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洋泰山公殿(东岳殿)

 高山仙人掌 2022-12-29 发布于上海

忠洋泰山公殿(东岳殿)

忠洋泰山公

xko1209c21:00

一、中原文化信仰—泰山公

忠洋肇基于北宋,最早开基为陈公。

南宋韦姓始迁入,后来繁衍人丁兴。

唐末陈家为望族,居住光州今豫东。

五代十国乱纷纷,北往南迁最盛行。

一路南下到福州,辗转来到白溪洋。

陈姓二代有陈丽,曾任后周使官长。

迁至漳口历数代,北宋中期到忠洋。

从此开荒农耕牧,安家繁衍守一方。

开基必有守护神,古人信仰从不空。

中原文化泰山神,陈家带来自然中。

于是村尾建宫殿,历代信仰泰山公。

屈指算来越千年,村民敬奉如初衷。


二、重阳节——泰山公生日

忠洋人信泰山公,远胜其他众神明。

家家当做保护神,抽签保佑说很灵。

年年盛礼泰山公,沿袭生日重阳节。

万人空巷迎抬神,家家户户都热烈。

情景如何,但见:

晨蒸糯米舂糍粑,满街飘来尽米香。

午煮牛肉炒炊粉,一碗不够可一缸。

晚餐加菜喝老酒,共赏弯月分饼忙。

迎神游神得三日,大街小巷游一场。

家家祈福在门前,换取泰山公燃香。

鞭炮不停人不断,热闹非凡到异常。


日日傍晚都巡游,街道绕完到剧场。

村戏开演三昼夜,泰山公坐正中央。

尽邀四邻八方亲,天下好友邀共赏。

住家看戏赏菊月,美酒佳肴日日享。

江南民俗重阳节,唯有忠洋最热烈。

气氛远胜过春节,几百年来尽承接。

有词曰:

【仿忆秦娥/重阳习俗】

重阳节,传统气氛好浓烈。

好浓烈,赏菊饮酒,村戏三夜。

糯米糍粑不能缺,家人团聚共赏月。

共赏月,月饼圆圆,想吃就切。


亲友来过后,常记此时候。

相约每一年,都要来感受。

又有词曰:

【仿行香子】

秋高气爽,宜人风光,看菊开已近重阳。

呼朋唤友,聚在忠洋,登高山寨,走石阶,赏菊黄。

极目远望,风烟茫茫,天峰九洋似天堂。

我欲乘风,云游四方,带一壶酒,一枝花,一行装。


三、泰山公传说xko1210c18:06

1、泥马偷吃长宦麦

津津乐道泰山公,多么灵验且听听。

村民可谓数家珍,绘声绘色一宗宗。

殿里原有一泥马,那是泰山公坐骑。

回忆年少曾见过,通身毛发尽褐赤。

旁边还有一马夫,就在马头前站立。

原来马拴殿门后,如今不见在那里。

听说七十年代末,修建公路被拆除。

后来没有再去塑,四十多年马迹无。


相传过去这匹马,肚饿夜里会偷溜。

沿着干道往下跑,青草吃饱又回头。

几次跑到长宦村,吃草之后又吃麦。

白天村民一看到,感觉事情很奇怪。

夜里蹲守在麦田,怀疑应是来耕牛。

深更半夜见来者,一匹褐马正悠悠。

进入麦田大朵颐,吃过半坵方回头。

村人背后偷偷跟,想查清楚事来由。


跟到泰山公殿前,忽然不见马踪迹。

进殿一看无他物,唯有泥马蹄还湿。

至此大家才知道,原来是它在作怪。

既是神明一坐骑,无法赔偿其损害。

后来村人用铁钉,马蹄钉死在地上。

泥马挨了教训后,从此偷麦不敢想。


2、托梦砒霜除肚虫

过去寿山降龙村,有一妇女得怪病。

吃尽所有中草药,还是老闹肚子痛。

不疼时候不要紧,一疼翻滚直要命。

踏遍青山问医道,药方一叠不中用。

只好求神拜菩萨,听说泰山公很灵。

于是带好干粮饭,一定要拜这神明。

停停歇歇走几天,借宿亲戚在途中。

爬山越岭六十里,才见忠洋泰山公。


跪拜念念有词久,道出所患啥病情。

若是神明能保佑,教给药方托梦中。

此后还愿定重谢,决不辜负好神明。

那夜妇女入梦后,神告她是肚长虫。

里面一共长两条,教她回家服砒霜。

一次砒霜吃四两,立马恢复到正常。


妇女醒来在思量,砒霜剧毒可药方?

半信半疑回家去,思前思后很迷茫。

吃了就怕己毒死,不吃病痛治不好。

既然神明这般教,个中道理该不少。

何况神明佑苍天,天下生命贵如宝。

万一真灵不吃药,岂不悔恨直到老?

犹豫再三又再三,最后勉强吃二两。

却没想到这一吃,病好几年都无恙。


可惜没有根除尽,后来旧病复发中。

二次再来问神明,满面愁容极虔诚。

神明托梦告诉她,没有办法再治虫。

上次砒霜吃二两,药量不够嫌太轻。

只能毒死一条虫,还剩一条在捣乱。

所以疼痛会复发,这次实在太难办。

现在砒霜不能吃,再吃就会毒死人。

因为这虫已尝过,不再上当有戒心。


妇女悔恨泪涟涟,怪己不听神明言。

此后肚子时常痛,无可奈何到终年。


3、保佑顺利打虎成

大概上个世纪初,忠洋叉溪有老虎。

韦氏万鑯去放牛,大小六头常常数。

一日赶到钟潭头,集中坳里开阔处。

自己上山去砍柴,砍完一担挑家去。

饭后又到山上来,一数牛却变七头。

心想这事好奇怪,莫非一只人家牛?

再看一遍觉怪异,一只颜色有条纹。

这下心里一大惊,这是一只老虎身。

老虎土名"大吃子",大口吃肉有利齿。

那时山高林更密,虎伤牛羊不怪异。

老人赶紧回叉溪,召集众人拿鸟铳。

先拜铳神陈六公,保佑这虎能打中。


转跪遥拜东岳殿,若成全靠泰山公。

若能打中谢虎皮,千万保佑会成功。

众人拿铳连忙走,带上猎狗胆更雄。

个个信心百倍足,一定泰山公显灵。


上次遥拜泰山公,打到野猪很轻松。

这次打虎乃除害,神明心知重与轻。

不会出现铳不响,大家放心打大虫。

大伙赶到钟潭头,发现老虎低头中。


分头悄悄包抄去,花纹"牛仔"先认清。

选好地点埋伏好,队伍形成V字形。

以免开枪误伤人,各自各位职责明。

第一第二鸟铳手,应打前夹求贯通。

此处射入到心脏,一铳毙命才可能。

第三第四鸟铳手,到时补铳看实情。


大家都是老铳手,多年配合心灵通。

每打庞然大物时,讲究协作不抢功。

第一第二失手时,后面开铳作补充。

还要预防打中后,未及要害会狂冲。


大伙安全第一条,生命放在第一层。

沉着冷静乃关键,临危不乱心不惊。


临阵铳手慢呼吸,等待发令看手形。

围住牛群瞄准虎,早已多时都在盯。

但见老者一挥手,行动时刻已分明。

屏住呼吸扣扳机,齐射老虎要害中。


刹那但闻鸟铳响,硝烟弥漫袅袅升。

虎中数铳一下倒,不闻太多怒吼声。

猎狗一群先扑去,毫无畏惧是大虫。

众人一起就跟进,已见老虎倒地中。

四脚不动头歪斜,一堆血块正殷红。

老虎已死众人欢,绑起抬走号吹鸣。


一路大家很高兴,除去大虫已成功。

今后干活到山上,再无顾虑一重重。

尽说这次虎打成,如此顺利靠神明。

要是神灵不保佑,老虎溜走扑个空。


或者老虎还没跑,打中伤人也可能。

老虎如牛身强壮,力气巨大动如风。

狠劲不比野猪差,半死不活还很凶。

一跃而起就伤人,迎头咬人曾发生。

这次大伙齐开铳,一下打死多轻松。

许愿一定得兑现,不可食言对神灵。


花纹巨虎几百斤,四个壮男才抬动。

一路抬到叉溪家,祭祀铳神礼隆重。

堂前摆张八仙桌,老虎抬放在桌上。

烧香献礼半时辰,角号齐奏鞭炮响。

答谢铳神来保佑,口中谢词念一通。

礼毕全虎又抬走,祭拜忠洋泰山公。


但见壮汉用力抬,一个小时到忠洋。

个个全身汗淋淋,心里高兴气昂扬。

忠洋闻讯啥情形?万人空巷挤路旁。

听说打到一大虎,虎啥形状谁端详?

今天殿里搞祭祀,先睹为快此风光。

老虎抬到漈澜门,两旁村民喝彩忙。

看那家伙牛犊粗,竖向斑纹条条长。

此物真的太庞大,山上见人必死伤。

还好泰山公显灵,今天被除在山冈。

锣鼓钵镲齐奏响,鞭炮冲天烟茫茫。

抬到东岳殿里去,放在长长案桌上。

隆重仪式就开始,道士着装就上场。

泰山公前烧起香,答谢文疏相当长。

祭祀整整半时辰,礼毕还得继续忙。

老虎抬到场外去,剥下虎皮整一张。

按诺献给泰山公,虎肉依规分块装。

铳手分腿分精肉,老者分头喜洋洋。

猎队人人分一块,不忘猎狗拼力帮。

大卸八块就一阵,轻车熟路何须慌。

剩下已经没多少,眼前大伙分点尝。


虎皮放在何处好,七嘴八舌费思量。

披在神像形不佳,拜者一见会恐慌。

钉在墙壁也不好,看了心里会怯场。

挂在殿前亦不妥,道士指点策为上。

虎皮带血晾稍干,殿上忌讳见血光。

待到血尽不流淌,敬献神灵上殿堂。

披在泰山公座椅,威风凛凛顿添生。

到了五六十年代,虎皮依旧在殿中。

可惜后来人心变,神明神物也敢偷。

一夜神像与虎皮,被人偷走恨悠悠。

人心不古世风下,亵渎神灵事天大。

恶有恶报时未到,一遭报应方悔怕。



4、神搬天兵消匪患 

      又挡疫情保平安

忠洋水流西,自古属宝地。

村民勤耕作,人丁兴旺起。

办起大学堂,教育更重视。

对外人开明,处事讲道理。

往来客商多,兴起做生意。

经商得谋利,不损人利己。

诚信为第一,童叟皆无欺。

无数生意人,都在村聚集。

方圆百里内,丁广财雄村。

清末韦顺概,当时大名绅。

腰缠超万贯,做事很低调。

生意到福州,从来开银票。

远近太出名,无人不知哓。

那时在临乡,匪患有不少。

听有大财主,便生劫财意。

一日到黛溪,谋划围攻计。

夜深上忠洋,好好捞银两。

走到紫桥头,抬头望山上。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只见村边山,火把漫山照。

处处皆通明,人声挺热闹。

旌旗挥舞中,备战早做好。


流匪自不敌,原路返回走。

一路在嘀咕,消息咋泄露?

后来遇匪贼,类似难得手。

经历这一事,人敬神威久。

其实在当夜,村民尽入睡。

根本不知道,半夜来流匪。

更别提什么,应战早准备。

后来才听说,漫山人鼎沸。

尽说泰山公,知道来匪情。

夜深来不及,急忙调天兵。

布置高山寨,直至漈澜门。

把守好关口,吓退众贼人。


有了泰山公,保佑村无盗。

极少有匪贼,入村来袭扰。

哪怕来匪盗,也能发现早。

不让匪烧掠,平安解决好。


而且很灵验,不让病灾到。

历次生瘟疫,忠洋能安保。

也在解放前,一个时期中。

县内鼠疫多,遍地在横行。

远近各村庄,多不能幸免。

黛溪官岭村,多少人病染。

身亡者上百,唯独忠洋村。

毫发都不损,未失一丁人。


千年忠义乡,繁衍人丁旺。

一代又一代,旧貌换新样。

到了康雍时,入册三百户。

全县第二村,人多财殷富。


5、火笼盖飞救殿火

村里有老者,家中很清贫。

看管东岳殿,大家都放心。

老人非常勤,早早就开门。

卫生扫一遍,干净迎接人。

还愿还全猪,多是在清晨。

日暮才离殿,上锁后离身。

白天待殿里,手脚也不闲。

时时帮帮手,习惯成自然。

顺便卖些香,收些香火钱。

贴补家里用,一做好多年。

话说有一日,正逢三九天。

天黑回家后,上床手脚寒。

感觉实在冷,便去拿火笼。

那时在农村,寒冬瑟瑟风。

取暖无他物,唯靠火笼烘。

大家有习惯,防火意识浓。


晚上睡觉前,火笼放集中。

置在靠椅上,多在楼尾厅。

如带床上烘,一暖就入睡。

笼翻酿火灾,那样多后悔。


却说这老者,起身就下楼。

提起火笼来,一看盖子丢。

这可如何好,必须找回来。

心想一整天,都在殿里待。

没有去别处,要丢不应该。

有丢丢殿里,十九不用猜。

于是穿上衣,马上就去找。

刚出家门前,心里觉不妙。

发现在殿里,隐约有火光。

加快跑下去,开门一看慌。

果然在里头,香纸已着火。

火势比较大,再晚生灾祸。

拿起扫把来,把火给扑灭。

好在太及时,火灾给杜绝。

等他忙一阵,灭火后找盖。

就是找不到,当时也无奈。

回家去一看,火笼上有盖。

好好盖笼上,没丢依旧在。

这事一传十,十便百传开。

尽说泰山公,灵验传救灾。

从此乡村人,倍加敬奉神。

初一与十五,香火更氤氲。


6、民兵训练枪不响

上个世纪里,七十年代中。

战争似乎近,全民都是兵。

民兵搞训练,年年不放松。

一村编一连,忠洋编一营。

人人有一枪,人人自保管。

可以带回家,配发有实弹。

只要锣敲响,背枪就集中。

不得有延误,都到大厅坪。

其中有一次,围堵天湖山。

台湾来特务,这事大如天。

有人在山头,看见降落伞。

应该有特务,围剿马上办。

各村都参加,上山几千人。

最后围剿空,回来午时辰。

继续去训练,中途下起雨。

大家就近躲,纷纷入殿去。

民兵在殿里,趁着有兴趣。

继续在玩枪,旁边人齐聚。

那挺机关枪,擦得闪亮亮。

有人提议说,朝着墙方向。

实弹射几枪,威力怎么样。

可是真的射,扣机枪不响。


待到雨停后,一出殿门前。

不用扣扳机,子弹全打完。

突突连突突,震耳是枪声。

自动枪就响,打光马上停。

众人觉奇怪,尽说是神灵。

不让殿内打,殿外才可行。

后来再不敢,殿内去玩枪。

就怕又重演,担心把人伤。

你说泰山公,灵验不灵验?

心诚则必灵,眼前就体现。



四、泰山公与四大元帅

——xko1211c

1、泰山公身世xko1211c

忠洋水尾处,有座赭红殿。

上书“东岳殿”,金字犹闪闪。

供奉泰山公,都说很灵验。

起初很简单,垒石依山建。

类似拓主殿,规模一二间。

扩建于元朝,已经七百年。

传说泰山公,泰山之化身。

泰山五岳首,必有泰山神。


古代道教里,东岳大帝也。

泰山神身世,最早无异议。

可是后来人,各自作阐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代又一代,累积多歧义。

众说纷纷来,莫衷于一是。


有说金虹氏,有说是盘古。

有说是太昊,有说黄飞虎。

不管哪一说,归结其化身。

天地之使者,天下保护神。


更多人相信,盘古头化成。

早在秦汉时,民间就流行。

盘古开天地,之后人便死。

身体分为五,五岳便立起。

头化为东岳,腹化为中岳,

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

足化为西岳,《述异记》载有。

泰山五岳首,由来历史久。


泰山居东方,太阳升起地。

万物始发祥,也是由此起。

尽说泰山神,掌握人魄魂。

能够通天地,定夺生死门。

可主贵与贱,能定官与民。

帝王受于天,主宰者此神。

纵观古代帝,尊崇渐加大。

不断封王号,保佑其天下。

唐封天齐王,宋晋仁圣帝。

元代再加封,唐宋号叠起。

自从明代始,封号求简纯。

此后就恢复,东岳泰山神。

足见泰山神,受敬于国人。

如果信天命,必信泰山神。


2、四大元帅

道教四大元帅,就是护法神将。

四大天门守官,这个说法一样。


四大元帅供到庙,版本可就有不少。

“温康马赵”最流行,这里简单作介绍。


温帅名琼字子玉,后汉东瓯郡里人。

北方真武大帝将,东岳第一太保身。

坐像脸色似蓝靛,红发如朱乃标志。

身穿长袍多紫红,右握长剑高擎起。


康元帅名叫广席,父为康衢母金氏。

东岳太保之其一,悯生不忍踩虫蚁。

造型浓眉虬髯长,各地塑形稍差异。

通常左执金斧头,右执一把瓜锤子。


马元帅名叫灵耀,“华光元帅”是封号。

民间多称马王爷,三只眼睛能透照。

造型眉间一竖眼,一射能照万里光。

通常一手执火箭,一手拿着是金枪。


赵元帅即武财神,《搜神记》称赵公明。

祛病禳灾主公道,买卖获利财聚成。

神像脸如黑铁漆,头戴铁冠须四张。

竹节钢鞭手内擎,一手元宝托掌上。


3、泰山公与四大元帅

原先殿里一尊像,很重实木雕刻成。

当时没有四大将,这尊就是泰山公。

文革期间破"四旧",村人都怕像被毁。

一位老者藏家中,此后说像都隐讳。

直到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放宽时。

神像搬回到殿里,八十年代中后期。

九十年代曾一段,偷盗文物却成风。

殿里神像被偷走,就连墓葬被掘空。


被盗一次又重塑,再盗又得再重塑。

前后被盗共三次,重塑三次都被盗。

重修殿宇已十年,最后新塑无参照。

一切只是凭印象,塑成今天这模样。

不见泰山公主像,只有四大守护将。


村里人说这四位,都是忠洋“泰山公”。

以讹传讹误传久,至今尚未纠正中。

何况四大元帅像,没有参照旧造型。

四张脸上无区别,扮相就如戏武生。

基本兵器不般配,别提颜色和神情。

其中一位竖大刀,三位皆是手空空。


既然四位皆元帅,他们身份应一样。

大小尺寸也相当,主坛不该其端上。

可是现状非如此,前一后三这般放。

最早主坛温元帅,三个并排后龛上。

好像前面是主神,后面三个是跟班。

又说温帅性太烈,怎么烈法茫茫然。

于是又换康元帅,端坐正厅上主坛。

便把温帅移后边,马赵并列后排三。


现在主坛康元帅,不伦不类不知谁。

左手不见持金斧,右手不见拿瓜锤。

却在身旁竖大刀,一看明显是关公。

供神本该供到位,不可臆想无据中。

但愿不久能纠正,塑好主神泰山公。

四大元帅为护将,也要重塑按造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