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院各殿堂佛像介绍之圆通殿、观音殿(3)...

 chy20100514 2022-12-30 发布于广西

  五、圆通殿、观音殿

(Ⅳ)、三十三体观音(1)

﹌﹌﹌﹌﹌﹌﹌﹌﹌﹌﹌﹌﹌﹌﹌﹌﹌﹌﹌﹌﹌﹌﹌﹌﹌﹌﹌﹌﹌﹌﹌﹌﹌﹌

智慧的源泉    2022 年 12 月 30 日

﹌﹌﹌﹌﹌﹌﹌﹌﹌﹌﹌﹌﹌﹌﹌﹌﹌﹌﹌﹌﹌﹌﹌﹌﹌﹌﹌﹌﹌﹌﹌﹌﹌﹌

(Ⅳ)、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

三十三观音并非化现各种形象,而是观音菩萨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变化形相,只是以姿态、场景与所持法器来区别。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数,这应与《普门品》、《楞严经》所述观音应化数有关。此类观音各相之间区别并不太大,很多特征也不是唯一的,有些观音图像既可作此解,亦可为彼说。据载清代卓峰曾绘出三十三观音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延宝七年鹤州笔《观音变相》绘艺很美。

 

兹分别解说如下:

1.【杨柳观音】

观音的利生是随顺众生的愿望,恰似杨柳随风荡漾,因而得名。此形像为:右手执杨柳枝,左手掌张开,举手胸前。杨柳观音(佛身):右手持杨柳,踞坐岩上,手持净瓶。

杨柳观音,乃梵文 Dantaskastha 的译音。华译为「惮哆迦瑟吒」,意为「杨枝观音」或「杨柳观音」,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首尊。〝应身相〞为杨柳观音的〝化身相〞既是〝佛身〞!「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其〝应身〞法相:1)、立相: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站立于莲花座上。2)、坐相:女式包头,披肩长巾,左手持淨瓶,右手执杨柳枝(表千手观音之杨柳手三昧),踞坐于岩畔之莲花座上。以杨柳枝替人消弭病灾,誓言拔济众生病苦,所以又称为药王观音。在古印度时,人们认为杨枝可消灾除病,治愈一切疑难杂症。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上有曰:「若欲消除身上众病者,当修杨柳知药法,其药王观自在像,相好庄严。」在《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里有载,佛陀向数千比丘与菩萨介绍西方三圣,谈到观世音菩萨时曾说:「毗舍离人,即具杨枝淨水,授观世音菩萨。」杨枝亦称杨柳。在古印度是刷牙的齿木,印度或西域宴客多赠杨枝和香水,表示恳请,因此,佛教中请佛菩萨也用杨枝淨水表达诚意。明蕅益大师在《梵网经合注》卷六,云:「杨枝,即樟柳也。」杨枝者,华译为齿木,小枝之头为细条,古代用以刷牙齿之物也。《寄归传》卷一曰:「每日旦,须嚼齿木揩齿。刮舌、盥漱、清淨,方行敬礼。齿木名为杨枝。」《大日经疏》也提到齿木和香水,乃西方国家的赠礼以表示祝福对方身体健康,及恳请之意。所以请佛菩萨,也用杨枝淨水。《观音忏法》说「我今具杨枝淨水,惟愿大悲哀怜摄受。」观音菩萨利乐众生,随缘自在,恰似杨柳随风自在。忍辱柔和的观音德相,配合自在柔软的杨柳枝,既是杨柳观音的圣像特徵。

  

  

  

  

2.【龙头观音】

龙头观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表示出在云中乘龙的姿式,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天龙身。

龙头观音亦称骑龙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应身相〞为龙头观音的〝化身相〞既是〝辟支佛身和天龙身〞!《普门品》曰:「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其〝应身〞法相之特徵为菩萨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教化天龙的化身。乘云中之龙,龙乃是兽中之王,以龙譬喻观音之威德。但也有ㄧ说法〝化身相〞为龙身或天龙身。

  

  

  

  

3.【持经观音】

持经观音(声闻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若读书,也有一说释持经为声闻身。

坐于崎岖的岩石上,右手执经卷,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声闻身。

持经观音亦称读经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三。〝应身相〞为持经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声闻身(梵文 Sravaka 的译音)〞!箕坐崎岖岩石上,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持经卷状若读经。以象徵手持经卷为众生说法之意。也有一说是持经为声闻身,即「声闻观音」,以观世音菩萨之慈悲大愿,引导众生开悟。因此,持经观音又称声闻观音。《普门品》曰:「应以声闻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声闻」是指闻佛声教,悟出四圣谛理,断三界见思惑,进入涅槃的声闻僧,经典又代表着智慧的象徵,此观音因手持或阅读经卷而得名。其〝应身〞法相之特徵为持经书或安坐于岩石上阅读经书。

  

  

  

  

4.【圆光观音】

〝圆光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四。〝应身相〞为圆光观音的〝化身相〞既是〝梵王身〞!「圆光」表观世音的福德圆满无缺。身放光明,合掌而坐。端坐于岩石上,背后有炽盛的火焰圆光。佛、菩萨背后之圆光,象徵大智圆满,光明普照法界之德,覆罩佛之光辉,聚集众生、阐扬正法、张显真理,将邪见者摄取在光明之中,融和一切,圆融无碍、圆满无缺。《普门品》曰:「应以梵王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因其法像背部呈现炽盛的圆光火焰而得名。

圆光观音(梵王身):身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或释圆光为普门品中"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相应。

在圆光中现出色身,合掌坐于岩石上,若有人不幸遭遇刑戮时,念此观音,可使刀折,而身免危害。

  

  

  

  

5.【游戏观音】

〝游戏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五。〝应身相〞为游戏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帝释身〞!此尊之形象,着天衣,佩带璎珞,头戴宝冠,冠上化佛,乘坐彩云,左膝曲立,左手安放于左膝上,右手下垂,作垂地印。全身有光轮。作游戏法界自在无碍之相。所谓的「游戏」,是指「随意化现、随机教化」之意。也是游戏自在,无滞无碍,随缘应化,救护众生之义。如依佛经所示,乃表救护众生堕落山崖危急灾难之象徵。《普门品》曰:「应以帝释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观自在菩萨渡化众生的圆通无碍,不拘时,不拘地,示现游戏自在,去处尽通,故有此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曰:「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游戏观音(帝释身):五色祥云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

乘五彩云,左手安放于偏脐处,作游戏法界像,即是《普门品》中"堕落金刚山"一句的象征。

  

  

  

  

6.【白衣观音】

〝白衣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六。〝应身相〞为白衣观音的〝化身相〞既是〝比丘、比丘尼身和自在天身〞!观世音菩萨身着白衣手持定印,或左手持白莲花,祈求息灾。右手作与愿状,伸出五指平伸,手掌向外、致于腰边前结跏趺坐于赤莲花上,或软草岩上。《普门品》曰:「应以比丘身或比丘尼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比丘身或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但也有〝化身相〞为〝自在天身〞的说法。」白衣观音,梵名Pandaravasini,西藏名Gos-dkar-mo,音译作伴陀罗缚字尼、半拏囉悉宁、跛拏缚悉尼,意译作白处、白住处,或常着白衣在白莲花中。白色为众色之本,表万德具足;又表菩提心,意即住此白淨菩提心。故称此尊为大白衣观音、白处尊菩萨、白处观音、白衣观自在。此菩萨为莲华部之部母。依胎藏界曼荼罗之记述,其形像为身呈白黄色,着白衣,左手持白莲花祈求息灾,右手作与愿状,即伸出五指,掌向外而安置于腰前,结跏趺坐于赤莲花上。

白衣观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莲花,右手结与愿印,身着白衣,处白莲花之中,或结定印以为是比丘与比丘尼的化身。

坐于敷有软草的石上,结定印,作结跏趺坐姿势,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比丘、比丘尼身。

  

  

  

  

7.【卧莲观音】

〝卧莲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七。〝应身相〞为卧莲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小王身〞亦有说是〝天大将军身〞!卧莲观音,乃佛教徒依照《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载「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经文之描述,所绘制的三十三观世音菩萨应化身像之一。以譬喻小王尊贵之身,坐卧于莲上。因之,此尊之形象,乃身着华服,胸前璎珞,肘臂钏鐶以严饰。双手合掌,盘坐于莲花上。卧莲观音又称莲卧观音,因坐卧于莲花上而得名。最原始的观音法相,是源自于印度的莲华手菩萨,莲花因此成为观音的重要标记之一。

卧莲观音(天大将军身):双手合掌,在莲叶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观音之小王身。

合掌坐于池中长出的莲华座上,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小王身。

  

  

  

  

8.【泷见观音】

〝泷见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八尊。〝应身相〞为泷见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大自在天身〞!《普门品》曰:「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泷见观音又名飞瀑观音,坐于岩上观望瀑布故得此名。

泷见观音因其像坐在岩石上观赏瀑布,又名「观瀑观音」或「飞瀑观音」。〝泷〞意即湍急河流中之水声。寓意芸芸众生,犹如堕火坑中,观音法力犹似湍流,可于倾刻间,让火坑化作莲池。《普门品》记载「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故泷见观音又称「火坑变莲池之身」即是此愿力化现。

泷见观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飞瀑,表普门品中"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之意

倚于断岩上观瀑布的姿势,即是《普门品》中"火坑变成池"一句的象征。

  

  

  

  

9.【施药观音】

〝施药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九尊。〝应身相〞为施药观音的〝化身相〞既是〝毗沙门身〞!菩萨坐于池边,右手托颊,倚于膝上,凝视着面前的莲花。表示菩萨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考虑拯救众生。又常施予良药,除治众生身心两面病苦。施药观音因能施予良药,除治众生身心病苦而得名。《普门品》曰:「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施药观音是施与良药除治众生〝身〞〝心〞两面病苦的观音。《普门品》偈云:『观世音淨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估。』施药观音又名施乐观音。此观音是因怜悯人间疾苦,为众生消除苦痛,而谋取治病药草所得名。

施药观音(毗沙门身):常为右手拄颊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莲花,表示观音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考虑拯救众生。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右手撑颊,倚于膝上,是《普门品》中"如日虚空住"一句的象征。

  

  

  

  

  

10.【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尊。亦称:提篮观音、航海观音,〝应身相〞为鱼篮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小王身〞!菩萨脚踏鼇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鱼篮观音,有多种说法。《法华经卷七·普门品》里有提及「应以小王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有人认为是依照《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载「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经文之描述,所绘制的在三十三观世音菩萨应化身像之一。

鱼篮观音(小王身):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西游记》中对此形象有发挥,因而在民间影响很大。

司排除罗刹、毒龙、恶鬼等障碍。其像一为乘于大鱼背上,一为手提盛有大鱼之篮,是《普门品》中"或遇恶罗刹"一句的象征。

  

  

  

  

11.【德王观音】

〝德王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一尊。〝应身相〞为德王观音的〝化身相〞既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为〝长者身〞之说法!?《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曰:「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世所流通之法相为趺坐岩上,左手安置于脐前,右手持杨柳。呈现具德王者之姿。

德王观音(长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杨枝,左手置于脐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

趺坐于岩上,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持绿叶一枝,是三十三身的梵王身。

  

  

  

  

12.【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二尊。〝应身相〞为水月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居士身〞,亦有〝辟支佛身〞之说法!水月观音,乃梵文 Tankasri 的译音。属于三十三观音之一。据称,此乃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所以,此尊之形象,大多和水中月有关,故称为「水月观音」或谓即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又称水吉祥观音,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另有三面六臂像,左三手分别持宝莲花、金轮、孔雀尾,右三手分别持利剑、宝珠、青莲花,身色如日光,坐于宝山上。又有其法相于《尊容钞》载为,跏坐于岩石上之莲座,左手持未开莲花,右手结与愿印,由掌中出水。月下乘莲花舟,飘荡海面观月,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我国寺院所供奉之观音塑画像,作观水中月影状。

水月观音(居士身):作观水中月形状,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或释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

在月下乘一莲华舟,荡于海上,静静地飘荡在波浪上赏月,是三十三身的辟支佛身。

  

  

  

  

13.【一叶观音】

〝一叶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三尊。〝应身相〞为一叶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宰官身〞!《普门品》曰:「应以宰官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一叶观音又称作「莲叶观音」、「南海观音」、「南溟观音」。大士乘莲瓣,浮坐于水面上,随波飘荡,悠然自在。观音菩萨乘一片莲叶浮于水上故得莲叶观音之名。一叶观音乃佛教徒依照《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载:「由是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经文之描述,所绘制的三十三观世音菩萨应化身像之一。此尊形象,依《佛像图汇》所绘,其坐于一片莲花叶上,左膝屈立,左手置放于左膝上,右手垂下,眺望水上,作思维状。「南海观音」相传是日僧「道元禅师」自中国归返日本途中,在「南溟山」遇到狂风巨浪,眼见船只将沉没。此时,道元禅师静坐祈祷,忽见观音菩萨乘坐在莲花瓣浮于海上,风浪遂停,使遇难船只得救。之后禅师自刻其所睹观音像,安奉于南海普陀山观音寺。以此故有「南溟观音」之号。

一叶观音(宰官身),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返日时,遇暴风于南溟时即默祷观音,忽见大悲尊乘一莲叶浮于海上,风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观音像奉于南溟观音寺,故有此称。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宰官。

乘一片莲华,悠然飘荡于水面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宰官身。

  

  

  

  

14.【青颈观音】

〝青颈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四尊。〝应身相〞为青颈观音的〝化身相〞有说是〝婆罗门身〞,亦有说是〝佛身〞的示现。青颈观音,乃梵文 Nila kantha 的译意。汉译为抳罗健詑、儞罗建、罗建制。乃观世音所变化现示之明王也。青颈观音又称青颈观自在菩萨。主离一切怖畏厄难。若有众生念此观音,则远离怖畏厄难,得解脱诸苦。以此尊为本尊,为祈愿除病、灭罪、延命等,而修之密法,称「青颈观音法」。青颈观音法相有很多种造型,在佛显教有坐于断崖上,右膝立起,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扶着岩壁,旁置一有柳枝之瓶。据《不空羂索经》卷九所载之法相:左手执莲华,右手扬掌〈如阿弥陀佛的施无畏印〉,结跏趺坐。又《青颈大悲念诵仪轨》载,其法相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为杖、莲花、轮、螺四种,身色为红白,颈为青色,表烦恼即菩提之义。此尊之三昧耶形为莲花,或轮宝。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记载说:「此青颈观自在菩萨画像为三面,当前正面作慈悲熙怡,右面作师子面,左面作猪面首戴宝冠。冠中有化无量寿佛。又有四臂,右第一手执杖、第二手执莲、左第一手执轮、左第二手执螺。以虎皮为裙,以黑虎皮披于左膊角。」《青颈大悲念诵仪轨》及《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所述之法相造形阶属佛密教风格。

青颈观音(婆罗门身):青颈观音,其像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为杖、莲花轮、螺四种,身色为红白,颈为青色。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或释为表卅三身中佛身

坐于断岩上,左膝立起,右手放在膝上,左手扶着岩壁,是三十三身内的佛身。

  

  

  

  

15.【威德观音】

〝威德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五尊。〝应身相〞为威德观音的〝化身相〞是〝比丘身〞亦是〝天大将军身〞的示现。此尊形象,坐于岩石上,左手持莲花,右手垂地。左膝屈立,着天衣,身佩璎珞,头顶化佛。作观水之法相。此观音兼具折伏之威及摄取爱护之德,依《普门品》所载:「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而为说法。」天大将军是统领鬼神,拥护佛法,救护国土之大将,具备大威武及德行,故名为威德观音。

威德观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莲花,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天大将军身

左手持莲华,右手着地,在岩上观水的姿势,是三十三身内的天大将军身。

  

  

  

  

16.【延命观音】

〝延命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六尊。〝应身相〞为延命观音的〝化身相〞是〝比丘尼身〞的示现。《普门品》所记:「应以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据《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载:「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为此观音化身之愿力所现。因此尊能消除咒诅及毒药,令众生延命长寿,故称「延命观音」。其法相倚于水岸岩石边,右手支撑脸颊,眺望水流。另一形象此观音,顶上戴大宝冠,百千种璎珞、妙鬘、天衣、庄严其身,莲花月轮,圆光遍住,法相慈悲柔和,二十臂以示接引各类众生。

延命观音又称之为长寿观音,因能消除诅咒与毒药,使众生能以延年益寿。如果遭受恶人用符咒、邪术、咒水或毒药伤害的时候,只要专心持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免受其害,且其咒诅诸毒药反会还诸于谋害者本身,正是所谓的害人反害己。其实咒诅诸毒药也可以比喻人的嫉妒、毁谤、挑拨离间、贪、嗔、痴等;遇到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平心静气去对待对方,并称念观世音菩萨,则一切恶果对方必自己承受。延命观音接引众生,提醒我们如无法超脱无常时,也应该珍惜当下。不因无常的幻化而带给身心倦怠、自责或不安,应该把生命迎向菩提之道。

延命观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颐,头戴宝冠设阿弥陀佛之圣像。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右手掌颊,倚于水边岩上,悠然而欣赏水面景物,是《普门品》内"咒诅诸毒药"一句的象征,能除此诸害,而得延命。

  

  

  

  

  

17.【众宝观音】

〝众宝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七尊。〝应身相〞为众宝观音的〝化身相〞是〝优婆塞身〞亦有说是〝长者身〞的示现。「优婆塞」是印度对于受过菩萨戒的在家修行者之称呼。「长者」,就是年高德重的人。例如,年纪大又道德高,也有很多财富,加上博学多闻,有大智慧,或国家之中有崇高地位的人,或者是国家的首相等。《普门品》中曰:「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示现长者身为众多的长者说法。因为长者地位崇高,因此要化现长者的身份为他们说法,以仁民爱物的法门使其成就。又有些长者,虽自身不希望成为长者,但还是要以长者的身份来感化他们,才能使他们信伏,所以观音菩萨就投其所好,现长者身为其说法,以便使其接受教化。据《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载:「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菩萨坐于池边,悠闲自在地注视池水。右手按地、左足伸展、立左膝、左手置于左膝上,着华缦天衣、钏鐶璎珞严饰。头戴天冠,冠上有化佛。此尊菩萨就是赞美观世音菩萨,具无限的神力,福富满盈的现世利益功德。

众宝观音(优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于弯膝上。或释为表卅身中之长者。

右手着地,左手置于立着的膝上,是三十三身内的长者身。

  

  

  

  

18.【岩户观音】

〝岩户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八尊。〝应身相〞为岩户观音的〝化身相〞既是〝优婆夷身〞!《普门品》曰:「应以优婆夷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优婆夷」是印度对于受过菩萨戒的在家女修行者之称呼。菩萨端坐于岩窟之中。因蚖蛇、蝮蝎等毒虫多盘踞岩窟中,为免其出洞危害众生,观音因此坐镇岩窟中保护众生。若念此观音力,可应时消散其毒气,故此观音之法相均採端坐于岩窟之姿。观音端坐在危险的窟洞中,有降伏毒虫、救护众生之义。岩户观音因安坐于岩窟洞口,抵挡蛇蝎魑魅魍魉而得名,又名岩户观音、岩洞观音、岩石观音。

岩户观音(优婆姨身):端坐于岩洞中,静思入定。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元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端坐在岩窟内,悠然地欣赏水面,是《普门品》中"蚢蛇及蝮蝎"一句的象征。

  

  

  

  

19.【能净观音】

〝能静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九尊。〝应身相〞为能静观音的〝化身相〞是〝长者妇女身〞的示现。《普门品》所记:「应以长者妇女身得度者,即现长者妇女身而为说法。」能静一词,是指能使海浪平静,使蒙难者远离灾难,及使众生心性得以清明淨静之意。能静观音能救济及守护遇难众生,使遭难者得安稳平静。「静」也可解释「淨」。清静、洁淨,故名「能静」观音。此尊法相,身着天衣,首上高髻,髻上有化佛,璎珞钏鐶,严饰其身。有伫立或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双手置于岩石桉上。作静寂望海沉思相。能静观音,具有力挽狂澜、拯救海难的大神力。《普门品》偈云:「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意思是说若有人因海难,而漂流于茫茫大海中,只要虔诚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免受龙鱼诸鬼难,并得脱离灭顶之灾。以广义解释,巨海譬喻茫茫人海,龙鱼诸鬼难则如爱欲的波涛,若失去清明理智,招来情欲摧残,此时若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洞悉诸法皆空,则迷惑远离,显现安和祥静的避风港。

能静观音(长者妇女身):伫立岩畔,两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释为表《普门品》中"为求金银琉璃……等宝物,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伫立海边岩上,作静寂相,是《普门品》中"假使黑风吹"一句的象征。

  

  

  

  

20.【阿耨观音】

〝阿耨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尊。〝应身相〞为阿耨观音的〝化身相〞既是〝居士妇女身〞!阿耨观音,乃梵文 Anuttara svaRa 的译音,华译为「阿耨多罗」。意为「无上」之义,又称「阿耨多罗观音」,简称「阿耨观音」。《普门品》曰:「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记》亦有提及,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此尊法相,立右膝坐于岩上,双手抱膝观望大海。

阿耨观音(居士妇女身):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记》亦有提及。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左膝倚于岩上,两手相交,眺望海景,若有人在海上遭遇龙鱼诸鬼大难时,念此观音,可免风波之险。是《普门品》中"龙鱼诸鬼难"一句的象征。

  

  

  

  

21.【阿摩提观音(阿麽提观音)】

 〝阿麽提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一尊。〝应身相〞为阿麽提观音的〝化身相〞是〝宰官妇女身和毗沙门身〞的示现。阿麽提观音,乃梵文 Abhetri Abhetti 的译音。又译作「阿摩提」,意即「无畏」、「宽广」之义。又称「阿摩提观音」、「宽广观音」、「无畏观音」、「无畏观自在菩萨」等。《法华经·普门品》所载:「若有国土众生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此尊法相,双手置膝上,遍身有光焰坐在岩上。密宗所奉阿麽提观音,表无畏之义为三目四臂,乘白狮子座,面向左方,头戴宝冠,以白莲花妆饰,着天衣璎珞,前二手执持凤头之箜篌,另左上之手掌托摩竭鱼,右上之手持白色吉祥鸟,左足弯屈于狮子之顶上,右足垂下,通身发光燄,相面慈悲。

阿摩提观音(宰官妇女身):常乘白狮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卅身中之毗沙门身

其形像为白肉色,三目四臂,乘白狮。身有光焰,天衣璎珞,慈容谛视左方。在三十三身内所现是左膝倚于岩上,二手置于膝上,是三十三身中的毗沙门身。

  

  

  

  

22.【叶衣观音】

〝叶衣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二尊。〝应身相〞为叶衣观音的〝化身相〞是〝婆罗门妇女身和帝释身〞的示现。叶衣观音,乃梵文 Parnasavari 的译音。意即披叶衣之义。据说此尊全身裹于莲叶之中,故称为「被叶衣观音」。又称作「叶衣菩萨」、「叶衣观自在菩萨」。《普门品》曰:「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此尊法相依《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为天女形,戴宝冠,冠中安置无量寿佛。饰有璎珞及环钏,火燄环绕,通身圆光。共有四臂,右第一手当胸,持吉祥果;第二手结施愿印。左第一手执钺斧;第二手握绢索。坐于莲华上。自古以来以此菩萨为本尊,消除疫病、畜疫、劫贼、苗稼、虫等,且修习祈祷无病长寿,称「叶衣观音法」。叶衣观音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也是一切诸佛智慧所幻化。于形象上专治众生疾病,实际上还是以佛法慈悲、智慧对治众生之心病,度其脱离自身根本烦恼。

叶衣观音(婆罗门妇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叶衣。或释为表卅三身之帝释。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坐于敷草的岩上,身披千叶衣,头戴宝冠,冠上有无量寿佛像,璎珞环钏,身有圆光,四臂,右第一手持吉祥果,第二手施与愿印;左第一手持钺斧,第二手持(上皿下绢)索,是三十三身中的帝释身。

  

  

  

  

23.【琉璃观音】

〝琉璃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三尊。〝应身相〞为琉璃观音的〝化身相〞是〝童男身和自在天身〞的示现。琉璃观音,又称作「高王观音」、「高王观世音」、「香王观音」。《普门品》曰:「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高王观世音经》又名《高王观音经》、《廷命十句观音经》广泛流行于世。谓此菩萨能救诸苦厄,临危急时若诵此经满一千遍,则可转危为安,死者则可复活。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载:「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定州募士孙敬德造观音像,常事礼拜,后为贼所引,临刑之前夜,梦一僧来,教其诵读此经,醒来乃诵千遍。及至刑场,三度受刀,刀折而不伤皮肉,监司怪之,遂免死。还而拜像,见圣像颈项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众。此尊所流布之法相,乃双手捧琉璃香炉(或钵、或壶),乘莲瓣浮于水面,作游化水上之姿。〔大唐内典录卷十、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佛像图汇卷二〕

琉璃观音(童男身):又称:"香王观音"、"高王观音"、形象为两手捧一琉璃壶,乘一莲瓣浮于水上。或释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别名香王观音,乘一片莲华,轻浮水面,双手捧香炉。是三十三身中的自在天身。

  

  

  

  

24.【多罗尊观音(多罗观音)】

〝多罗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四尊。〝应身相〞为多罗观音的〝化身相〞是〝童女身〞的示现。多罗,梵名 Tara,又音译「多利」、「多隶罗」。汉文意为「救度」,故多罗观音又名「多利尊观音」、「救度母观音」、「圣救度母」、「多罗尊观音」、「圣多罗观音」、「多罗尊」、「眼观音」、「多利尊」。多罗意为眼、瞳子、极度、救度,故而略称「度母」。《普门品》曰:「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多罗菩萨本身就是观世音菩萨应化身,多罗观音可以说是从本来的圣观世音菩萨复应现的观音。表《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之文意。此尊法相,直立乘云,作女子像,合掌,手持青莲花,于莲华座上半跏趺坐。

多罗尊观音(童女身):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或释为《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各值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直立乘云的姿势,是《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一句的象征。

  

  

  

  

25.【蛤蜊观音】

〝蛤蜊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五尊。〝应身相〞为蛤蜊观音的〝化身相〞是〝天身和菩萨身〞的示现。蛤蜊观音,乃起源于唐朝之信仰,佛经典籍中,无此记载。此尊着天衣,首戴宝冠,冠中化佛,璎珞严饰,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以其坐于蛤蜊中,故有蛤蜊观音之称。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唐文宗开成元年条》记载:「唐文宗食蛤蜊,有闭而不开者,乃焚香祷之,蛤蜊忽变现菩萨之形,帝乃诏终南山惟政禅师问此因由,后并诏告天下寺院立观音像。」此为蛤蜊观音信仰之滥觞。普遍为渔民所崇信。

蛤蜊观音(天身):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

此尊形象出现于蛤蜊贝壳中,是三十三身内的菩萨身。

  

  

  

  

26.【六时观音】

〝六时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六尊。〝应身相〞为六时观音的〝化身相〞是〝居士身和龙身〞的示现。六时观音,有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在昼夜六时,时常哀悯慈护众生之意。亦即《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居士者,乃在家志于佛道的居家之士也。此段经文之意,是说如果有人愿守道自恬,寡欲蕴德,观音菩萨,即以居士身显现于其人面前,为其解说清淨无为之法门。此箧是《六字章句陀罗尼》,诵之得脱六道苦果得六妙门,证六根相应。取观音大悲甚深,于昼夜六时常哀愍护念众生之意,故称六时观音。作居士装束,以佛教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故名六时观音。此尊六时观音,又称为「常视众生观音」。在世间留下的法相是立姿,右手持六字章句陀罗尼梵箧。左手置于腹前。着天衣,璎珞严饰,髻上顶化佛。赤足站在岩石上,端视下方众生。此梵箧之经文,诚心诵之,有度脱六道苦果轮回,得六妙门、证六根相应之功德。

六时观音(龙身):作居士装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时观音。

右手持梵夹的立像,是三十三身中的居士身。

  

  

  

  

27.【普照观音(普悲观音)】

〝普悲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七尊。〝应身相〞为普悲观音的〝化身相〞是〝大自在天身和夜叉身〞的示现。「普悲」意即普遍施给众生慈悲。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胜,而配以观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称普悲观音,又称普慈观音。《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文中之「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而显现的形象表徵。此尊法相,着天衣,胸前璎珞严饰,顶上玉冠,中有化佛。双手执天衣,垂于前方。站立在群山岳之上,自最高峰上往下观察世间。代表普悲观音的悲悯、慈爱普及于一切众生。其救度众生之心,永不退转之意。

普悲观音(夜叉身):衣端受风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普照观音双手披衣,立于山岳之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大自在天身。

  

  

  

  

28.【马郎妇观音】

〝马郎妇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八尊。〝应身相〞为马郎妇观音的〝化身相〞是〝妇女身和乾闼婆身〞的示现。《普门品》曰:「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观音化为马郎之妇,故称马郎妇。陕右之俗,习骑射而不知三宝之名。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一说四年),有一美女挈篮鬻鱼,人竞欲娶,女云:「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至黎明,能诵者二十馀人。女复授以《金刚经》,能诵者犹十数人。女更授以《法华经》七卷,约以三日。至期,独以马氏子能通经,依礼迎妇入门,女称病求止别房,须臾便死,体即烂坏,遂葬之。数日后,有紫衣老僧至葬所,命起视之,唯黄金锁子骨存。老僧谓众人曰:「此乃观音大士也,悯汝等障重,故方便化汝等耳。」 语罢飞去。由此之故,陕右信佛者多,且自宋代以降,马郎妇观音之信仰极为盛行,然后人每以之与「鱼篮观音」混同。马郎妇观音法像右手持法华经,左手拿头骸骨。

马郎妇观音(乾闼婆身):妇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妇女身。

自披天衣,两手重立,是三十三身内的妇女身。

  

  

  

  

29.【合掌观音】

〝合掌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二十九尊。〝应身相〞为合掌观音的〝化身相〞是〝婆罗门身和阿修罗身〞的示现。《普门品》曰:「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此菩萨为立像,以其虚(空)心合掌之故,称为合掌观音。据《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载,观世音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缘示现三十三身,其中之婆罗门身,即配当于此合掌观音。合掌观音法相,即站立在大莲华之上,双手作合掌之手势,合掌又作合十,以表观世音菩萨之莲华力与慈视众生。

合掌观音(阿修罗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罗门身。

合掌立于莲华台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婆罗门身。

  

  

  

  

30.【一如观音】

〝一如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三十尊。〝应身相〞为一如观音的〝化身相〞是〝迦楼罗身〞的示现。《普门品》曰:「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一如观音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此尊之法相,为坐于云端的莲华座上,竖立左膝,左手置按于右膝上,着天衣,璎珞鐶钏严饰其身。右手横掌置于脐前。首戴佛冠,冠中有化佛。法相隐喻一如观音乃大自然界神祇,有降伏云雨雷电之神力。

一如观音(迦楼罗身):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

坐于云中莲华座上,立左膝,是《普门品》中"云雷鼓掣电"一句的象征。

  

  

  

  

31.【不二观音】

〝不二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三十一尊。〝应身相〞为不二观音的〝化身相〞是〝紧那罗身和执金刚神身〞的示现。《普门品》曰:「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入愣伽经第八》中有『金刚密迹常侍随卫』,执金刚神观音是佛的守护者,而且是佛垂迹的应化身,是本地门亦是垂迹门,以系迹身故,依本迹不二之义,称为不二观音。〝不二〞解释为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没有第二,万物同一的意思。此尊法相,双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

不二观音(紧那罗身):双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表执金刚身。

两手垂重,乘一片莲叶,浮于水面,是三十三身中的执金刚神身。

  

  

  

  

32.【持莲观音】

〝持莲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三十二尊。〝应身相〞为持莲观音的〝化身相〞是〝童男童女身和摩睺罗迦身〞的示现。《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之「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童男童女身,代表内心世界圆觉无碍,远离欲望。此尊之形象,足踏莲叶,双手持青色莲华,着天衣,鬘髮高髻,髻中有化佛。璎珞严饰。立于水中之白莲叶中。清淨庄严。观世音菩萨都以莲华为本誓象徵,以未开莲华或已开莲华为持物,亦称莲华手。又以莲华为台,与莲华有特殊因缘。

持莲观音(摩睺罗迦身):手持一莲花,站或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乘坐莲叶,两手执莲茎的姿势,是三十三身内的童男童女身。

  

  

  

  

33.【洒水观音】

〝洒水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三十三尊。〝应身相〞为洒水观音的〝化身相〞是〝执金刚神身〞的示现。《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之「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洒水观音又名滴水观音,表《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之文意。《普门品》又有「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洒水是一种洒着香水,念诵印词,加持淨化的修法。依『以性淨之戒香,和合性淨之悲水,洒遍法界众生性淨之心地』,以显示洒水的意义。现在密教仍行此法。如此以洒水开发一切众生佛性,乃此洒水观音之誓愿。此尊之法相,右手持洒杖或杨柳枝,左手执鉢、或露瓶,作洒水状。身着天衣、璎珞严饰,顶上华鬘,髻中有化佛。立或坐于莲上洒水。口诵咒语,加持淨化。

沥水观音(执金刚神身):又称"滴水观音",一手持瓶作泻水状,一手作法印,或持杨枝。表《普门品》中"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右手执洒杖,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是普门品中"若为大水"一句的象征。

  

  

  

 



 未完待续.........

上一篇:寺院各殿堂佛像介绍之圆通殿、观音殿(2)

下一篇:寺院各殿堂佛像介绍之圆通殿、观音殿(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