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心酸的视频,讲的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头发稀少,一部分头发像被人为揪掉的,脸上、手臂上多处淤青,老师常因为此事与孩子沟通,但孩子总是唯唯诺诺不敢说出原因,于是老师与女孩家长沟通想帮助孩子,这才好了一段时间。 可是没过多久,孩子的腿上又出现大片烫伤的痕迹,看着触目惊心,老师十分担心,于是选择报警。 经过警方协助才得知,女孩的父母是外地人,来本地打工,又生了三个孩子,有点力不从心,所以二女儿是从小放在爷爷奶奶家生活的,近一年才把她接回自己身边。 女孩母亲说,二女儿根本不听自己的话,而且有时候顶嘴说自己不是她妈妈,所以有时候一气之下下手重了点。 并且很怨恨公公婆婆没有将小孩带好,对着孩子斥责老人家,孩子内心保护爷爷奶奶所以总和她对着干,越是如此,她就越生气,事后也后悔也不想打她的。 ![]() 其实根据科学实验,孩子在3岁以前与母亲是要有肌肤接触教育的,这种教育不是训导式,而是哺乳类动物本能的给予自己子女的一种亲肤感。 大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孩子会潜意识的效仿,包括心理构建。 如果一生下来就离自己很远,孩子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对父母本能上会有怨恨,而且伴随一生。 再加上,本身是生长在爷爷奶奶家的,一下子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还有自己本身有妹妹,还有姐姐从没见过,这种互动模式本来是被爷爷奶奶呵护的,一下子就得换成角色得呵护别人,从年幼的心理上是需要时间改变的。 根据调查,这种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数,那么最好的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大概需要1~2年的时间。 所以,父母是需要成长的,也要有包容心,需要长时间地与孩子重新建立好和谐的关系。 ![]() 同样是从小不在身边,而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有的却身心是健康,这是为什么呢? 李凯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他也是从小在农村的爷爷奶奶家长大的,一直到上一年级才到父母身边,他自述,刚回到父母身边很不适应。 而父母没有太多管教,而是让他做自己,先让他适应环境。 逐渐父母了解到自己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尽量满足,李凯逐渐与父母走得很近。 多一份信任就多一分温暖,每到夜间,母亲总是会给自己读故事,这是在爷爷奶奶家享受不到的。 在听故事的内容时,他的大脑不自觉地就会勾勒出很多场景,一到白天他就抱着绘本去看,去学,并且拿笔临摹,时间一长他就爱上了画画。 他的父母给了他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逐渐去适应和摸索和父母重新的生活模式。 而且因为李凯的母亲长时间工作,在他很小的时候无奈地不能与他在一起,会向自己道歉,李凯也打开心结对父母感恩加倍。 当他长大点,家里经济条件好些了,父母常常会带着他回农村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 其实好的隔代教育是健康的,只要时不时把感恩挂在嘴边,帮老人提升现代教育的能力,那么根正苗红,家庭关系和谐,孩子也会健康成长。 隔代教育本可以更好,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小两口有喘息的空间,同样给父母带来晚年幸福的日子。 如果家里有孩子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帮忙带的,多报感恩的心吧!因为你的成长才能换来所有人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