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终总结丨韦庆龙:那一刻,我决定写诗

 白云之边 2022-12-30 发布于山东


韦庆龙,85后,山东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诗星光》现代诗编辑。出版散文随笔集《云散开的声音》。文章散见于《诗刊》《中国诗人》《奔流》《中华文学》等纸媒

  点击收听  ▾

《当代诗歌地理》2022下卷
征稿时间:11月1日至12月31日
总策划:木鱼


年终总结

文 | 韦庆龙

1

以往年终都要写工作总结,对个人写作,总结得少。去年中旬开始,得以回到机关工作,个人沉淀的时间也就宽裕些。

马上三十八岁了,热爱依旧浓烈。就像这个落雪的季节,古稀之年的父亲总要找邻里大爷们坐一坐,聊聊今年的庄稼。下不下地,不再重要,骨子里的习惯很重要。

2

《云散开的声音》散文随笔集的出版,是要记录的。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文笔稚嫩,于我意义却深。

这里要由衷感谢周蓬桦老师,他是知名作家、散文家,给我这样一个无名小辈写序,并多次指导,介绍我入作协,帮助我审美,我实属荣幸。结识周老师,缘起黄岛作协的丁炜老师,因为投稿,我们很快熟络起来,他是一位热情的大哥,不薄新人,广为引路。再之后,公司党群部的吴翠莲大姐,也为我的书写了荐言,在中石化平台推介……

这些师友,是我文学路上的启明星。跟着星星走,夜色下,我也像一个会发出微光的人。

周老师在序里说:“这本《云散开的声音》,是作者向生命与时间致敬的一部手记。他从记忆写起,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最初的童年过往,亲情友情,成长的经历,微笑或疼痛,家族的脉络与延续,亲人的命运,岁月的艰辛与劳作的收获……”

这很好地概述了书的内容。我更记得结尾处,他的一段话:“一个人的出身、个性、天赋、记忆、经历、发现、反省力以及归纳生活的能力,包括敏锐的感受与想象力,这是一个写作者最大的财富!”

有了方向,后续的路,无论如何崎岖,只要通向梦想和灵魂的救赎,就很坦然。

3

书的顺利出版,中国石油大学的尼凯敏老师帮助不少。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商谈,到今年三月份最终出版,她一遍遍修改、校核文稿,专业又不失温柔。

第一版是不敢多印的,二百本,我像模像样地签上名,基本都送给同事、朋友了。之后,又有人索要,出版社便加印了一百本,挂在淘宝上。偶尔想起,我也去网上悄悄浏览下,只是至今也没卖出几本,多少有点伤心。其实,书不贵,虽然写得一般,但39元,50篇文章,一篇合7毛8分钱,也就是一包卫生纸的钱。

“文人”谈钱,似乎俗了些。但饭还是要吃饱的,吃饱后找点事做,打发下时间,很有必要,比如读书(读书比起好多事来,起码不伤身体)。这一点,我要向我的父母学习,他们大字不识一个,对儿女好好读书,抱以最大的支持。不禁想到我的女儿,假如,今后某一个冬季的日落,她也能够安静下来,把文字涂染在脸上的光辉,当成人世的馈赠,那该多么令人欣慰。

4

散文集出版后,像完成一种使命。直到五月份的某一天,我在网上偶然读到余秀华的诗。

“我的脸消失在黑夜/天亮我又扯起笑容的旗帜/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坚强不是一个好词儿/两岸的哈哈镜里/它只能扁着身子走过”

这种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里行间,似岩缝里拼命生出一棵树,而绽放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瞬间击穿我心。

一个人该有多么痛的伤痕,又有何其充盈的希翼,才渴望在好多个黄昏里,停一停,等那云层里最后的锦书,在黄昏里预设下美好的幻想呢。

那一刻,我决定写诗。

5

逼近40岁了,学着写诗,很晚,也很好。多年来,我早已把风吹草低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顺从中隐含韧劲。那些只能对风说的话,对夜诉的情,写下来,就是诗。

冥冥中,我和“诗星光”文学社相识,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即便大家是不同的行业,天各一方,但对诗歌共同的热爱,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在社团里,我坚持每天写,上班的路上构思,健身的时候也在想……诗是人间烟火灼烫的烙印。她存在于雨后娇嫩欲滴的青苔里,在缓缓升腾的炊烟里,在蓝色的海水拍打礁石时,溅到掌心的苦涩里,它们是鲜活的生命,是敏感又奔放的存在。

从这个夏日开始,世界于我平整得没有一点裂痕,我拥有了整个夜晚和缓慢抵达我的从容,像一位固执的修士,尽情体验着自我的信仰。

6

《云散开的声音》中,收录了两年前,在科威特宵禁期间写的22篇随笔,那是新冠疫情带来的礼物。

漂泊久了,被风吹得也久。我在荒漠里见过倒立的甲虫,也见过落日的破碎。我几乎能描摹掩在夜色中的万物,颤巍巍的虫鸣隐在草木深处,旅人的脚步和月色一样沉重。

如今,我越来越喜欢上这种内心的独处,和家人在一起的安宁。姐姐也把她的绘画集成了两本册子。他们都坚定地支持,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人生着实没有太多可设定的情节,更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命运,用来共情。大海遥远,终有可以触摸到的岸,灰雁在南飞的路上,可以预见的山头,等在时间的对折处。这世上,有很多事,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平凡,有温度地活着,已经是很高的目标了。

7

最后,说说明年的写作计划吧,先出一本诗集。

像今年出散文集那样,充满迫切。当然不是装。云压得重了,总要下雨。像刘年老师说的,“我害怕此生平庸,胜过害怕贫穷和羞辱,胜过害怕沙尘暴。胜过害怕死神。”

至于其他,顺其自然吧!人生天地之间,忽然而已,慢慢读书,慢慢写作,慢慢健身。生命的路上,选择守一朵花开,让眼睛滚烫,也是一种努力。

2022,就要走到尽头。祝我们在新的一年,在这不完美的人间,历经千帆过尽之后,依然拥有风轻云淡的慈悲吧。



诗星光文学社欢迎您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