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克诚力主死守通辽,遭领导层集体反对,关键一人站出来:我支持

 哈哈狮的信箱 2022-12-28 发布于广东

黄克诚将军,由于近视的度数很高,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得不戴着眼镜。戴眼镜的黄克诚将军,自然而然就会给人一种文人的气质,但他偏偏又是一位在战场上敢于猛冲猛打的将军,每次打仗总要冲锋在前,吓得彭德怀也不得不苦劝:

“老黄!下次作战,你再也不许跟着抡大刀了。戴着那么大一对眼镜片子,一看就是个当官的,容易挨枪子儿。”

戴着眼镜的黄克诚将军,虽然是近视眼,却在战略层面极富远见。虽然外表看上去文质彬彬,却又偏偏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如果发现任何人的命令有错误、有不妥,他都会直接拍桌子“抗命”。

图片

1946年1月24日,率军驻扎在通辽的黄克诚,突然接到东北局发来的电报:“苏联红军军官要带着国民党军官来接收通辽,让黄克诚率部撤离通辽,向其他地区转移。”

当时,国共停战协定刚刚签订不足半个月,东北局发来的这封电报内容,其实也代表了中央,是依据停战协定内容实施的一项军事命令。

按理说,黄克诚只需按照命令执行即可,但黄克诚逐字逐句看完电报后,却发怒了。据参谋处长沈启贤回忆,黄克诚当时的脸色十分难看,一边把电报递给他,一边怒火难消的说道:“真是岂有此理,我们还能撤到哪里,到内蒙古去吃沙子吗?现在就给中央发报,你去拿纸,我来说你来记。”

显然,黄克诚这是又要“抗命”了。在黄克诚看来,东北局此次发来的命令,就是一道错误的命令。通辽绝对不能拱手相让,必须牢牢掌控在新四军三师的手中,他要直接给中央发报,反对这道命令!

黄克诚为何如此激动,不惜抗命也要坚守通辽?通辽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让黄克诚如此重视,坚决要与东北局和中央叫板呢?这就不得不从黄克诚将军的远见说起了。


通辽城地处辽河之滨,虽然只是一个县城,却有着非常发达的交通,是交通枢纽。通辽之所以会成为这样一个交通重镇,与日本侵略者当年就有意将通辽打造成一个补给基地脱不关系。

也正是因为日本侵略者曾经在通辽城苦心经营过,这才造就了通辽三面通火车的便利交通条件,这是日本侵略者准备向蒙古腹地侵入前所作的准备。

通辽具有如此发达交通线的同时,又远离东北核心城市,处于边远地界,令国民党军鞭长莫及,也只能徒呼奈何。毕竟,八路军和新四军打运动战的能力有多强,国民党军是领教过的,他们不敢轻易出兵通辽,而选择埋头巩固大城市的控制权,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图片

不过,通辽城可不止交通便利一个优点,城内还囤积着大量的粮草。以黄克诚率领的30000余人部队来计算,足可以供他们食用一年有余。同时,城内还设有大量的工厂,包括被服厂、皮衣厂和鞋厂在内,全都是可以生产军需的工厂。

也就是说,哪支部队占据通辽,就相当于短期内“衣食无忧”,进可攻,退可守,占尽先机。黄克诚率部占据通辽以后,在通辽得到了补给,顿时摆脱了此前的困顿局面。除此之外,在通辽周边的农村,还生活着大量的百姓,邻近的内蒙地区,有丰富的牛羊可以改善伙食。

黄克诚正是看中了通辽的这些优势,才决定以通辽为基础,建立一个西满根据地。将通辽悄然打造成一个可以为战斗部队提供补给、运输、征兵、医疗等支持的后勤保障基地。

既然通辽地理位置重要,又被黄克诚视为西满根据地的根基所在,为什么东北局还会指示黄克诚退出通辽,将其移交给国民党军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国民党军对通辽只是鞭长莫及,却并不代表着不觊觎通辽,所以打算使用军事以外的手段来谋取通辽。

主张死守通辽

蒋介石当时虽然已经做好充分的内战准备,并且已经开始部署实施,但表面上却签订了《国共停战协定》,钻了一个漏洞,利用其中的部分条约,拿到“从苏军手中接收一切东北土地”的便利。国民党军正是咬住了这一条,来要求我军将通辽交给他们。

但这一条,黄克诚可不认,他率部抵达通辽时,苏军已经撤离通辽数月,被土匪等武装占据,是黄克诚率部死战,这才从土匪武装手中给夺了过来。

通辽城并非是他从苏军手中接收过来,自然也就没有就此交给国民党军的道理,《国共停战协定》中可没有规定新四军控制的城市要交给他们国民党军。

如今黄克诚部尚有三千余伤员在城中治疗,武器弹药装备也都在城中,一旦黄克诚部脱离通辽城,恐怕再难有立足之地。届时,如果国民党军来攻,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这种情况,黄克诚力主死守通辽,并表达出与通辽共存亡的决心。黄克诚表示,即便苏军前来,他也将率部在通辽拼命!黄克诚连日向中央发电报,阐述不能撤出通辽的理由和坚决不撤出通辽的决心。

由于黄克诚的态度坚决,这不得不让东北局重新讨论是否撤出通辽的问题。显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撤兵通辽是从整个东北局势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坚守通辽,则会在未来与国民党军作战中提供大力的支持,这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图片

讨论的过程中,东北局的领导层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集体反对局面,全都建议黄克诚撤出通辽。

一来,西满遇到的问题,只是东北问题中的一部分,还是应该从东北整体来考虑;二来,当时杜聿明部的战斗力很强,万一真的挥军通辽,黄克诚部是否能取胜?一旦战败,势必就要面对政治、军事两方面丢分的不利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坚决表态:“我支持黄克诚的主张!”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林总。他认为,掌握政治主动权的前提,应该是完整保存战斗力,如果部队饿死了,或者被消灭了,还谈什么政治主动权呢?

而且,部队离开沈阳这样的大城市,依然可以生存下去,但黄克诚部此时离开通辽,恐怕就难以支撑了。最终,东北局无法定夺,向中央请示。

中央自然也清楚通辽的情况,更理解黄克诚的主张,但是又不能不顾及东北全局战略。为了顾全中苏关系与和平大局,还是决定采取较为稳妥的处理方式。中央给黄克诚和东北局的复电中,明确作出了指示。

首先,中央肯定了控制通辽对我军的重要性;其次,如果国民党前来接收的人员仅有少数几人,则不必强硬赶出去,应该配合接收;最后,国民党如果大军来攻,则允许黄克诚部在自卫的条件下消灭顽敌。

东北局接到了中央的复电以后,将指示的精神传达给了苏军。苏军负责人得知消息以后,一来自知理亏,毕竟黄克诚部并非是从他们手中接收的通辽,而是靠自己真刀真枪从土匪手中打来的;二来,他们也意识到此事比较麻烦,遂决定不去通辽参与交接工作了。

苏军既然都不来通辽了,国民党军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过来了。即便硬着头皮过来,最终是什么结果,国民党军官自己也清楚,这件事儿也因此搁置了。至于杜聿明部,其实也就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并没有攻打通辽的想法。

黄克诚的坚持,东北局的理解,中央的英明决策,才让通辽城掌握在了我军手中,为日后取得东北大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