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会城的老骑楼

 新会明明 2022-12-28 发布于广东

会城的老骑楼,见证了当年老城区的商业繁华和市井文化。但这些老骑楼,如今已变得支离破碎,遗存下来的已经不多。骑楼在不同时代的际遇,折射出新会那个时代的经济关系、文化观念和技术水平。
骑楼,其一楼临街部分建成行人走廊,可以遮阳挡雨,走廊上方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三楼“骑”在行人走廊之上,故名“骑楼”。骑楼大多兴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属于商住性质,楼下为商铺。每幢骑楼大多为三层,下层有方柱,中层有走廊,上层有阳台和栏杆,西式风格十分明显。新会作为侨乡,大多数的骑楼是华侨带着海外的资金、图纸,甚至是材料、家具,回到会城复制出来的,其立面装饰精雕细作,整体建筑质量一流。
近日,我在会城跑了一圈,欲追寻民国时期的老骑楼。当年,会城的中心商业街,其建筑应该大多为骑楼式建筑,比如南隅路、西隅路、大新路、仁寿路、知政路、平安路、城东路、浐湾路等等。在我小时的印象中,环城路的北面和河南路,都是骑楼式建筑,虽然地下商铺早已成为居民住宅,但骑楼依然存在。
只可惜,如今剩下的老骑楼已经不多了,大概只有南隅路、步行街,以及浐湾路、平安路等遗存的零星的骑楼。我猜想,过去有骑楼的街道,应该商贾云集、喧闹不息,不知从何年何月起,骑楼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者是人去楼空,让人感知到什么是“岁月”,什么是“沧桑”。
走进步行街、南隅路和平安路、城东路等老街,看着那些老骑楼,就像一幅幅发黄的老画,一首首凝固的诗章,虽然已是年华垂暮,却依然努力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和往昔的繁华。
近代骑楼是岭南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是城市生态的一部分,记录着城市成长的过程,生动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风貌。骑楼,又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产物,既可遮阳挡雨,又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无论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来衡量,骑楼都是不可多得的不可移动的文物。
我曾经有个想法,假如老会城不搞改造建设,而是保留所有老建筑,并同具有园林特色的公园路连成一片,如今应该是一个很有知名度的旅游旧城了。只可惜,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甚至房地产,都把旧的建筑(骑楼)一一拆除,建起了新型建筑物。如今,只剩下大新路、仁寿路还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骑楼,但比起江门的长堤路、莲平路等,以及台山端芬、开平赤坎,会城的骑楼不但数量少,完整性也受到破坏。
有一种奇怪现象,骑楼这种建筑样式,勃兴于1930年代,式微于1940年代,1950年代以后,已很少有新骑楼诞生了。审视这段不算太长的历史,我们不禁为之惊叹,一种建筑样式,何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形成铺天盖地的浪潮,然后又戛然止步,急骤退潮,正所谓昙花一现
大新路、仁寿路是知名的骑楼街,说她知名,除了是会城骑楼遗存最多之外,又是旧城区的商业中心、步行街。步行街的骑楼,据说于1929年拆城筑马路时兴建的。骑楼的底层商铺前门廊相连,可避风遮阳;其立面装饰中西合璧,壁上的浮雕和图画拥有丰富的纹饰和吉祥物,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每天晚上,我几乎都在这里散步。这里的每幢骑楼,应该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里有创办于民国初年的“文明书局”,有称之为“盆允(新会古称)城中第一楼”的茶楼叙宾亭,有香港富商冯平山为纪念其父冯景堂而建的景堂图书馆,有华侨岑日初1931年以其父名而建的“公馀别墅”,还历史建筑李直卿祖祠(原人民商场)等等。流连其间,让人有时光倒流、不知今夕何年之感。
遗憾的是,步行街现存的骑楼,由于保护不好,不是被拆毁,便是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而且通过“穿衣戴帽”,粉饰一新,使骑楼失去了原生态的风貌,所以那些拍摄民国时期的电影,是很少到新会的步行街来取景的。另外,不少广告牌匾胡乱安装,把原先的老字号、文饰,甚至是两三层楼的整个立面都覆盖住了,已经看不到当年的旧模样。

当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风貌,再过若干年,这些老骑楼或许终会消失,但能尽量延长其生长,让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有所回忆,这就是乡愁!让晚辈看到前辈生活过的场景,感受当年的文化氛围,从中得到启迪,这就是传承!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怀旧风气的兴起,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会城的老骑楼,不少被列入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但愿骑楼这些“凝固的音乐”,能够在葵城奏出新时代美妙动听的旋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