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半亿年薪去创业,李小加说不烧别人的钱,更不害怕失败丨坚守者

 准提妙海 2022-12-28 发布于湖北


李小加在香港中环的影响力曾经和李嘉诚差不多:影响到很多金融人的营生,也创造很多亿万富翁。
2020年12月31日之前,他在港交所担任总裁十年。这期间,他积极推动了这家墨守成规几十年的交易所的改革,推出了同股不同权上市改革、港股通以及债券通等创新业务,使得阿里巴巴等所有头部的科技公司从美股回港上市——这为港交所带来了每年几万亿的交投量。这些新业务养活了非常多的中环金融人,也创造了上百个亿万富翁。
更早之前,李小加的职业生涯非常精英范: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毕业后,他加入了华尔街的律所,随后赶上国内经济腾飞于1993年回到香港出任外资行的投行负责人,直至2010年加入港交所之前,他最后一个职位是摩根大通中国区总裁。
李小加是非常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在港交所任职期间年薪超5000万港元。在创业圈,这种在大厂赚得钵满盆溢的人被称为“象牙塔里的天花板”。
从港交所离开约一年后,2021年8月,他和合伙人张高波在香港四季酒店宣布了自己的新去处:创立了滴灌通。这是一家以投资内陆实体连锁店为主,再以连锁店每日的营业额进行分成的合约方式收取回报的创业公司。简单来说,滴灌通是一家投资内陆小微连锁店的金融科技公司,但是投资小微店铺的钱不是股权投资,也不是债券投资,而是通过对每家店铺每日销售额的现金进行分成来获得回报。店铺则不会被滴灌通摊薄股权,也不会与滴灌通有债务关系。
这距离他61岁仅剩下四个月时间。他的合伙人张高波也已经56岁了。两个加起来近120岁的创业者的故事,听起来就很性感。他们明明可以用更容易的方式赚钱,却选择荆棘险恶的创业之路。
在金融圈沉浸了几十年,李小加非常清楚当下的经济下行周期对创业并不友善。但是,他毅然选择创业。创业的第一年,2022年,这是集齐了战争、病毒以及混乱的一年。在可预期的未来,或将迎来一次大概率的经济衰退。我们也很想看看这个61岁的创业者是如何度过自己人生第一次创业的第一年的,这也是过去近20年来宏观环境最差的一年。
2022年12月9日下午,我们在滴灌通公司位于香港中环核心位置的交易广场的办公室见面。他准时在提前约好的下午四点走进办公室。推开门那一刻,那个曾经在香港金融圈叱咤风云的人完全变了。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创业者:他穿着印有滴灌通LOGO的墨黑色T恤,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头发凌乱地耷拉在前额。这与过去那个西装革履、头发修得齐齐整整的李小加完全不一样了。唯一不变的是,他一开口说话的语速和井喷的幽默。

图片

“背水一战”?
囿于竞业协议不能去任何交易所
那就自己创业开一个交易所

离开港交所是为了创业, 但是创业并非李小加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此之前,他的职业道路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路线:名校毕业,进入华尔街大律所,回香港在金融圈的外资大厂如美林银行和摩根大通等一路做到中国区CEO。在和腾讯财经的对话中,他表示自己离开港交所之前从未有过创业的想法。
过去不管在大投行还是港交所做高管,李小加都以创新著称,而且做得非常顺利。他也很习惯在大厂的庇护下推进改革,在内部开创和孵化新业务。比如他出任摩根大通CEO期间曾于2005年主导策划中海油收购尤尼克的案子,尽管这个案子最后并未完成,但是这让当时在国际舞台上暂不知名的中海油很快打出全球市场知名度,这个案子也被称为中国企业收购的新时代。
后来在港交所的十年,李小加的创新可以说改变了港交所在全球的地位。这些创新包括港股通、同股不同权改革以及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等。这些创新使得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们纷纷回港上市,也让香港交投量在2021年增加了9万多亿。这些都让香港交易所与美国的交易所拉近了差距。香港交易所的交投量一直都是国际投资者最为诟病的核心部分。
这些可预见的创新在港交所完成后,李小加尝试更多的创新变得困难起来。2018年5月史美伦出任港交所董事长。这期间李小加曾积极推动一项新的内部创新——港交所再单独成立一个新的交易板块,即私募股权交易板块。按照李小加的想法,这个项目理应是港交所牵头,拉上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们以及头部券商来入股,成立一家基于区块链技术并独立于港交所的交易所,以增加新的金融交易。最后这个项目无疾而终。

腾讯财经从不同的信源获悉是史美伦就任新董事长后对港交所创新不再有兴趣。
这也开始让李小加思考一个问题,可否自己出来做个交易所。李小加对腾讯财经表示,港交所是非常好的公司,只要自己想继续做,只需要继续签约合同即可,而且港交所没有年龄限制,可以一直做到自己不想做为止。
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2020年疫情开始的几个月,他拉着几十年的老友张高波在香港一起聊这个交易所的可能性,来来回回几个月后,他们两个人总算有了初步的想法,这就是滴灌通的雏形。他们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在已有的小店经济收入无纸化中加一个功能,通过分红每日营收做投资回报的模式。这就能够解决投资小微企业和传统金融里的资金端的投资回报风险担忧的鸿沟问题。
2020年9月底,李小加正式对外宣布提前一年从港交所离开。他对腾讯财经表示,创业想法有了雏形后,得彻底从港交所出来才能够真正开始执行自己的想法。他在离开的时候非常愉快地答应了港交所所有的竞业协议,包括不可以去全球任何一家交易所任职。这也使得他获得了港交所提供的一份非常厚重的退休礼包。
只是港交所并不知道的事,从决定离开的时候开始,李小加就并未想过要加入任何交易所,他更想去创立一家自己的交易所。他对腾讯财经说,这是他离开时的梦想但并不是背水一战,因为他除了交易所也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2022年12月,李小加的交易所在澳门获批了,他的梦想要开始起飞了。

或许,港交所会后悔当时竞业协议里应该补一条不可自己开交易所吧。不过,李小加表示自己的交易所和港交所的生意完全不存在竞争,前者交易的是标准化的二级市场产品。他自己的交易所的资产是以按每日收入分成合约的收益为凭证而进行交易的产品,比如滴灌通投资的实体连锁店的每日收入的分成合约,将来他的交易所也会提供其他权益类的金融资产的交易和服务。李小加的这家新型的交易所能够让国际投资者以直接、小额、大量且分散的资金投资在内陆的中小微店铺。

图片
创业第一年:
脱离“象牙塔”港交所
名人李小加募资时一样被人“拍砖”

和之前港交所每日有司机拉着上班不同,李小加创业后自己开车到中环的办公室。他对腾讯财经表示,过去这一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之前几十年在大厂里做职业经理人,超过70%的时间都是在做事情,思考的时间不足30%。这是因为大厂的很多事情都有路径可依赖。现在自己创业了,他说每天超过70%的时间在思考,一旦思考清楚就落地尝试。他说过去一年里,他和合伙人在不断地尝试,现在终于找到了滴灌通落地投小微企业的合适的路径。
和所有的创业公司一样,公司运营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募资,这也是最难的事情。年初的时候,他出门找募资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被投资人否决。李小加告诉腾讯财经,若是投资者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之前他并未知晓的问题,他会非常开心,然后记下来回去好好思考。最难的部分是,投资者明显不了解项目而且说错,但却认为李小加是错误的,只是因为投资者遵循“谁有钱谁对”的逻辑。
李小加说他不相信这个逻辑。当他遇到这样的投资者的时候,他宁愿快速结束谈话。他不记得今年初在募资的过程中被多少人“拍砖”,有些人认为他瞎折腾,好好呆在大厂舒服养老就可以了,也有些人觉得他可能在象牙塔的大厂里待久了,早就不知创业社会的人间险恶了,还有些甚至觉得他是被合伙人忽悠了。

但是李小加不太在意外界对他的误解或者不认同。他笃定自己的商业逻辑大方向并没有问题,只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具体的落地操作。
不过比起很多创业者来说,作为中环的名人,李小加出门募资还是相对更容易,至少敲开投资者的门的概率大很多。但是李小加也对腾讯财经表示,其他创业者一旦敲开投资者的门,其成功的概率就很高,因为彼此的预期不高。正因大家容易对李小加打开投资的门,同时对他的预期也比较高,那募资成功率就会有挑战。
李小加还是幸运的。在今年外部环境如此险恶的情况下,很多创业者都拿不到任何投资,甚至有些基金公司都募不到钱了。李小加在今年已经募到了1.2亿美元。腾讯财经获悉,这些投资人除了听明白商业逻辑外,更看重的是李小加本人的靠谱,毕竟李小加也将自己的养老钱放进去了。
创业之初,他和合伙人张高波以及其他几个朋友共拿出来4000万美元。截至12月下旬,滴灌通已成功签约超过2000家门店,投资金额近7亿元人民币,签约门店涉及的行业有零售、餐饮、服务以及文体等四个领域。这就意味着,李小加和团队又要启动下一轮募资了。李小加对腾讯财经表示,这一次的募资和之前不一样,需要对接的是更大的投资机构。他们需要看公司的数据和商业模式是否已经跑通,这就对滴灌通的商业规模有要求了。
这也是当下滴灌通在积极跑量的主要原因。滴灌通现在已经签约190多家品牌商,2000家门店,早在8月底的时候,这个数据还是1000家。三个多月的时间,滴灌通的投资规模又增长了1倍,这一数字相比3月末的100多家店,是接近20倍的增长。这个速度明显加快了。李小加对腾讯财经表示,计划明年投10000家店。滴灌通的模型显示,若是能够完成30000家店的投资,那其生意是可以获得正向现金流的。李小加把这个目标定在了大约2024年。
李小加对于现在的投资速度有些自豪。他在位于交易广场的办公室展示了滴灌通投资的后台系统。这个系统现在仍在打磨中,但是已经有非常清晰的投资逻辑和数据展示了,从最早的展示可投资品牌及店铺,后续的评估和调研等投资行为,以及最后每日从小店收入分成的现金流等,都集中于一个系统里。现在可见的是,滴灌通投出去每一万块钱,每天可获得16元左右的分成。
李小加暂未透露最新的一轮融资的目标额及结束时间。他对腾讯财经表示,他不担心募资的额度,因为现有的数据和商业模型是走得通的。滴灌通现在投资了2000家店,共投资了近7亿元人民币,现在每日的店铺营收分红总共回收了1亿多。在这个模式下,滴灌通的投店回报周期是三年。李小加反复强调的是,投出去的钱只要能够实现营收分账,那回来的钱又可以继续投出去,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但是滚动这个雪球,早期需要股权融资的钱启动,包括投资跑到1万家店所需要的钱。李小加对腾讯财经表示,未来更多的钱不是来自股权募资,而是来自滴灌通发的基金产品。这是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固定收益类的基金产品,现在滴灌通已经找了汇丰银行在做基金产品设计,该固收类基金很快将推向市场。

图片

60岁出来创业的好处:
不会伤筋动骨,也不害怕失败

当下的经济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并不友善。随着美联储加息暂未见顶,资本市场的资金成本在过去一年多中越来越高。年轻的创业者要从市场拿到融资,已经变为越来越难的事情了。相较于年轻的创业者,李小加已经62岁了,他的合伙人张高波已经57岁了,两个加起来近120岁的人。
李小加对腾讯财经说,他并不担心外部的环境。这是因为,他觉得滴灌通的商业模式和一般的创业项目不一样。滴灌通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对传统金融进行创新和改造。
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希望能够把传统金融市场的资金,通过滴灌通,投资小微企业。李小加把这个模式比喻成港交所的港股通。也就是说,传统金融市场固收类的钱之前直接投资小微企业是行不通的,相当于外资基金,并不能直接投资于国内市场。
李小加的滴灌通把资本市场上固定收益的资金和小微企业做了一个连接点。固定收益的资金喜欢低风险的产品,小微企业天然是高风险的产品,彼此不匹配。在互联网支付普遍以后,小微企业的收入可完全透明化,滴灌通投资小店后,通过对小店的每日营收额进行分账,随后滴灌通再将这些每日营收分账组合产品化。传统金融市场的固收类基金就可以认购这类组合产品。
用李小加的话说,只要这些组合足够优质,即使有些小店倒闭了,那组合产品中其他的分账可抵扣倒闭的店的亏损部分,产品总体是可盈利的。
李小加认为滴灌通项目需要既懂得互联网思维又懂得金融本质的人来做,这并非适合所有的创业者。
作为年纪较长的创业者,李小加对腾讯财经表示,和其他创业者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是,滴灌通并不是烧钱型创业公司,因为其成本全部在人力和办公室租金而已,并不需要所谓的推广费用来抢占市场之类。也就是说,滴灌通并不是一个烧钱的创业型公司。这是李小加决定创业时非常看重的一个特点,不需要烧钱就已经跑出来了自己之前设想的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他觉得年长后创业的优势也是非常突出的,创业不会让自己伤筋动骨。至少不需要经历非常痛苦的烧钱和找钱的阶段,他和合伙人都是财务自由者,可以先拿出部分自己的钱来跑商业模式,这有利于商业模式清晰化之后陆续拿到更适合的投资。他和合伙人张高波及其他几个朋友共拿了4000万美元。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是全部家产,心态上要轻松很多。
当被问及是否会担心自己创业失败时,李小加说自己是乐观派,完全不担心。除了他对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非常笃定外,也可能是因为家里有矿心里不慌吧。
聊天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他背着一个黑色的运动背包与我们一起下楼,准备吃完晚饭后去踢球。他告诉腾讯财经,只要在香港,他每周都踢几次球,这是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即使是创业这一年来工作量徒增,他也没有间断过,每周踢球次数反倒增加至每周五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