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炉——价值百万的,古代贵族冬季标配

 湖南中历鉴定 2022-12-30 发布于湖南

     不比当代室内供暖、空调、电烤炉取暖的普遍,在古代,取暖仅是权贵们的专属,平常百姓能够温饱已是大幸,薪火取暖更是奢侈。

    古代官宦人家取暖除了室内烧,人手一个铜手炉更是他们的标配,冬季大雪,身着貂皮披风,手执铜质暖炉……是许多电视剧中贵族出门的场景。

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清乾隆 故宫

     手炉呈长方形或圆形,如图:分炉身、炉盖、提梁三部分组成,炉内放置火,炉盖呈网状便于透气,炉肩左右两侧嵌置提梁便于拿放,小巧精致为古代人们冬季取暖所用。

     手炉材质多为铜,铜手炉的装饰在清代之前多为素面,清代开始炉身上会有不同的装饰,如画珐琅、铜鎏金、描金等等,甚至还有十分少见的掐丝珐琅铜手炉。

清中期 掐丝珐琅团鹤纹手炉 嘉德 47.04万成交

     在铜手炉的收藏中,人们最关注的并不是它的工艺与审美,而是其在市场上的收藏价值,虽然论精湛,清代铜手炉无论在装饰还是工艺上都算顶级,但在拍卖市场上,清代铜手炉的价格却不及部分明代的素面铜手炉,这个部分主要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铜器工艺名手张鸣歧制作的铜手炉。

      据介绍,张鸣歧制炉选用精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于变化,虽然锻打而成从不加雕凿,但皆朴素大方,精巧适用,铸作精良,可与濮仲谦之刻竹,姜千里之螺钿,时大彬之砂壶齐名,并称明末工艺四大名家。

明晚期 张鸣岐铭带环铜手炉 嘉德103.5万成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