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言绝句欣赏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22-12-28 发布于北京

近读唐诗选录(五二)

六言诗亦绝句之一体,但唐人作者不多(刘永济语)。品读几首,皆明白流畅,朗朗上口,节奏感特强,较五七言若别有风味。兹录五首于下,吟诵品赏:

归山/顾况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诗作者有争议。)

送郑二之茅山/皇甫冉

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

(“种杏”可指医务。《神仙传》:“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辄愈,重者种杏五株,轻者一株。”)

三台词/韦应物

冰泮寒塘始绿,雨馀百草皆生。

朝来门閤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初春衙门闲人。)

寻张逸人山居/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逸人宜在桃源。)

田园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村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摩诘六言《田园乐》连作七首,皆清新爽口。)

从以上六言绝句看来,诗句意思都比较简明,容易理解;总共两联,都作对仗(一般绝句,并不要求对仗),都是两字一顿(据说也有三字一顿的),便于朗诵。至于平仄,可能比较复杂;简而言之,我看也是按最基本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化而用之。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套路,在六言里就有问题;因为“六”成最后一字,“五”就不能不论了。“仄仄平平仄仄”句式如在二、四句出现,最后一“仄”改成“平”即可(第五“仄”要分明,不能动);“平平仄仄平平”句式如在一、三句出现,大概也只能把最后一“平”改成“仄”(首句入韵则不改),但这样就难免“孤平”。上引五首诗,前四首都符合我这个基本“理论”,唯有最后一首王维的略有出入;而这首《田园乐》也只有第一句一个“头”字不符(其余三句亦符;“头”字处本应用仄,现在用平声,倒是避免了下面“风”字成“孤平”了)。

按上述自己推导的“规则”(可能样本不足,有以偏概全的毛病),我也模拟了一首试试:

六绝唐诗很少,两联对仗偏多。

别开生面回味,如见故人踏歌。

网上“六言绝句”解释摘引:六言绝句属近体诗范畴。六绝有严谨的格律要求,与五绝、七绝之格律不同。六绝节奏感强烈,其平仄转换皆以音节为准。正格为二/四分(也可四/二分),但四句分法大多统一,每句各两节拍,押平声韵。也有三/三分法,但在六古中较多见。一联中,若用三/三分法,则两句须用一样的分法。六绝主要使用以下三个句式进行组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一联惯用对仗,可不对,有时两联全用对仗。(还看到另有变格:中平仄中平仄,中平中平中仄,此正是王维《田园乐》首句所用格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