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大调整!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发布!

 天下小粮仓 2023-01-06 发布于福建

  1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调整“出院标准”等。

主要修订八方面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点修订八方面内容:

  对疾病名称进行了调整。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考虑,疫情早期新冠病毒致病力较强,临床上大部分有肺炎表现。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后,病毒致病力减弱,感染人体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等,仅有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因此,“新冠病毒感染”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疾病特征。

  不再判定“疑似病例”。随着诊断手段的日益丰富和诊断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过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实现及时、快速、准确诊断。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符合疾病特点但病原学检测较长时间不能明确的情况。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效率,更好实现快速收治,十版方案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抗原检测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检测准确性的不断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感染者,能够通过抗原检测得到及时诊断。且考虑到多数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因此,十版诊疗方案在诊断标准中增加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从疾病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新冠病毒早期致病力较强,相当数量感染者出现典型的肺炎表现,因此,在临床分型上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以来,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随着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为此,十版方案因时因势调整收治策略,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

  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法。一是将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纳入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抗病毒治疗手段。二是进一步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进行科学准确判定,同时将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加入重症高危人群,将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三是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强调要加强感染者基础疾病相关指标监测,并针对基础疾病给予相应治疗,更加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四是进一步优化了儿童病例临床表现和救治相关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儿童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完善了儿童重型病例早期预期预警指标,对儿童感染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喉炎、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特殊情况提供了治疗方案。五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治疗相关内容。加强了对重型、危重型病例中医药救治指导,增加随症用药方法,更加贴合临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儿童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增加针灸治疗方法,结合部分患者恢复期咳嗽明显等情况,提供了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调整“出院标准”。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实行后,不再强化对感染者的隔离管理,而是可按乙类传染病予以诊断治疗。为此,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

  当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考虑出院。

  调整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所有医疗机构都有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可能,我们在十版诊疗方案中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感染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一是进一步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同时,指导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二是加强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清洁消毒和通风。三是根据暴露风险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四是规范处理医疗废物,落实患者转出或离院后的终末消毒。

北京:对标对表“乙类乙管”方案

全面梳理各项防控政策

  1月6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第433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党中央决定从2023年1月8日开始,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北京将不折不扣坚决贯彻执行,细化落实“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分级分类、精准应对;坚持社会协同、群防群控;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有效。

  徐和建表示,各工作组要加强对前期工作梳理总结,提前做好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医疗救治、药物研发、药品供给、重点机构、人员和地区防控,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等各方面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强化各环节衔接,确保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要对标对表“乙类乙管”方案,全面梳理各项防控政策,对不符合“乙类乙管”方案政策要求的规定要求坚决及时取消,对与“乙类乙管”方案政策相矛盾的规定要求坚决彻底撤销。

  徐和建强调,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的是“管”的等级,而非“不管”或者“躺平”。北京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保健康、防重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推进健康北京建设。请市民朋友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加强个人防护,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履行好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新春佳节将至,无论就地过年还是返乡过年,无论是阳康人员还是未感染过的人员,回家过年阖家团圆,仍然需要注意做好全程健康防护。

北京社会面暂未发现XBB等变异株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本市在对社会人群的变异株监测工作中,暂未发现XBB、BQ.1等变异株的流行,现阶段社会面流行的毒株仍以BF.7和BA.5的亚分支BA.5.2为绝对优势毒株。

北京卫健委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治工作总方案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及时采取相应工作措施,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决落实国家“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其配套的一系列文件要求,结合北京实际,充分做好衔接,确保“乙类乙管”平稳有序实施;充分考虑北京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所处阶段及下一步人员流动、境外输入等面临的疫情风险,提前谋划应对;突出首都功能定位和首善标准,对保障首都重大活动安全顺利举办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着力实现从管理管控到以服务保障为主转变,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任务,做到疫情防控工作的远近结合。

  图片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总方案》细化了30条工作措施,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监测、疫情风险评估预警、分级分类社会防控等方面,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围绕大力开展疫苗接种、倡导坚持个人防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调整人群检测策略、优化进出京人员管理等方面,提高预防控制水平;突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和农村地区防控;强化医疗资源建设储备、分级分类救治患者、三级医疗救治体系、重点人群医疗健康服务保障等方面,做好医疗救治服务;聚焦药品供应保障、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药物和疫苗生产研发等方面,强化支持保障能力;强调优化社会管理措施、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保障交通运输顺畅等方面,保障社会经济运行。《总方案》提出的工作措施及配套专项方案具体要求,为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后,北京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如何防”“如何治”以及“如何管”做出了具体的措施安排。

  下一步,北京市将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项要求,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首都社会稳定安全。

北京疫情态势已趋缓

用药紧缺已缓解

  徐和建介绍,当前,本市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已经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丝毫松懈懈怠。

北京当务之急是做好医疗救治

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徐和建介绍,当前正值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有基础疾病患者、高龄重症患者增加,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做好医疗救治,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北京学校幼儿园不再开展全员核酸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北京市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学校幼儿园不再开展全员的核酸筛查,师生员工出入校门和校园的公共区域,也不再查验核酸证明。非疫情流行时,校外人员进校也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疫情流行或者严重时,学校可查验校外人员的核酸证明。

北京门急诊量稳步回落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医疗救治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北京市立足群众需求,采取扩增发热门诊、优化急救转运、畅通入院渠道、强化医联体协作、加强重症救治等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就医压力。目前,全市门急诊量稳步回落,重症患者救治呈现向好趋势,仍处于高位。

北京中小学2月13日开学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明确,根据校历,2月13日中小学正常开学。

上海将调整入境人员相关管理措施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乙类乙管”后入境人员的相关管理措施。

  措施明确,自2023年1月8日零时起,新入境抵沪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可来华,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

  措施明确,对尚在沪处于隔离管理的已入境人员,1月7日统一完成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可自主选择居家、居所隔离或就医;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解除隔离进入社会面。

  自2023年1月8日零时起,不再对入境人员“健康码”赋码;同时1月8日零时取消现有入境人员“健康码”红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