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科室建设发展 中医与风湿免疫科建立于1961年,上世纪90年代初将风湿病确定为学科主攻方向,1996年正式开展风湿病专科建设,为重庆地区最早开设风湿病专科病区的三甲综合医院之一。 科室现开设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免疫相关间质肺病、免疫不良妊娠、系统性硬化症等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专病门诊,同时还开设中医月经不调、中医亚健康、中医减肥等中医优势病种专病门诊。年门诊量17万人次,住院病人3000人次,居地区同级别同专科医院首位。 科室始终致力于重庆地区风湿免疫病学科蓬勃发展,牵头成立“西南风湿免疫病专科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在内的52家医疗单位,为推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风湿免疫病学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和发展,科室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一流中西医结合专科。 科室现为博士(内科学)/硕士(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授予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风湿病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风湿病学科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中医风湿病专业)、重庆市中医名科。同时,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重庆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委单位。 创新引擎成果多点开花 经过多年发展,科室现已形成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风湿病功能影像学研究、抗风湿病中药抗炎机制研究、风湿病中医证候研究、中医药与风湿病信息化建设等多个稳定学科研究方向,并形成多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 强化人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学科带头人 中医与风湿免疫科名誉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中医药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专项等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学科负责人 中医与风湿免疫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陆军军医大学优秀人才库重点扶持对象,陆军军医大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执笔2022版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病分会《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疾病诊疗规范》。 中医与风湿免疫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7篇,主持研究课题14项,主编、副主编专著3部。 中医与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以第一获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11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