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熵增熵减

 隐秋 2022-12-29 发布于北京

什么是熵?

熵,最早在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比如你花了100 J的能量把物体从A地拿到B地,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能量并没有被100%的转化,而是有部分散失在了宇宙中。这部分能量不可逆,无法被再利用,且永远在增加。从这里你就可以推出,恒星终将熄灭,生命终将消失,宇宙将变成一片死寂,沦为熵。这个状态,也被称为热寂。

那么什么是熵增定律呢?

就是这种熵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但这是针对整个宇宙而言的,如果要针对地球,针对一个国家,针对一个企业,针对某一个人,则要加上两个限制条件——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满足封闭系统,而且无外力维持,它就会趋于混乱和无序。生命也如此。是不是会感到害怕,如果没有外力维持,就会从有序趋向无序。这个就像是,你整天一动不动,吃饭睡觉都是别人帮你,你的混乱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还不动一动,就会生病,这个产生“病”的过程,就是熵增的过程,因为你没有选择对抗熵增,所以越来越大。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熵减的过程,只要打破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这两个条件,我们就有可能实现熵减。也许我们可以从生命里得到启示,整个生命的发展就是一部负熵的历史。当我们人从无机生命到有机生命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会是一部艰辛与精彩共存的史诗。

我们的始祖是一种“蛋白质+RNA”的聚合体,科学家将她命名为LUCA。LUCA通过吸收能量来大量复制,但是问题来了,宇宙的熵总的来说是增加的,所以LUCA的减熵会导致环境的急剧熵增。环境恶化,LUCA无奈只能进化,变得更高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于是DNA聚合体诞生了。DNA比RNA更稳定,也更加智能。但是这样一来,消耗的能量更大,吸收的物质更多,导致环境的熵增比以往更大。所以DNA聚合体被逼着向单细胞演化,同样,环境的熵增再次增加,于是单细胞又向更高级的多细胞进化,于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诞生了。又因为孤立系统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所以多细胞开始移动,并且产生了感知能力,比如视觉、嗅觉、听觉等等。

从此,生命走上了智能的进化之路。这一过程,也被王东岳老爷子称为递弱代偿。即生命的熵减过程,会加剧环境的熵增,于是环境会变得越来越恶劣,生命为了生存,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和物质,必须变得更加智能……

生命在减熵过程中,其实一直在做三件事。

第一,努力保证能量的供给。比如,从化学作用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结合体;到多细胞生物。

第二,细胞从无法移动,到进化出游动能力、爬行能力、行走能力、飞行能力。

第三,生命为了花更少的能量来获取更多物质和能量,进化出了感知能力,比如当时的霸主奇虾,就有很大一对眼睛。知道的信息越多,就能减少更多熵的耗散。

这三点正好是企业和个人的进化要件。许多公司在创业初期非常努力,每天花大量的精力进行各种战略和组织的进化。但是随着企业的做大和成熟,员工就会慢慢懈怠下来,组织会变得臃肿,制度会腐旧脱节。

所以,作为身兼重担的你,要努力保证企业的活力。比如采取扁平化的结构,让团队各自为战,回归创业初期时的热情。

记住,舒适圈是熵增定律的第一张王牌,任何时候你都不能松懈。一旦你减少了能量的投入,企业的熵增就会立马回来。

同样个人也是一样,你一松懈,减少了精力、时间的投入,你的“熵”会马上回来的,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吗?那你会做对抗熵增的事吗?还是放纵它任由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