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关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出入境……最新通知!

 猎户座的文件夹 2022-12-27 发布于四川

各位宝粉们注意啦!重大调整!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相关公告

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

并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图片

还需要关注的是

出入境、核酸检测等方面都有变化

一起来看看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

一、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图片

图源 国家卫健委网站截图

实施“乙类乙管”

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乙类乙管”核心内容



✅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

✅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

✅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

✅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抗原、核酸检测策略调整

✅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在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居民“愿检尽检”需求;

✅保障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抗原检测试剂充足供应。

以下几类人员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门急诊患者、具有重症高风险的住院患者、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定期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对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的社区居民、3岁及以下婴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及时指导开展抗原检测,或前往社区设置的便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

👉推荐服务:点击下方链接关注【成都本地宝】在首页微信聊天对话框中回复【抗原】可获取抗原检测攻略、抗原试剂购买渠道;回复【单检】可查看成都核酸单检点位。

图片

出入境政策调整

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以下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

✅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

✅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优化移民管理政策

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12月27日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的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

(上下滑动查看)

一、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陆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二、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停留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签发、延期、换发、补发。申请人确有紧急需求的,可循加急程序办理。


三、
恢复口岸签证签发,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


四、
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

五、逐步恢复陆路口岸(通道)客运通关,有
序恢复陆路口岸、边民通道旅客、边民出入境,边民通道按照有关规定恢复开通,依法实施出入境边防检查。


六、
恢复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道,持内陆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陆通行证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可经边检快捷通道通关。


七、逐步恢复水运口岸客运通关,
允许符合条件的水运口岸恢复客运班轮旅客出入境,试点恢复国际邮轮旅客出入境,依法签发登轮、搭靠证件,对符合入境条件的外国籍船员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取消“不登陆、不登轮、不搭靠”管理措施。


八、继续运行
空港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陆路口岸和边境检查站重点物资车辆“快速通道”、水运口岸“边检登轮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利措施。

👉推荐服务:关注【成都本地宝】在首页微信聊天对话框中回复【出入境】可获取成都出入境办事指南、港澳通行证办理等。

为了方便大家获取靠谱消息

✔购买药品/抗原试剂的渠道

✔各区附近可做核酸的位置

✔线上问诊的具体流程等便民信息

我们也建立了本地宝街坊交流群

大家可以在群里讨论

以下是成华区郫都区的街坊群

素材来源:健康中国、国家卫健委网站、本地宝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