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遭遇疫情时怎么办

 nj200801 2022-12-30 发布于江苏

从2019年末开始,我们的生活因为一场新冠疫情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戴口罩出门,持有健康码出行,必要时核酸检测都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在这场新冠病毒面前,我们的国家也展现了迅速有效的应对方法。比如方舱医院的迅速建立,全民核酸检测的开展,利用科技设计健康码行程码等。那么,当科技技术落后于今天的古代遭遇疫情时,国家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文章图片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戴口罩

当下我们的生活中,口罩成了出门必备之物。古代肯定没有现在的医用口罩,但是古人也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口罩”。

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虽然宋慈没有用口罩,但是他的方法起到的作用也类似于口罩。《马可·波罗游记》中,“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虽然达不到现在医用口罩的级别,但也算是当下口罩的前身了吧。

文章图片2

五代胡環番骑图(局部)


隔离

在古代发生疫情时,也会选择隔离。在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这样的记载:《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中,首次出现“疠(li四声)所”一词。“疠所”就是隔离区。南北朝时期,萧齐时就设立了六疾馆,在盛唐时期,中央设立养病坊,地方也设立类似机构,平时负责医事管理和疾病诊疗,但当发生疫情时,这些机构就充当临时救治和隔离的场所。宋朝有理院、元朝有广惠司、明朝有惠民药局,都是当时的疫情隔离场所。

文章图片3

图片来自影视剧《女医明妃传》


中药

11973年,马王堆出土了《五十二病方》。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作者已经不可考。它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全书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103种疾病的治疗医方。所记的医方中,均以用药为主,包括外用、内服等法,此外还有灸、砭、熨、熏等多种治疗方法,其次,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仅是针对伤寒,也针对传染病提出看相应的治疗方法。所以古代的医学也为疫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章图片4

《五十二病方》


环境消杀

殷商时期就有了熏烟蒸洗,东晋医家葛洪提出了熏烧药物来预防疫病。明代李时珍提出用蒸汽消毒,《博物志》中“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就讲述西汉时期,汉武帝为防治疫情而进行焚烧他国进贡的香丸的事情。

文章图片5

西汉鎏银骑兽人物博山炉


所以古人虽然没有行程码,健康码这样高科技的产物,但基础的防疫措施还是做得很好的。

大家知道古人还有哪些防疫举措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