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δ17谷政令发: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

 黄帝内经参详 2022-12-29 发布于山东

太阳之政,太阳司天而太阴在泉,天肃而地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其政、其令、其郁、其发等又如何呢?

先附录原文如下:

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

一、其谷玄黅

凡“谷”,号之为一,散名为五,据《素问·五常政大论》,木谷曰麻,其色为苍;火谷曰麦,其色为赤;土谷曰稷,其色为黄;金谷曰稻,其色为白;水谷曰豆,其色为黑。

天有五运六气,岁有五谷,五谷之色,上应五运六气之化,十干化五运,五运交合,盈虚更作,据《素问·五运行大论》,木运应苍天之气,火运应丹天之气,土运应黅天之气,金运应素天之气,水运应玄天之气;六气分治,阴阳往复,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气为苍化,少阴不司气化,太阴司气为黅化,少阳司气为丹化,阳明司气素化,太阳司气为玄化。

岁谷之色,上应五运六气之化,乃得天地之专精,非岁谷之色,得天地之散精,其色味不如岁谷之精纯。

太阳之政,太阳司天而太阴在泉。太阳为寒水,司气为玄化,岁谷为豆,其黑色应太阳司气之玄化,太阴为湿土,司气为黅化,岁谷为稷,其黄色应太阴司气之黅色,是以太阳之政,其岁谷为豆稷,因应太阳太阴司化之正气,太阳为玄,太阴为黅,是以“其谷玄黅”,

非惟太阳之政,六气之政皆有“其谷……”之谓,余政同法乎上。

二、其政肃,其令徐

太阳寒水司天则行布寒政,寒气布政应水而凝肃,如“气肃而凝”之所谓,是以“其政肃”;太阴湿土在泉则行布徐令,湿气行令而应土则静徐,如“静以徐清”之所谓,是以“其令徐”。

三、寒政大举,泽无阳焰

太阳司天,其气为寒,是以行布“寒政”,客气二之气阳明燥金又性凉,凉寒并至,是以“寒政大举”。

太阳寒水司天主司前半岁之气候,气候偏于凉寒。主气二之气为少阴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虽不以热为德,但少阴标阴而本阳,故其中自有阳热之气在。春夏为阳,主气二之气少阴君火主春分至小满之时,时令当为温热之气。但是,由于太阳寒水司天,寒政大举,客气阳明燥金又加临主气二之气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其气燥凉,寒凉二气并至,则君火之阳热被抑,岐伯以“泽无阳焰”为喻来说明以上道理。

少阴君火标阴本阳,是以兼具离(☲)坎(☵)之象,心肾因应之,泽为兑卦(☱)之象,阴卦多阳,泽有外阴内阳之象,少阴则有标阴本阳之象,二者有具象之似;泽无阳焰,则泽地无水气氤氲升腾之象,少阴君火为凉寒之气所抑,则少阴无热气显现之象。取类比象,是以岐伯以“泽无阳焰”之譬来喻主气二之气少阴君火为凉寒所抑之状。

附录太阳之政,六气客主加临图如下:

另外,“阳焰”又作阳焱、阳燄,不可理解为“火焰”,此处当为比喻泽水温热氤氲升腾之气,如元稹 《遣春》之诗所云:“阳焰波春空,平湖漫凝溢。”再如白居易《读禅诗》所谓:“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总之,“泽无阳焰”譬喻的是主气二之气少阴君火为凉寒之气所抑之象,下句的“火发待时”亦指示着少阴君火,下文中“二之气,大凉反至……火气遂抑”亦昭示火即少阴君火。

四、则火发待时

少阴君火为凉寒之气所制抑,则君火热气郁伏而成火郁,郁极则待时而发。

问题是,什么时候是火郁发作之时呢?

本篇大论后文岐伯讲:“火郁之发……其气四。”王冰据此注曰:“寒甚则火郁,待四气而乃发,暴为炎热也。”太阳之政,主气四之气为太阴湿土,客气厥阴风木加临之,时当大暑至秋分间。

张介宾注曰:“寒盛则火郁,郁极必发,待王时而至也。”火王之时又是何时呢?张志聪注曰:“泽无阳焰者,谓阴中之生阳为寒气所抑,盖二之气乃少阴君火主气,因寒政大举,故必待时而后发。待时者,至五之气少阴间气司令而后发,此言四时之主气而为司天之所胜也。”张志聪明确指明火郁发作之时乃主气五之气阳明燥金主令之时,时当秋分至小雪间,此时客气少阴君火作为太阴在泉的右间气而加临于阳明燥金。张志聪所注甚有道理,君火郁伏于二之气,郁极而发作于五之气,郁于君火主气主时之内,而发于君火客气主时之外,亦对应张介宾“郁极必发,待王时而至”之注。

但令人感觉窘迫的是,岐伯言之以“四之气”,张介宾虽以“待王时而至”模糊之辞匆匆带过,显然意在“五之气”,张志聪挑明了说是在“五之气”,五不对四,难道是本篇大论在历史流传中出现了错讹之文,还是说另有一种以少阳相火为主气四之气的六气学说?暂且存疑,届时再参详之。

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