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

 事奴 2022-12-29 发布于河南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经过漫长岁月积淀而成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主要以汉文字为文化载体,它的艺术之美源于中国人文精神和传统哲学思想。书法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书法的形体美,还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中国书法的文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粗犷豪放,或委婉含蓄,每种书法变化所蕴含的艺术情感也不尽相同。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更多的是展现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本文尝试对中国书法背后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进行挖掘,感受中国书法人文精神内涵,展现中国书法之美。

一、中国书法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基础

中国书法最早出现在商朝,先人对文字最初的审美追求体现在文字的形态
上,反映了先人独特的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文字是按照特定的规律创造出来
的,人们对文字的审美追求从最初的象形美转为造型美。秦代中国文字从实用
性走向艺术性,文字逐渐成为人们传达意境和追求理想的重要手段。书法艺术
中所蕴藏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体系的基础,即对美的追求不断变化,
书法艺术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书法家个人情感和精神的传达,是中国传统审
美的价值要素。

二、人文精神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文字所展现出来的形态美和意蕴美,是其他任何国家不能相比的。书法艺术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延续和发展,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书法艺术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书法艺术体现人文情感的流露;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
(一)书法艺术意味时代人格象征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不能再现人的生活与情感,只能通过文字象征来感悟书法艺术中抽象的内涵。首先,书法艺术表现先人的普遍人格和情绪思想,书法与古诗的文化象征较为相似,每个朝代的诗词所表现出的人格象征都不相同,书法艺术不能简单地将文字象征和书法家进行对应,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法家自身对人格精神的追求,但并不表示书法家本身就具备这种品质。书法艺术中人格象征具有抽象性、非写实等特点,它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仅表现具体某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还与现代精神不谋而合。文学和绘画能够用语言和形象具体描绘某个人的活动,从而折射出独具一格的人格精神,但是书法无法形象地表达,它只能通过文字来传递人的精神世界。

(二)书法艺术表现人文情感和人格精神
书法艺术遒劲纵逸的线条不仅传达出书法所传达的信息,还反映了书法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评析书法艺术作品,应该透过作品本身,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领悟书法艺术作品中存在的深层次内涵。《兰亭序》是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即兴而作,它主要描述了兰亭雅集的盛状,书法中流露出书法家对于生活的种种感慨,不仅体现了王羲之个人潇洒脱俗、无拘无束的精神,还描绘了当时晋朝的生活风貌及精神世界。《兰亭序》中“信可乐也”表现了王羲之面对广袤的大自然,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和判断,追问生活、天地、宇宙的奥妙,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普通的祭奠文字表现得浩气回荡,“百身何赎,呜呼哀哉”“抚念催切,震悼心颜”,从中仿佛看到颜真卿面对侄子死难的悲切,表现了对逝去亲人的追念。总而言之,王羲之的书法中折射的是清逸悠闲的生活情趣,颜真卿的书法折射的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凛然正气。书法艺术为人们展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更多的是时代背景下的人文情感和人格精神。

三、中国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一)阴阳五行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阴阳思想体现出传统朴素的辩证法,它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书法艺术中表现较为明显。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色彩黑白、动静结合、虚实相交、粗细、方圆、刚柔等方面,书法家需要处理好艺术辩证关系,使书法作品显得千姿百态、寓意丰富。书法中点墨和纸张要做到阴阳相通,书法的留白和黑处要处理得恰到好处。中国书法的笔墨分为“渴润浓淡白”,而笔法分为“方圆锋偏抖”,书法结构包括“纵横正侧变”,书法的笔墨、笔法以及结构完全汲取了五行思想。

(二)天人相应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天人相应要求书法表现真实,反对矫揉造作。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人相应思想的表现典例,在书法艺术上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天人相应不只是书法家内心的自然流露,还应该做到意在笔先,情感和个人性情相通。书法艺术应该融入天人相应思想,把书法家性情和自然相结合,达到相应的境界。书法艺术创作不是自然而成,还需要经过人为的加工,不仅需要书法家具有高超的书法才华,还需要一定的悟性,把艺术创造和个人性情相结合,从而使书法艺术展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创造性。

(三)中庸之道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书法艺术不仅强调艺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强调表达方式的中庸。霸气的书法艺术不应该掺杂柔情,书法笔墨必须精炼,不应该浅粗,书法的形象上追求创造性,不可画蛇添足、哗众取宠。先人的书法艺术追求和谐,和谐表现在书法整体的布局上,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配合,书法艺术既要表现得形象生动,艺术审美上还应该追求和谐统一,强调书法艺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克己修身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克己修身思想强调个人品行的修养,后来逐渐渗透到书法艺术之中。克己修身在书法艺术中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书法家通过提高自身品行和修养来提高书法作品的质量;其二,书法家通过不断地进行书法训练提高自身的修养。书法家个人的性格品行能够影响书法艺术作品的呈现,因此,书法家应该注重个人精神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中国书法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依托于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国哲学思想、诗歌灵气、文学的典雅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思想意识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阐述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密码。即使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书法艺术依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