冯太后的尊重,而在下定决心迁都前,他还专门去冯太后的陵寝作最后的告别。

除此之外,孝文帝的两任皇后都是舅公冯熙的女儿,其中冯幽后与下了私通,即便如此,孝文帝为了顾忌冯氏的颜面,并没有废了她皇后之位,直到去世前为了防止冯氏在他身后擅权,才下诏赐死她,但要求执行的彭城王元勰“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依旧顾虑冯氏一族的兴衰。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对于之前冯太后在他身边安插的重臣,孝文帝没有一昧的贬斥,而是择优录用,人尽其才,尤其是冯太后的面首之一李冲,后来他也参与了孝文帝所有的重大事情,包括为了迁都营造洛阳城。

自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除了苻坚和姚兴等少数君主之外,其余的君主要么喜欢屠戮宗室、要么猜忌下属,要么就单纯的喜欢杀人为乐,但在孝文帝这里,通通没有,虽然早些年受到冯太后的打压,但他没有养成眦眦必报的性格,也没有独掌大权后随意屠戮臣民,他身为帝王,却懂得体察臣子的情绪。

对于宗室,孝文帝对自己的弟弟非常放心,甚至对咸阳王元禧说,如果将来太子做了皇帝,如果能力不行,你们自己可以做,不要让外人抢了皇位。

对于臣民,他不因为微小的过错惩罚他们,虽然吃饭的时候发现碗里有虫子,被宦官烫了手,在其他朝代都是大不敬的罪,在他眼里不过是小事,从未加罪,出行不骚扰地方,不让马匹践踏百姓的谷物,营造宫室也是因为万不得已需要修理。

可以说孝文帝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儒家倡导的“仁君”的形象,对比南朝,北魏这样一个胡人建立的朝代却出现他们所需要的仁君,除了孝文帝本身的原因之外,这也是北方之间胡汉开始慢慢融合的迹象,胡汉之间从最初的相互仇杀到互相融合,到现在已经培养出汉人所需要的仁君了,这也是日后孝文帝可以改革的基础。

冯太后主导下的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其实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改革是在冯太后主导下的,这也是改革的核心部分。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立三长制

在战国时期形成的郡县制度是朝廷对地方管理的基本制度,但随着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加上长期的战乱频繁,北方的基层政权已经丧失殆尽了,在战乱中,北方的士族们逐渐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地方自治的组织形式,俗称“坞堡”。

所谓的“坞堡”,就是当地的士族聚拢百姓,没有战乱的时候组织他们生产,训练,有外敌的时候据堡抵御入侵,但小小的“坞堡”是无法抵御战乱的,这时候士族们互相联姻,结堡自守,彼此互相呼应,以网状的形式联系,其中崔、卢、郑、王四姓是站在他们顶端的存在,他们是北方四大姓,这也是北方大族在战乱中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他们在新政权建立的时候归顺,在政权灭亡的时候会快速抽身,与另一个新的政权达成新的合作,这也是为什么十六国家走马观花的时候他们依旧保持自己的势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忠心可言,前秦一统北方又如何?一次战败就迅速崩溃。

北方各个政权也明白他们的不忠心,但是他们没法控制这些地方,就一直承认他们的统治,并且给了一个宗主督护的官方称号,北魏的时候,这种情况依旧存在,只要他们定期缴纳赋税和兵源就好,有点类似西欧的附庸了。

因此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这些政权对于地方的管理是非常退化的,很多只能管理到郡、州这个级别,好一点的才可以到县这一级别,但因为当时战乱频繁,朝廷也无心改变,导致北魏统治北方几十年后,地方依旧存在这种情况,更离谱的是,拓跋珪开国之后北魏各级官吏都是没有俸禄的,他们平时都是靠掠夺和贪腐为生,非常具有游牧民族特色,但长期以掠夺为主,势必会激化北魏社会矛盾,从北魏文成帝开始就开始提出给予俸禄的建议,但未能实行

太和八年(484年),冯太后正式颁布效仿两汉魏晋时期的“班俸禄”诏书,给予各级官吏俸禄,并且派遣使者分巡各地,纠举食禄之外犯赃者,整顿了北魏的吏治,为日后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太和十年(486年),冯太后开始对地方的宗主督护制进行改革,设立三长制度,所谓三长制度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要求他们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徭役与兵役,令北魏的统治可以深入到民间。

不过三长制涉及了基层统治的根本性变革,原先的豪族自然不愿意乖乖的交权,毕竟他们扎根这里许久,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改变的,冯太后也对三长制做出了利益的交换,朝廷要的是什么?地方被豪门隐匿的人口、地方的兵源、地方的赋税以及地方的稳定,豪族要的是什么?对于地方已经获得的权力和利益,因此只要各取所需,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朝廷安排的三长们都是豪族们推荐的人,本来管理地方的其实也是这些人,现在相当于朝廷给他们一个官方的身份,让他们名正言顺的进行管理,其次三长本人和家人都可以免除徭役,第三就是后来均田制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均田制的利益

有了三长制,朝廷就可以更好的管理地方,为均田制的实行提供了条件,北魏朝廷掌握了大量的无主土地,而豪族则掌握了大量失去土地的人口,双方互补,朝廷为了获得这些隐匿的人口劳动力和赋税,主动提出和豪族们均田。

均田制规定贫民可以授田,除了这些人之外。奴、婢、耕牛也可以授田,要知道贫民哪里来的奴婢和耕牛?还不是豪族才有,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为了让豪族们可以分到更多的田地,这也是三长制和均田制推行未能受到太大阻力的原因。

冯太后这次主导的改革可以说是官民两利的,朝廷挖掘了豪族们隐匿的大量人口,大量的无主皇帝得到耕种,百姓耕种土地,增加了朝廷的税收,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而本来应该利益受损的豪族们却在改革中利益未受到侵犯,皆大欢喜。

虽然改革中充满了各种妥协,但这样做就是为了最大可能的减少改革的阻力,尤其是保证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毕竟他们掌握地方上百年,不说你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通过利益交换,满足各自的需求,完成改革,但获利最大的无意还是北魏朝廷,顺利完成社会结构的封建化,并且一直被后面的北齐、北周和隋唐所贯彻,奠定了他们后来的繁荣。

孝文帝的最后一步

在冯太后的主导下,北魏的框架已经逐渐朝汉人王朝的路迈进,但是北魏上层依旧处于游牧民族统治的思想,因此孝文帝着手开始彻底融入汉族的两大措施——迁都和彻底汉化。

迁都

历朝历代,迁都都是关乎于国运的大事,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孝文帝下定决心迁都前,几乎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知道孝文帝要迁都的至少和他亲近的近臣,至于朝廷重臣,几乎都是蒙在鼓里,孝文帝也没打算告诉他们,迁都之前,孝文帝宣布的就是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在北魏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孝文帝之前的皇帝都有御驾亲征的经历,所以在孝文帝提出后其他人也没有多想,都以为真的是要南征,因而无人反对,此时冯太后已经去世三年,孝文帝彻底亲政,对于大臣们来说,南征不过是孝文帝树立威信提拔自己亲信的手段,就是这次南征的动静有点大,但大家都默契的认为是少年天子的意气用事,好在北魏经常打仗,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也不是没人反对,任城王拓跋澄就直接反对,孝文帝宣布南征后私下里找到任城王拓跋澄,和他表明了南征的真正意图“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

孝文帝直接表明了自己迁都的想法,而拓跋澄想了一下。知道了孝文帝的意思:“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在中原建都,这是周朝和汉朝兴盛的原因啊)。

孝文帝也提出了鲜卑人习惯于旧都的生活,肯定有人反对的问题,但拓跋澄却大力支持,劝谏孝文帝只要下定决心,就没人反对。至此,迁都一事彻底决定。而在后面的朝会上,拓跋澄也从反对南征到大力支持。

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北魏正式决定南征(迁都)。

从七月十一日大军从平城出发到二十二日到洛阳,南征大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但到了河南之地后连日暴雨,军士疲敝,难以继续行军,孝文帝心里非常感谢这场及时雨,但故意要求大家继续行军,不出意外,遭到群臣的劝谏,孝文帝表面非常生气,怒斥群臣,但心里乐开了花,看到气氛差不多了,口气一转,提出既然到了洛阳,要么迁都这里,支持的站在左边,要么继续南征,支持的站在右边,让大臣们自己选择。

拓跋澄是第一个跑到左边,其他大臣一看心里就知道孝文帝早就打算迁都了,即使没有大雨,他也会迁都,现在正好有了“借口”,众位大臣深思熟虑后,纷纷表示支持孝文帝的迁都,迁都一事就此决定,随后孝文帝安排拓跋澄回到平城,告之留在旧都的王公大臣们迁都的时期,即便他们非常反对,但无济于事,毕竟孝文帝在洛阳,上书给他他肯定不会,去洛阳直接被扣留,思来想去,干脆默认了。

随后一年,孝文帝安排人营造洛阳,北魏正式迁都,在史书上,孝文帝迁都是北魏汉化标志性的事情,但这个只是前期汉化的总结和全面汉化的前奏

孝文帝为何迁都?

旧都平城(山西大同)是北魏开国定的国都,当时北魏还未能一统北方,但随着北魏在北方局势的稳定,平城位置相对靠北,而对手从北方的柔然变成南朝,平城太靠北势必影响未来的一统。

其次就是平城的物资运输实在是太困难了,平城人口太多,需要靠外地运输大量的粮食,且都是靠陆路,成本太高,万一遇上灾荒和动乱,平城就要断粮,且平城一带的饥荒也是屡见不鲜。

最后就是平城是鲜卑人居住最多的地方,想要在这里进行改革,会遭到极大的反对,毕竟鲜卑贵族们在平城有大量的田地和利益,前往洛阳自己的根基都要没了,孝文帝迁都的目的要的就是跳出鲜卑人聚集区,为后来改革的推行创造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孝文帝迂回迁都,先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在宣布的原因。

彻底汉化

迁都只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其实孝文帝的汉化早已开始,最典型的就是禁胡服胡语胡俗、 改汉姓、尊孔子,这些汉化在鲜卑贵族产生了巨大的反对浪潮,各种反对声音此起彼伏,但孝文帝依靠皇帝身份可以摆平,但老丈人冯熙去世后还是给孝文帝摆了一道。

冯熙是冯太后的兄弟,也是孝文帝的舅公,更是他的老丈人,关系有点乱,毕竟胡人传统,因为冯熙不愿意来洛阳,孝文帝只好妥协让他待在平城,但南迁第二年,冯熙就去世了,按照惯例,冯熙这样的大臣去世后,孝文帝需要亲自前来祭奠的,因此不少大臣怂恿孝文帝回到平城。

表面上去祭奠,但是和迁都一样,只要回到平城,那么这里面的事情可就太多了,于是孝文帝以自古以来没有天子给大臣奔丧的道理回绝,但出席葬礼这个基本的礼仪还是要的,他派了皇太子给冯熙吊丧,可以说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结束,回到平城的太子在葬礼后的第二年就在鲜卑贵族的鼓动下反叛,孝文帝为了汉化大业,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对于鲜卑人来说,汉化最大的事情就是改汉姓了,历来改姓是大事,可以说和之前的身份彻底割裂,孝文帝就从皇姓拓跋开始,还将鲜卑八大姓彻底改为汉姓,其中拓跋氏改为元氏、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

同时为了彻底融入汉人,孝文帝还规定,鲜卑的王公大臣必须取之前豪族们的子女,而且必须为妻,之前有妻子的改为妾,而豪族就是之前存在几百年的四大家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让鲜卑贵族和豪族相互融合,彻底在一起

在改汉姓后,开始搞文化认同,就是禁胡服胡语胡俗、尊孔子,从文化上彻底融入汉族,摒弃鲜卑人原先的那一套,让北魏说同一种语言、读同一种书,信仰同一个人,至于胡汉?已经不存在了,为了摆脱鲜卑人充斥朝廷上的局面,孝文帝摒弃了量才取用,采用了“落后”的看重门第办法,强行拔高豪族们地位,为改革扫清绊脚石。

汉化改革中虽然北方豪族依旧享有特权,但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已经逐渐丧失,而北魏也掌握了一定的地方权力,到了宇文泰时期,府兵制的出现真正断绝了地方豪族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府兵制也是隋唐强盛之基,到后面科举制,这才给予豪强们最致命的一击。

孝文帝的汉化导致北魏的灭亡?

很多人说孝文帝去世后四十多年北魏就灭亡了,根源就在于汉文帝的汉化,这个其实是不对的,孝文帝的改革其实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冯太后主导的均田制和三长制变革,控制地方,第二步就是迁都彻底汉化,第三步其实真的南征,依靠军功让底层百姓从中获取利益,彻底稳固汉化,毕竟只要普通人享受成果,改回去是没有人支持的,这也是商鞅死后,秦国改革依旧存在的原因,毕竟军功制度让底层百姓有了爬升的通道,这也是所有改革的最终效果。

可惜孝文帝并没有完成最后一步就遗憾去世,在迁都后,孝文帝多次对南朝作战,但是都未取得太大的战果,始终没有能灭掉南齐,且随着孝文帝的去世,缺乏强有力的人继续主导改革导致北魏内部斗争更加激烈,加上对南朝作战失败,北魏再也没有精力去灭南朝了,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在二十年后爆发六镇起义埋下北魏分裂的祸根。

回顾千年,孝文帝的汉化虽然没有将北魏推向了强盛,但是他成功完成了自西晋末年胡汉之间纷争几百年残杀的局面,在民族融合的方面已经达到了成功的标准,也解决了中原最大的危机,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次改变,两百年的胡汉融合到孝文帝这里终于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后面的王朝只是在他基础上不断修改,但根基依旧是孝文帝的根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