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野鸡的品种有很多,比如:海南岛的特有种海南孔雀雉;中国特产珍禽白冠长尾雉;仅见于高原地带的白马鸡;高山寒冷地带的蓝马鸡;中国西北部等地的褐马鸡;颜值极高的红腹锦鸡以及家鸡野生祖先的红原鸡等等。其中,红原鸡不仅是我国重点二级保护动物还是斯里兰卡的国宝。它的长相与我们常见的家鸡极其相似,如果不仔细观察基本分不出是家鸡还是红原鸡。若在野外遇见,千万不要将其当成家鸡捕捉来吃,否则牢房可能离你不远了。 红原鸡又名茶花鸡,雄性与雌性差别比较大,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与家鸡一样,喜欢集群生活,一个群体约3~7只。常见于热带森林以及竹林中,到了晚上就飞上树休息。你没听错,红原鸡是会飞的,与家鸡的上蹿下跳不同,红原鸡是真飞,且飞行能力非常强,一次可以飞行约1500米,警惕性很高,一旦受到惊吓就立刻飞走,要想空手抓它基本很难,即使抓到了,也很难驯服,因为野生红原鸡性格十分桀骜不驯,有点低配版的鹰的意思。由于生活在野外,它们产蛋率也极低,一只红原鸡一年产卵约6~8枚。红原鸡蛋是这样的而家鸡蛋是这样滴~相比之下,人工饲养的家鸡就高级许多,平均每年可产蛋约300枚。另外,野生红原鸡的食性也比较杂,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树叶、昆虫以及野花瓣为食,偶尔会到附近村落与家鸡混群觅食。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工养殖的鸡,它们的祖先都是红原鸡。那么,鸡到底是怎么走进人类生活的?还要得益于它们的四个优势习性。第一、红原鸡比较恋家。由于在人类居住的地带食物来源丰富,红原鸡会主动在其附近安家,一旦安定下来,就会轻易不言搬家的“世袭”下去,就算是有人圈养它也不走,就这么“一根筋”,于是就成为了人类的好邻居。第二、不仅不会攻击人类还能打鸣。公鸡每天早上都会早起“打鸣”,能为人类提供叫早服务,另外,由于警惕性高,一旦有危险靠近就叫,相当于人类的天然报警器。再有就是环境适应能力强,不仅不挑食还不跳地儿。无论是热带、高原还是荒漠地区,它都能很好的存活下来,在全球各个地区各个季节都可饲养。第四、食性杂、树叶果实昆虫等等都可吃,且抗病能力强,成活率还高。 那么,红原鸡和家鸡长相如此接近,该如何区分呢?首先在体型上,红原鸡个头明显比家鸡要小,体重约在1~2斤。叫声也不如家鸡清脆。在外观上,雄性红原鸡比雄性家鸡更漂亮,毛色缤纷绚丽,尾巴更细长。区分两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它们耳旁的白斑,有则是红原鸡,没有就是家鸡。 由于红原鸡喜欢到人类居住的地方觅食,与人类栖息地高度重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们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以至于它们要迁徙到深山老林中。再加上过去人们对其高强度的捕猎,红原鸡的种群数量受到严重威胁,虽然没有高度濒危,但在野外能遇见的几率也不高。所以,为了保护其种群,它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意猎杀可能将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在国家的保护下,红原鸡的数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在云南南部等地,常常可以看到红原鸡在村子周围觅食。所以,能见到红原鸡的话千万不要将它与家鸡搞混了杀来吃!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