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识别与处置

 卜范涛讲风险 2022-12-29 发布于北京

陆家嘴生存指南 | 发布于2020-08-28

导读

前方低能预警。今天被同事小妹妹迎头痛击,上来就问知不知道银河过关了。我大惊,问:李银河?李银河怎么了?

2005年10月,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对华夏证券进行重组,共同玩起了中信建投、建投中信的谐音梗。

其中,“中信建投”注册资本27亿元。中信证券持股60%,建银投资出资额为10.8亿元,持股40%,受让华夏证券现有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为基础,按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其中,“建投中信”的注册资本为19亿元。中信证券持股30%,建银投资持股70%,受让华夏证券现有的非证券类资产,以“资产管理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

今天的主角是其中的后者,这个“建投中信”有着浓浓的国资背景,不仅体现在“建投中信”的大股东建银投资为中央汇金全资子公司上,也体现在后来银河金控的介入和转型。

2015年5月7日,由于建银投资是中央汇金的全资子公司,所以相当于中央汇金将全资子公司建银投资所持“建投中信”股权转而委托给了更合适的“银河金控”管理。银河金控也就继承了建银投资的大股东地位,掌管了建投中信70%的股权。

2018年3月,“建投中信”更名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简称银河资产)的方案获批。该方案并不只是名义上更换了大股东而改名这么简单,方案中包括银河金控受让中央汇金和中信证券共计不低于51%的股权的部分,也包括今天我们要说的改名之后的公司“银河资产”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部分。

2020年3月5日,出乎业界的预料的快,时隔两年,银保监会官网发文,同意建投中信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更名为银河资产。全国第五家全国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注册地变更为广东。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到底干啥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于2008年7月9日以财金〔2008〕85号印发。该《办法》规定如下: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处置,是指资产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经营范围内的手段和方法,以所收购的不良资产价值变现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也就是说处理不良资产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MC)的核心业务。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召开的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四大全国性AMC于1999年前后相继设立。有意思的是,在成立之初,这四大AMC都是财政部下辖的,任务明确:就是剥离并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成立之初四大AMC和四大国有银行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今天有了第五大),全国性的AMC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已经充分的扩展了,功能也逐渐丰富起来。

另外着重的说一声,昨天看到银保监会的公开数据,2020年2月底的不良贷款3.3万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良率从2019年12月底的1.86%(2.4万亿)飙升到2月底的2.08%(3.3万亿)。看起来银河资产刚一出生就要被付以重任了。金融风险不能出,加油中国!那么啥叫银行不良资产呢?百度百科词条 不良资产_百度百科 居然说的出奇的好:

银行的不良资产严格意义来讲也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1998年以后中国引进了西方的风控机制,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分类,其中将“正常”、“关注”归为银行的存量资产,将“次级”、“可疑”、“损失”三类归为银行的不良资产。除最主要的不良贷款以外,银行的不良资产还有不良债券等。见诚资产指出NPL周期中,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的落地,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可以变通地参与到企业的股权以及生产经营中,并赋予监事职能。

9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4级分类,也就是正常、逾期、呆滞、呆账,那时候我们叫这玩意叫呆坏账(一逾两呆);而98年之后,我们根据巴塞尔协议改成5级分类,也就是那就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在那之后我们叫这玩意叫不良资产。名字变了,意思一样。

3,怎么识别不良资产

去年,也就是2019年4月30日,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这里有一篇文章,是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博士写的:

曾刚:不良资产认定标准从严

这里有一张表是最重要的

这里就涉及如何判定“一个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是不是不良资产,和到底不良到什么地步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涉及复杂的金融模型,但是银保监在此次更新中第一次引用了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审慎处理资产指引——关于不良暴露和监管容忍的定义》,也就是期间的“硬性”量化指标。

4,怎么处置不良资产

识别不良资产之后,就是处置了。处置的流程大体上都有介绍,以中国信达为代表的四大AMC(现在是五大了)直接和放贷的银行(金融机构)打交道。银行向AMC转让不良资产,AMC则向银行支付对价,交易达成,不良资产转移到AMC头上。之后AMC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向市场上出售包装后的资产。

它的分类体系如下:

但是好文章并不表示我同意这个观点。最重要的是,我对上面的这个分类就一脸懵逼。

小编不是搞法律的,自然无意探讨究竟是协商催收还是诉讼催收。这里就从实物的方面简单说一下处置的基本模式的选择问题。

理论上来说资产管理公司拿到不良资产之后,如何处置是一个选择题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好银行、坏银行的文字游戏了:那么,对于状况还不错的公司,那么倾向于直奔主题,用未来还款的预期去市场上直接拿回现金;对于差一点的,看看是不是债转股,也就是要公司的股份;最差的情况也只能走处置抵押品的途径了,比如直接卖掉还钱,或者是把抵押品交给信托公司。

至于如何选择,也就是选择的依据,就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的问题。

对于债转股而言,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要回收成本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而且获得收益还存在不确定性。虽然大多数债转股的方案中都有所谓“回购”股份的协议,但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说,恐怕既然已经不良资产了,那么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无回购能力。而更加可怕的是,股份的价值在于经营管理团队的“努力”,而在产生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所谓“败德陷阱”,甚至是破产。在风险比较低的时候,债转股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但既然都已经不良资产了,那么这样的低风险资产很少,而在高风险条件下, 债转股所能获得的收益会急剧下降,比创造实现现金流模式的收益要低。

对于不良资产证券而言,当AMC将手中优质的(就是市场感兴趣的)不良资产以证券化放出去之后,回头才发现手中剩下的是比不良还不良的资产,堪称不良资产中的战斗机,市场对这部分不良资产接受度非常低,导致其流动性不是一般的差,甚至是发现“恐怕”只能烂在手里了。由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本"是随处置时间增加而增加,所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处置之初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当统计意义上的存量减少到了一定程度,不良债券的质量开始迅速下降,收益同时迅速减少,这样就要看前期的收益和最后烂在手头的成本之间的关系了。

写了这么多,其实小编并不是不良资产处置的什么专家,之所以写这个,是梳理一些知识点,为之后写不良资产证券化做个敲门砖。毕竟小编搞的是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