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原来是这样的(管理层决策)

 lunabook 2022-12-29 发布于湖北

Photo by krakenimages on Unsplash  

时光荏苒,一个月这么快就过去了。今天正式回归,继续金融学系列的复盘与思考。6月份以后要装修新房,届时,我会写一些装修设计方面的学习心得和实际装修过程,以及首套房装修踩过的雷。所以,金融系列的知识会加快进度,为了能尽早完成后继续下一阶段的任务。

言归正传,本篇主要是围绕金融学的各种理论,对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展开讨论。比如说优序融资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为何有的公司选择上市,而像华为这类公司偏偏不愿意上市,还有些上市公司会发行公司债券。

再比如,一鸟在手理论,完整的一句叫: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很多投资者认为:用公司的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投资的风险也很大,所以大部分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市场价值也越大。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下面,我们从公司管理层决策的角度,来理解一家公司的价值,从而提高我们的投资盈利机会。

1.MM理论,又称企业融资决策的地平线理论。

两个M代表着两位作者的名字,分别是米勒(Miler)和莫迪利亚尼(Modiogian)。

这一理论的前提是,假设有一个很完美的世界:1)两个相同经营风险的公司,2)投资者和各类市场参与者对公司未来的收益与风险预期也相同,3)股票与债券进行交易的市场中没有交易成本,且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借款利率与公司相同,4)公司或个人投资者的所有债务利率均为无风险利率,与债务数量无关,5)所有公司预计是零增长率,具有“预期不变”的息税前利润,所有债券也是永续的。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融资决策与企业价值无关。然后两位学者一步步加入现实世界的摩擦:当有税收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利息免税效应,公司价值随着债务比例上升而上升;当有破产风险时,公司的价值随着债务比较上升而下降。

所谓大道至简,就是如此:用一个最简洁的框架模型解释最多的现象。比如爱因斯坦的能量守恒E=mc²,用如此简洁的一个公式,解释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指出了两条定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MM理论也是如此,用简洁的模型解释了丰富的金融现象,奠定了公司金融这门学科的基础,米勒也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奖。因为莫迪利亚尼在之前过世了,所以没有拿到诺奖。

其实,他们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将假设前提搭建起来,让后来的那些学者从这里作为起点,动态地思考下去,用这个理论作为标尺,度量和评估不同条件下的融资决策。后来的学者慢慢添加了更多的现实世界的约束,又发展出来其他更多的理论。

2.优序融资理论

1984年,美国金融学者Myers和Majlufu在公司金融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现实约束中的“信息不对称”添加进去,得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人中间,明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当经理人决策某些事项的时候,外部投资者会将这些决策动作解读成某种信号,然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解读,做出判断,然后影响行动。

当公司采用剩余的利润去投资某个新项目时,外部投资者会认为公司不差钱;当公司发行债券时,大部分投资者会认为公司对这个新项目有把握,有信心能偿还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而当公司发行股票融资时,就会被投资者认为公司没钱了,又担心新项目不会赚钱,所以发行股票,选择与投资者共同承担这一风险。

因此,很多公司的决策者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做融资决策,从而给投资者传达积极正面的信号,近而使股价大涨。但实际上确实有很多公司不差钱,他们甚至都不愿意上市,比如华为、老干妈、娃哈哈等优质企业。

优序融资理论的框架是: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枳,这些国际的理论框架,在咱们中国的A股市场则不能完全行得通。由于我们是一个半市场化市场,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国际经验,而需要结合实际来调整这些理论。

3.最优融资结构

即最优的负债率,就是从公司所有者角度出发,在“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计算债务成本,算出一个最优的负债率。

学者们研究得出结论:

医药行业、互联网、高科技行业、还有那些初创企业,普遍负债率都很低,企业现金流波动大,不稳定,大部分都采取股票融资的模式,研发费用越高的企业,负债率越低,也会很少发行债券或从银行贷款。

农林牧渔,水卫煤电等公用事业行业,这些企业利润多,更喜欢发行债券,债务比率更高。

还有一类现象,当一个企业的利润很差,业务不稳定的时候,会倾向于发行债券或是向银行贷款。在债务成本极高,收益极低的情况下,企业又会提高负债率。这印证了一句谚语: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解释这类现象的原因就是,债务人借债规模太大,债权人担心债务人因此破产,而破产清算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人的本金或利息,而此时若是债务人有个很好的投资机会,需要继续找债权人借债,债权人为了能使得债务人能咸鱼翻身,将来还清自己的债务,会选择继续借钱给债务人。同时,政府和各级组织也不希望企业因为破产而带来的失业压力。

4.股利相关论

当我们投资股票的时候,收益率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股价变动带来的收益,另一个是股票分红带来的收益,即资本收益和股利收益。投资人的偏好不同,选择的公司也不一样。到底哪种公司好呢?

其实,这个并没有好坏之分,从理论方面讲,公司是归股东所有,无论一个公司是否分红,公司生命周期结束的那一天,所有的钱都应该返还给股东。正如香帅老师所说:

分红决策是关于一个企业的利润在时间维度上的分配问题。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分红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公司的生命周期,当一个初创公司处于起步阶段时,能否盈利都成问题,也不存在分红;慢慢地,公司进入上升阶段时,尽管盈利了,但会面临很多优秀的投资机会,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此时,决策者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下来,进行投资扩张,用于创造更多的利润;处于成熟稳定期的公司,投资机会相对变少,为了避免管理层手里钱多了容易挥霍,决策者更愿意将利润分给股东。

所以,是否分红并不是评价一个公司好坏的唯一标准。

决策者还有一点考虑,如果某个公司在一开始就分红,后面就一直要分红,不然股东就会觉得公司有什么异常。很多企业索性一开始就不分红,这样市场也不会有任何预期,公司自主权就有了很多灵活性。

另外一点,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投资者因此缴纳的资本利得税比股利税要少得多,公司为了帮助投资人避税,就会避免现金分红,而是会用其它的办法进行利润分配。这种方法就是股票回购业务。

5.股票回购业务

股票回购起源于美国70年代,当时,尼克松总统为了提振经济,使各个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对公司发放股利进行了限制,不让企业把利润分配出去。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市场上就创新了一种分红的方式——用高于市场的价格将股票从股东手中回购回来,变相的把利润分配给股东。

股票回购有4点好处:一是帮助大股东避免交太多税,前面提到过,股票交易获利算资本利得,税率低于股利税。所以大股东都愿意采取回购方式分得公司利润。二是美化财务数据,股票回购使得流通股变少,公司利润不变,提高了市场对每股收益的预期,股价便会上涨。三是解决股利粘度,公司一旦开始分红,就不能再不分红了,股票回购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四是推广股权激励。很多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高管拿到期权,有时候有些高管会离开公司,股权就会流落到外面,公司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在股权激励计划里加入一个限制条件:高管如果要离开公司,公司有权用某种价格回购这些股权。这样一举两得,既避免股权旁落,又保障了高管的利益。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股票回购同样会给市场传递出某一信号。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决策者尤其喜欢利用股票回购来向投资者传递出公司业绩很好,很值得投资的信号,给了市场投资者很多信心,使得股价上涨。但如果是股权激励股票回购情况,并不会给投资者传达什么信息,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因此,任何理论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以动态的思维去观察一些事物的发展变化。

6.股票分割理论

其实就是中国市场中常见的“高送转”,听起来十分令人兴奋,其本质就是将股票进行分割,比如1股分为2股,2股分为4股等等。但是公司的价值没变,只是股票的数量增加了。

“高送转”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公司股价太高的时候,为了使大家都买得起,将股票进行分割,从而增加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是迎合了人类贪便宜的心理,用拆细去代替真正的分红,用画饼充饥的方法,满足人们对股利的偏好。

因此,投资者需要擦亮你的眼睛,辨别清楚哪一类“高送转”是对投资该公司真正有利的信号。那些类似于腾讯、谷歌这种高利润、高增长、高价股,高送转才算是有利于投资的信号。否则,其他情况下,非常罕见的情况,比如股价本来就不高,公司盈利水平有限的公司,高送转一般就是炒作。

总结一下,今天主要复盘了6个方面的理论知识:

第1个是MM理论,它是企业融资决策的地平线理论,假设一个完美的市场模型,加入税收这一现实约束而得出的理论。负债有利于少交税,因此,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直到公司快要破产时,公司价值则会呈现与前者相反的变化。

第2个是优序融资理论,它是在MM理论框架上,再添加一项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向投资者传达公司“不差钱”的信号。所以优序融资理论的框架是: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第3个是最优融资结构,相当于对融资成本进行一个权衡,从而得出最佳负债率的公司资本结构。

第4个是股利相关论,公司站在股东的立场,由于股利收益的税收比较高,所以为了减少股东所缴纳的税费,很多公司不给股东分红。

第5个是股票回购业务,如果公司不分红,就可以通过股票回购变相的来为股东谋取利益,同时也会帮公司解决很多问题。

第6个是股票分割理论,又称“高送转”,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词,既可以迎合部分股东贪便宜的心理,又为公司博取了好的名声,且股票的流动性也大大提高。

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利用好这些金融理论知识来识别陷阱,减少犯错的机会,增大盈利的机会。

下一篇,开始针对IPO上市进行复盘。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