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渡江战役前,是谁策反10万国军起义?令蒋介石痛骂:毁我半壁江山

 行云流水vmmxd6 2022-12-29 发布于辽宁

1949年,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已经开到了长江北岸。

迫于两军兵力悬殊,当时蒋介对外宣称“引退”,实际上内心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

在长江以南设下了固若金汤的防线,掌握着军政大权的他“隔江而治”。企图凭借着长江之险据守阵地,寻找机会卷土重来。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但早被我军首领一眼看穿,中央军委当即下令:百万雄师过大江,彻底摧毁蒋介石的统治。

蒋介石料到会有这一场仗,所以让汤恩伯率领着几十万精锐部队苦心经营了几个月,随时准备应战。

但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他准备了几个月的长江防线,竟一下就被我军的百万雄师给突破了。

事后蒋介石得知,这次兵败的原因竟是国民党内部有人起义,直接策反了10万国军。

而当他查出“鼓动哗变”的竟是自己亲自选中的段氏兄弟时,气得直吐血:“段氏兄弟,毁我东南半壁江山!”

这段氏兄弟是谁?他们又为何会鼓动哗变?

段氏兄弟参军记

段氏兄弟哥哥名叫段伯宇,弟弟名叫段仲宇。

兄弟二人从小就出生在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段云峰曾追随孙中山加入过同盟会。值得一提的是,段云峰和蒋介石还是保定速成武备学堂的同窗。

段云峰毕业后在保定军校任教,故旧门生无数,桃李满军界。

后来段云峰因厌倦了军阀间的混战,选择辞职回到家乡办了一所中学。从此两耳不闻军中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段氏兄弟继承了父亲朴实无华的风气,从小受父亲的熏陶,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在学校受过教育之后,看着眼前的乱世,看着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哥哥段伯宇选择了学医,打算用自己的医术拯救百姓于病痛之中

而弟弟段仲宇比哥哥小十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参军有着无限热情,中学毕业后考入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选择继承父亲段云峰的军旅生涯,当一名光荣的军人,报效祖国。

哥哥段伯宇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医生之后,他发现即使是再高明的医术,也无法彻底拯救苦难同胞。

因此,他进入到了部队成为了国民党队伍中的一名军医。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先进思想影响的段伯宇一度想加入八路军。

但是几次太行上寻找八路无果后,无奈之下段伯宇也只能暂时先跟随国军南下。

本以为不管是在那个队伍里,最终都是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

但是日军侵占东北侵略华北时,蒋介石的做法却让段伯宇彻底感到失望了。

当时蒋介石高喊“攘外必先安内”,段伯宇看着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被镇压,他开始不懂了。

此时,他为自己身在国民党的阵营中而感到绝望。

他的变化被同在国军队伍中的同乡王兴钢看在了眼里。

见段伯宇苦闷,作为同乡便去与之聊天,实际上,王兴钢表面是国民党军长副官,暗地里却是中共地下党员。

王兴钢一直都觉得这个老乡为人正直,有思想有觉悟是可以“发展”的人才。便主动前去与段伯宇沟通。

当听到段伯宇对眼下时局的看法时,王兴钢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两个志同道合的人达成了共识。

王兴钢试探问段伯宇:“有没有想过换个阵营?”

段伯宇之前就想过加入八路军,此时听到王兴钢的建议,面露欣喜,随后压低声音道:“你是说......八路军?!”

王兴钢一脸神秘地点了点头。

段伯宇当然很开心,两人一拍即合。

1938年春天,在王兴钢的安排下,彼时已经是国民党上校军医的段伯宇,只身前往了延安,参加抗大学习。

在延安学习期间,段伯宇无时无刻不在热血沸腾,听过了解过毛主席的抗日理念之后。

段伯宇突然心胸开阔了不少,未来的路也变得清晰明了,他当即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跟着组织一起进行革命事业。

但是组织上却并没有接受段伯宇的申请,而是告诉他:“以你现在的身份,你暂时还是先回到国民党的队伍中,这样更能发挥你自身的价值。”

组织上还交代段伯宇,有问题可以随时和王兴钢解决。

不久,在王兴钢的介绍下,段伯宇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此时段伯宇虽在国民党队伍中,但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对未来的革命道路坚定不移。

而弟弟段仲宇却还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

段仲宇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正直的军人,在军校三年的学习时光,他一直努力学习训练。

得到过德国教官的大力夸赞,也听过蒋介石的训话。

本以为自己会坚定不移地在国军队伍中一路成长,抵抗外敌,保家卫国。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深深刺激了他。

当时学校里突然要抓“抗日分子”,自己身边一身正气的好同学都跑了。

这些同学中有不少的中共秘密党员,段仲宇平时跟他们比较聊得来,他们的言论也对段仲宇有着不少的影响。

从学校毕业后,本身比较优秀的他,再加上出生在军人世家,所以晋升速度很快,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但是段仲宇并不这么认为。职位越高,越是能够认清军队的本质,他看透了队伍中的军阀作风。

动不动就动手打骂士兵不说,还克扣军饷。

整个队伍散漫腐败,训练也颇为应付,哪里有军队的样子?

这让为人正直的段仲宇难以接受。处境绝望的段仲宇打算重考重庆中央陆军大学。

1939年,军医段伯宇以探亲为由回到了重庆,实际上是被八路军派到了重庆。

在这里段伯宇秘密会见了周恩来,周恩来表示:“在重庆是很好的工作条件,你应该想办法找个路子到蒋介石身边去。”

段伯宇思索了一下:“那我就考重庆陆军大学吧,不然恐怕跟蒋介石挨不上边。”

众所周知,蒋介石用人有三个条件:黄埔系、陆大系、浙江人。

为了尽快靠近蒋介石,段伯宇决定考重庆的陆军大学,他请父亲和弟弟给他补习功课。

弟弟段仲宇虽不理解,一个军医考什么陆大?

但还是乖乖帮哥哥补习,不过这次的不惜也给兄弟二人创造了更多的沟通机会,弟弟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哥哥的不少影响。

通过刻苦学习,段伯宇也顺利进入到了陆大学习,兄弟二人成为了先后同学。

段伯宇在学校除了认真学习之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同乡会、联谊会等。

在此期间结识了不少对国民党消极抗日、军阀作风不满的正义人士,比如贾亦斌、刘农畯、宋光烈等。

这些都是颇有正义感的人士,段伯宇积极跟他们打好关系,谈理想、谈政治、谈当下时事的看法。

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后来的策反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蒋介石亲自选中段氏兄弟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侍从室,作为国民党的最核心的机密机构,段氏兄弟能先后进去不得不说,堪称奇迹。

而这份奇迹除了段氏兄弟的努力,也少不了蒋介石的“无心促成”。

先进去的是弟弟段仲宇,段仲宇比哥哥提前毕业三年,

1944年,毕业后不久段仲宇便随着远征军去了印度作战,立下战功。

回国后受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赏识,把他举荐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单独召见后,经过考核顺利进入到了侍从室担任上校参谋。

段仲宇在这里非常受蒋介石的重用,所有重要文件都必须要段仲宇签注意见后再上呈蒋介石,当时人称“比联勤总司令还大的上校”。

不得不说,段仲宇在这个核心圈子里颇有话语权。

但是进入到核心圈后,但终于却发现,当初他所感受到的国民党腐败气息,正是来自于国民党的最高领袖蒋介石。

这下段仲宇彻底知道了什么叫做心灰意冷,前途渺茫。

段仲宇曾一度想离开现在的生活,远赴美国学习深造,另谋出路。

但是哥哥段伯宇却坚定地对他说:“不要走!”

段仲宇觉得哥哥的话语中似乎有着另一种深意,一种莫名的震撼力。

1946年初,段仲宇趁着自己调任的机会,举荐了哥哥来填补自己调职后的空缺。

之后蒋介石亲自召见了段伯宇。

询问了基本情况之后,蒋介石问:“毕业后准备干什么?”

段伯宇一脸正气道:“我想好了,毕业之后带领打仗!跟共产党较量一番。”

蒋介石听了哈哈大笑:“你们一家三个陆大学生,难得啊!不错不错,好好干!”

这次召见过后不久,段伯宇就收到通知:任侍从室参谋。

之后蒋介石的侍从室改为了军务局,但是换汤不管药,仍然是位高于国民党各部门之上。

这样一来,段伯宇为共产党提供情报简直是轻而易举。

但不巧的是,此时段伯宇却跟组织上失去了联系,段伯宇能为共产党展开工作,完全是凭借着自己在军务局收到的关于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情报。

而这些情报就成了指导他在敌军中工作的“组织”。

他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国民党阵营中运筹帷幄,掩护过不少的中共同志化险为夷。

段伯宇凭借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国军中赢得了各方信任。当时内战一触即发,段伯宇一直酝酿着如何组织蒋介石打内战。

有一次和贾亦斌、刘农畯聚会时,段伯宇言语中皆是对蒋介石做法的不满,旁敲侧击地提醒二人不如换一条道路。

当段伯宇说出共产党三个字时,贾、刘二人笑了:“你不就是共产党吗?”

原来二人早已看出来,不过从那之后大家也都未捅破这层纸。

后来三人达成共识,组建自己的武装。

不久刘农畯成了伞兵团团长,这支队伍堪称“国军之花”,全部都是优秀骨干,是一支现代化部队。

贾亦斌也顺理成章地通过段伯宇的引荐兼任了预干总队的队长,这个队伍里全部都是蒋家“子弟兵”。

此时段伯宇把远在美国的弟弟召唤回国,当时弟弟段仲宇已经调任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

哥哥的一声召唤,弟弟立马以父母病重为由申请回国,段仲宇隐隐察觉到哥哥在密谋一件大事。

回国之后,段仲宇在上海司令部担任副司令兼任运输指挥官。

此时段伯宇跟贾、刘二人已经在密谋时机一到就策反。

经过努力,如今段伯宇已经掌握了不少的部队,其中贾亦斌的国防部预备干部第一总队,刘农畯的伞兵团,还有其他人的队伍总共7万人之多。

这些人秘密形成了反蒋的统一战线,准备好了时机一到,一泻千里。

策反工作进入到紧张时刻后,段伯宇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个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

此时三大战役役已经结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已经开到了长江北岸。

蒋介石迫于两军兵力悬殊,对外宣称“引退”,但背地里却企图以长江防线为外围,布下了固若金汤的防御。

这边蒋介石密谋着拖延时间,扩军备战,而另一边他不知道的是,他最看重的嫡系精锐部队正策划着起义。

眼下段伯宇策反工作已经准备妥当,为了把策反计划告诉组织。

段伯宇以生病之由回到了上海,与中共上海局取得联系。

得知段伯宇脱离组织后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之后,策反委员会书记张执一非常惊喜,当即恢复了段伯宇的组织关系。

同年贾亦斌、刘农畯、段仲宇等也纷纷加入了共产党。

就这样,在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以为自己在长江以南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他最看好的伞兵团和预干总支却接连起义。

与此同时,段伯宇还积极互动国军中其他组织相继起义。

段仲宇在运输指挥部更是施展谋略策反了400辆美式大卡车。为解放军追击逃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起彼伏的大起义伴随着我军的百万雄师大突进,蒋介石声称固若金汤的防线瞬间瓦解。

几十万精锐部队被解放军消灭。

蒋介石趁乱逃走,在前往福州的路上,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会有这么多军队突然起义?后来经过调查才得知,密谋策反的竟是自己亲自选中的段氏兄弟。

蒋介石气得当场吐血:“段氏兄弟,你们毁我东南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战争立了大功的段氏兄弟,一直在为国家效力。

即使是在离休之后,依然不辞辛苦的与台湾以及海外袍泽故旧通信,为祖国统一大业继续努力。

段氏兄弟立下的功勋,将永载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