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及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中国企业呈现高成长性特征

 观研天下 2022-12-30 发布于湖南

一、全球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集中分布在北美洲和亚太地区

高空作业平台是服务于各个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依据国家标准GB/T3608-2008规定,反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两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成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平台属于高空作业机械,其在15M以下的低空位置主要替代的是移动脚手架作业,而在15-50M以上的中高空位置则能部分替代吊篮作业。较于移动脚手架和吊篮这两种传统作业方式,高空作业平台具备经济性和高效率的双重优势,近年来在全球市场上稳健增长。

高空作业平台与移动脚手架对比

维度传统脚手架高空作业平台
设备需求量800 副800台
每台设备人员数量4人(1操作,2人推,1人辅助)1人
施工时间8个月6个月(节约搭、拆时间)
设备租赁费57.6万元(按每幅90元/月)3120万(按每台6500元/月)
人员费用1.28亿元(每人5000元/月)0.24亿元
费用总计1.28576亿元0.502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2021年,全球高空作业保有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美洲和亚太地区,分别为79.74万台、67万台,占全球保有量的比重为40.68%、34.18%。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2021年,全球高空作业保有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美洲和亚太地区,分别为79.74万台、67万台,占全球保有量的比重为40.68%、34.18%。

数据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二、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人均保有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传统的脚手架、井架、龙门架和各种吊装用机械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因城市建筑维护运用的高空作业发生坠落,就导致近5000 人死亡,类似脚手架坍塌的大小事故每天都在发生。2019年高空坠落事故占工程安全事故总量的比重高达53.69%,而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作业平安性,在国内市场上的渗透率逐渐提高。

传统的脚手架、井架、龙门架和各种吊装用机械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因城市建筑维护运用的高空作业发生坠落,就导致近5000 人死亡,类似脚手架坍塌的大小事故每天都在发生。2019年高空坠落事故占工程安全事故总量的比重高达53.69%,而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作业平安性,在国内市场上的渗透率逐渐提高。

数据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由4.58万台增长至16.01万台,CAGR为55.94%;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收入规模由44.34亿元增至120.69亿元,CAGR为35.3%。

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由4.58万台增长至16.01万台,CAGR为55.94%;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收入规模由44.34亿元增至120.69亿元,CAGR为35.3%。

数据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从保有量看,2021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达38.44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43.43%;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保有量达31.8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44.9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尚未形成稳定的设备更新需求,高空作业平台人均保有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保有量看,2021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达38.44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43.43%;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保有量达31.88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44.9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尚未形成稳定的设备更新需求,高空作业平台人均保有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三、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呈现高成长性特征

从竞争情况看,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集中度较高,JLG、 Terex、 Skyjack、 Haulotte 等海外巨头常年保持在全球头部地位,总市场份额超50%。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次提出多项产业政策大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国内除专注于高空作业平台生产制造的浙江鼎力、 星邦重工等企业外, 徐工、 中联重科、 柳工、 山东临工等传统的工程机械厂商也加快了在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布局,实现了长期制约高空作业平台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升。根据英国KHL集团旗下世界知名高空作业平台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发布“2021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20强”榜单(Access M20),鼎力仅次于捷尔杰JLG、特雷克斯吉尼Genie, 位列全球第3 ,这也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首次进入全球前三。此外,前十名中还有三家中国企业,其中徐工位列第五,临工重机位列第七,中联重科位列第九。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次提出多项产业政策大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国内除专注于高空作业平台生产制造的浙江鼎力、 星邦重工等企业外, 徐工、 中联重科、 柳工、 山东临工等传统的工程机械厂商也加快了在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布局,实现了长期制约高空作业平台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升。根据英国KHL集团旗下世界知名高空作业平台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发布“2021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20强”榜单(Access M20),鼎力仅次于捷尔杰JLG、特雷克斯吉尼Genie, 位列全球第3 ,这也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首次进入全球前三。此外,前十名中还有三家中国企业,其中徐工位列第五,临工重机位列第七,中联重科位列第九。

资料来源: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2-2029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