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梁斌的故乡

 道2和 2022-12-29 发布于河北

暑假期间,我们一行六人到蠡县参加社会实践。第一个实践点便是我国乡镇百颗明星之一的辛兴镇。这里离著名作家梁斌、画家黄胄的故乡梁庄,仅两华里。一天下午,我们决意去走访一下。

徒步走出辛兴镇,一条向南延伸的柏油马路直通梁庄。路两边一片片望不到边的棉花、玉米葱绿茂盛,被刚刚下过的一场热雨洗涤得精神焕发。冒出云层的日头,吸收着地上的水分,吸收着湿透我们汗衫的汗水。太阳和我们一起,向路两旁窥探着《红旗谱》主人公们的足迹、欢乐和哀愁。

一进梁庄村口,一群又一群的青壮年男子挥泥舞砖,正在营造一处又一处的新房。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古槐下,三五个老人在乘凉。不远处几个年岁不等的男人,你攻我防地下棋厮杀。沿路向村委会走去,很少见到村口那样建起和正在兴建的新房,而是不知经历过多少沧桑变化的旧房舍——但也都是青砖垒起的。大概梁斌、黄胄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诞生、长大吧?

走进村委会所在地,方方正正的院子里,矗立着一排排尚新的办公房。稍许,一个衣着朴实、中等个子的中年汉子把我们让到一个房间里。双方经过介绍,便攀谈起来。从梁庄的过去,谈到梁庄的现在,从梁斌、黄胄,谈到现在的娃娃。听得出,他为本村出了梁斌、黄胄而自豪,也为下一代能成为梁斌黄胄而渴盼期待。

谈话间,又进来几个人,其中一个约50岁的中年人,身材高大魁梧,四方脸庞,一双深含智慧的眼睛透出热情的光芒,花白的头发向后梳展,身穿白汗衫,蓝裤子,手拿一把破旧的芭蕉大扇。好一个刘双四!原来,他是现任梁庄党支部书记梁桂申。他的到来,给我们的话题增添了新的内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个村与周围几个村相比,经济起步晚一些,但这里的人们都十分重视教育,把尽可能的财力物力都投向了培养人才上。为了办教育,支部两次翻盖校舍,教师的工资每人浮动一级。有时村里钱短缺了,村干部掏自己的腰包,也要保证教师按月发工资。梁桂申满怀深清地说:“摆脱贫困,不发展科技不行,发展科技没有教育不行。再说,我们不好好干,怎么对得起梁斌、黄胄两位老人呢!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乡亲们,惦记着孩子们的成长。梁斌把自己一次获得的2000元文学奖金,没有用来自己享受,也没有寄给仍在家务农的儿子,而是寄给了村支部,让我们用来发展教育;黄胄也向家乡捐献了1000多册图书。两位老人还分别为村小学题词:天天向上,尊师爱校。这是对我们的厚望,也是给我们的压力。不把教育搞上去,不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真是无颜见父老乡亲,愧对子孙后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时,我们才稍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是师范院校的师生,现在或将来都是从事教育的,平日里常常抱怨自己的职业,可听听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言所盼,我们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伟大崇高,什么是平庸藐小。是的,我们的脸火辣辣地发热,心,也在乱怦怦地跳个不停。

满足我们的要求,村干部陪我们去参观黄胄赠送的图书。村干部讲,为了发挥这些图书的作用,为大家有个看书的地方,村里正准备投资5000元,建一个图书阅览室。参观完毕,天色已渐晚,心里的话虽然没说完说够,也只好告辞了。幸好,一张合影照片,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然而,留在记忆里的,怎么会仅仅是这些呢?

离开村委会,我们仍觉得还缺少点什么,于是,顾不得是否赶得上乡里的晚饭,又向村小学走去。嗬,好一座朴素、整齐、美观的乡村小学!约两亩地的校园里,两道月亮门过后,便是两排教室。明亮的玻璃门窗,不染一丝灰尘,没有一块残缺。孩子们有的在教室里读书,有的坐在房前围着老师听辅导。虽然已是日落西山的时分,却仍然呈现一派学习的氛围。

老师们的热情,使我们的心情又一次激动起来,让座、递扇、斟茶、倒水,而让我们更加激动的,是一位年仅20岁的民办教师的一席话。我们问他,现在很多人都去挣钱,而且不知要比你这每月70元的工资要多多少倍,你为什么偏要当个孩子王?他很平静,说得也很平静:“我只觉得,孩子们需要知识,也需要我。当个孩子王是穷一些,可人到了这个世界上不能只为了钱。”我们仔细听着,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盯着墙上挂着的梁斌、黄胄的题词,用心咀嚼着,用眼诉说着:梁斌、黄胄两位老前辈,你们的心血一定会浇灌出绚丽夺目的花朵,家乡的人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还有我们!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