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况晗笔下的老北京胡同铅笔画,太美了!

 欢 喜 2022-12-29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况晗,1961年出生于江西宜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出版社美术编辑。1989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首届徐悲鸿奖学金。毕业分配至北京,初住在胡同里,对胡同产生了情感,于是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收集了近三千幅的胡同资料。从日常生活的景物中发现诗意和美的韵致,用水彩和铅笔来描绘胡同。在1995年中国艺术博览会上,他的《北京胡同系列》受到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的注意。

宽笔铅笔画是一种新画种,可以说是况晗的发明,此前仅有个别外国人拿来做速写,真正当中正规的艺术创作手段的还没有。况晗摸索了很久,终成气候。这种宽比铅笔画讲究笔触,一笔是一笔,不可涂抹,颇像中国画,中国书法、木刻和水彩,画时手臂必须很用劲,一笔下去,画纸上会留下一个凹沟,摸起来颇有立体的质感。这种画需要功夫,不大的一张画,要耗时整整七至十天。他选用宽线条铅笔特有的笔触来表现历史的遗存,从他笔下的门楼、房舍、街景等日常景物中你会发现平凡生活的诗意、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还会体会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感。

图片

豆腐池胡同

图片

恭王府

图片

鼓楼西大街

图片

国子监

图片

烂漫胡同

图片

灵光胡同

图片

琉璃厂

图片

銮庆胡同

图片

麻线胡同

图片

煤市口

图片

绵宜之宅

图片

墨河胡同

图片

南柳巷

图片

潘家胡同

图片

前拐棒胡同

图片

寿逾百胡同

图片

王佐胡同

图片

西兴隆街

图片

香饵胡同87号

图片

校场五条

图片

秀洁胡同

图片

鸦儿胡同

图片

烟袋斜街

图片

烟袋斜街

图片

银锭桥畔

图片

银闸胡同

图片

钟楼湾胡同

图片

朱启钤故居

1998年,况晗的作品《京都纪事》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1999年,组画《城市变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0年,况晗出版了个人画集《留住胡同——况晗宽线条铅笔画作品选;2002年《拆迁之前》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同年,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云峰画苑举办“留住胡同——个人宽线条铅笔画展”;2008年,出版《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2020年,出版了《树影·鸽子·人——胡同北京的生趣与乡愁》三本胡同专著。况晗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业界更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北京晚报·新视觉画廊》评价道:在他(况晗)的宽线条铅笔画下,勾勒出线面组合的物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暗色、灰色、亮色相互融合拼凑,汇合成古朴北京城里最日常的生活、街道、胡同,得益于宽线条笔触带来的质感,让灰色的铅笔画多了一份西洋油画般的立体效果。况晗笔下的很多胡同已经被钢筋水泥取代,他最担心的是以他现在每日一幅的创作速度,画到100岁也画不完。“金融街的那一片,就因为它拆得比较早,我没有留下什么资料,我真后悔。作为南方人,当年我首次看见胡同,很有感觉。那灰砖灰瓦、那精雕细琢的门楼、那飞檐走壁、画梁雕饰,处处都是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随着城市的变迁,这些会不会消失殆尽?想起来就让人心疼不已。就这样看着它们消失而无动于衷吗?当年,我就想着用绘画的方式留下、记录下这些。用艺术的手法让它们在画纸上重现。让历史与现代城市有个衔接,让后人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