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峰市着力“四项坚持” 提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质效

 学而2017 2022-12-30 发布于内蒙古

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以来,赤峰市致力于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全市理论武装、干群教育、宣传舆论工作的有效载体,认真、扎实、创新开展推广学用工作,围绕增强推广学用合力、提升平台吸引力和用好平台影响力,在学用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学用工作先进典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推广学用之路。

坚持“统筹+制度”,打造“上下联动”的推动机制

赤峰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推广工作,进一步优化“1+X”管理架构,其中,“1”即赤峰市委宣传部负责牵头;“X”即各级党组织负责落实,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情况进行“日督查、月通报、季总结”,持续推动平台学用工作由市级层面渗透到镇(街道)、村(社区),力争做到全员登录、全员使用、全员覆盖。

同时,赤峰市委宣传部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工作纳入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考核指标,各旗县区和市直各大系统,也参照市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年度考核体系设置,对本地本系统的平台学用工作进行考核。2022年,印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的通知》(赤党宣字〔202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工作的提示函》,针对机关干部职工、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高校学生、企业员工等重点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推介活动。

坚持“奖励+督促”,形成“比学赶超”的竞学机制

今年,赤峰市实行奖励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机制等措施,2022年8月,印发了《关于对2021~2022年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推广工作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表扬通知》,召开全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交流会议,会上对全市20个优秀管理组、6个优秀通讯站、44名优秀管理员、14名优秀通讯员、163名学习积极分子进行了表扬,进一步营造了“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赤峰市委宣传部基于后台数据,建立表彰机制,激励先进、鞭策落后。2022年8月19日起,已发布全市各旗县区及市直系统“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用情况简报4期。定期召开“学习强国”工作分析调度会、交流会、视频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要求,分析学情、交流经验,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选取排名靠前的单位分享工作经验,以传帮带的方式,指导督促“后进”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共同提升进步。

坚持“线上+线下”,探索“创新丰富”的宣传机制

全力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在市级主要媒体、各级政府网站、融媒体中心网站主要位置刊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宣传海报、二维码等6700余张次。在户外电子屏、公交场站等播放展示“学习强国”宣传海报及简明使用程序图引770余张。同时,为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线下学习需要,赤峰市委宣传部购置两台“强国机”(强国一体机),将“学习强国”PC端、移动APP端内容完整搬上大屏,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互联网条件下,学理论、学知识、学文化提供了线下平台。

创新、丰富活动形式,积极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2年8月,举办了全市学习强国“学习达人”知识竞答大赛,17位“学习达人”参加比赛,在网络平台同步竞赛实况全程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2万人次。这种竞赛模式已被其他旗县区广泛借鉴运用,在全市营造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坚持“内容+质量”,构建“力推精品”的供稿机制

“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赤峰通讯站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把内容审核“总开关”,围绕主旋律进行科学选题、精心策划、深挖典型、力推精品,使平台成为赤峰市展示地方形象、讲好赤峰故事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赤峰通讯站重新梳理更新供稿员队伍,选用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高运转的供稿员。通过不定期举办供稿培训会,重点围绕供稿规范、选题标准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提升稿件质量。同时,建立了专门的供稿工作交流微信群,加强协调沟通调度,通过下发供稿重点、分享刊发作品、交流发稿心得、发布审核要求等形式,形成了“部门联动、全市行动”的良好工作态势。今年以来,“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赤峰通讯站结合时下热点和赤峰市特色亮点,对标栏目设置,积极报送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知识科普等各类图文、视频、音频稿件。同时,树立精品意识,加大选题策划力度,结合学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品的创作方法,加强策划包装和题材挖掘,积极策划制作《理声嘹亮》《旗县区宣传部长谈: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干》《我这十年》《印象·克什克腾》《魅力乡镇》等17部系列作品。

下一步,赤峰市将更好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科学理论学习阵地、思想文化聚合平台、科学知识传播高地、人民群众精神家园的功能与作用,坚持结合实际,坚持工作创新,继续在实践中总结出好经验、好做法,继续扩大学员覆盖面,努力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的“掌中宝”,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编辑部热线:0471-4812196

地址:实践杂志社(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北路89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