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家显学—盛极而衰之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墨家近乎消失?

 gs老张 2022-12-30 发布于甘肃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统治者盼望一统天下,迫切的需求各种各样的治国经验以奠基大业,春秋战国时期这个风起云涌的朝代又显得分外不同的是,此时的思想文化领域百花齐放。

前有孔孟之道,后又有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而在双姝并立之时,墨家应运而上,打破这种局面,迅速成为第三股思想主流,甚至有传言说,墨子是孔子的徒弟,可见墨家学说当时的思想之普及。

而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面对当时的社会,儒家思想得以普及至今,墨家却渐渐进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在“焚书坑儒”的历史性事件发生后,墨家思想的衰落愈加明显,整个古代都很少被提及,直到现在才渐渐被人提及。那到底因何原因,让墨家显学盛极而衰?

文章图片1

一、墨家思想的产生,究竟有何原因,且看他的创始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根据史学家的史学研究,关于墨子究竟是哪国人的说法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墨子是滕国人,但更多的说墨子是宋国人,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墨子是宋国人。

墨子也称墨翟,在历史上是正儿八经学过儒学的,这也是墨家学说有一部分儒学影子的原因。但墨子叛离儒学自然也有着其原因,归根结底,墨子对儒学的繁冗复杂,礼节上的冗长表示反对。这也是墨子反对儒学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墨子的思想在历史上得到过重视,在历史发展上有着足以媲美儒学的顽强生命力。

文章图片2

二、墨家学说盛极而衰的内部原因

(一)“重实际而轻理论”,违背统治者意愿

首先,墨子学说,重实践而轻理论,墨子的出身低贱,代表的是最底层百姓的利益,而他见惯了百姓穷苦的日子,对这种日子非常不忍心,不忍见到百姓受苦,流离失所。墨子,严格来说说是一位“士”,是一位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墨子的思想里面包含了相当多为百姓发声的东西,思考甚至比儒家还要多,他提出了“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社会思想,这放到现在来看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不就是现代的小康思想吗?有很强烈的时代性,但特殊的思想放到那个时代是不符合实际的。

文章图片3

在集权统治下,所有的钱财都是为了统治而服务,从事农耕的贫困百姓生存就已经是举步维艰,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学习墨家思想,而墨家学说的独特特点也代表墨家学说不流于书本,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拥有强烈的辩证法思想。

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统一、结束乱世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需要大量为他们立下赫赫战功,统一六国的有才者,根本不需要去提高百姓的道德素质,愚民教育的法则才能更好维护自己的统治。

普通人学不到,当权者不稀罕,墨家学说的传承者是一群手工业者。生产和发展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但也没有一本书能够系统的学习或者留给后世瞻仰,墨子的学说流传到后世生存自然举步维艰。

文章图片4

而儒家学说有很强的理论性,孔子的学徒更是遍布各国,根植在每个人的脑子里,经过多年的改进完善,更加系统。这也是为什么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学说还得以继续存活原因。

而墨子得到重用是因为墨子本人和他的门徒是一群小资产的手工业从事者,当时的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几乎人人都在陷入思想狂潮,有墨子这样一群人关注农艺,搞科技,研究发明创造,真真正正的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二)攻伐止戈,不适战争需求

墨子同时还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军事家,但在当时纯粹靠人力战争来获取胜利的时代,墨子优秀的军事才略自相矛盾的就是:墨家思想里面有着“非攻”的说法,倡导“教守”自卫,战争则采取止戈的说法,这放到你争我抢的战国时代又有那个国家的统治者愿意听。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墨子就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之类”。

文章图片5

他提出的兼爱思想与非攻和互为表里,兼爱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看起来实在是可笑,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强烈的幻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导致墨家思想最后走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同时,墨家思想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自相矛盾。

墨家思想是一种显学,经济是一切的基础。难以想象,早在几千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包括辩证法在内的哲学观点,此后王阳明学说也吸收了墨家学说,作为早期自然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他的唯物主义为后代开了先河,墨子在认识论上的贡献显得尤为突出,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经验主义者,但其内在矛盾始终存在。

文章图片6

墨子叛离儒家,弃儒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当时孔子的儒学太过重视礼教,重祭祀。而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平等的对待世界一切生灵,但在墨子家族的内部,事实却背道而驰。

墨子家族内部的所有人都要听从巨子的话,巨子是最高的命令者,如果有人违背巨子的话就会被逐出家门,过分强调等级制。墨家的主流思想中,兼爱这一现实理论的应用完全相反。

墨家学说又在兼爱之后加上了“交利”,自身存在矛盾,没有信服力,这导致无法成为集权统治者所认可的思想,自然没有生存空间。而墨家学派的众多门徒如果犯了错就要受到惩罚,这个惩罚可不是当权者说了算,是墨家门楣的巨子说了算。

所以,即便当时的楚王已经宽恕了墨子的儿子,墨子还是按照了墨家的规矩将自己的儿子厚葬,要知道,君主在当时是天,不可违逆。

文章图片7

(三)幻想而超前的墨家学说,却有始无终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内在的原动力,随后墨子又提出了天志明鬼思想,希望通过鬼神学说引起当权者的重视,百姓虔诚的拥护,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所处的时代有着巨大的局限性。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而神鬼学说的虚无缥缈最终考验的不过是当权者的道德底线有多高。上行逆势,结果往往没有达到约束当权者的目的,反而让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百姓不敢违逆当权者。即便他们生活水深火热,即便他们受到剥削很重,也不敢反抗,生怕会受到神明的惩罚。

同时神鬼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相信世界上有鬼神的存在,却没有后续的发展。未曾说明我们最终该信奉怎样的神灵?墨家在逻辑学虽然有杰出的贡献,却也始终没有为束缚君主提出确切的方法论。

文章图片8

墨家思想在当时百家争鸣的年代带着明显的不适应性,统治者要求的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统治国家,而墨家在这时候甚至提出过选贤的说法,这无论放在此后哪个朝代看起来都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不是在动摇自己统治的根基吗?

而法家学说放在当时混乱的年代则是最合适的治国之法。法家强调等级,法家的一系列代表人物以及此后的商鞅变法,对统治者集权统治的维护,也证明法家思想在等级森严国家的可实行性。

而法家思想对道家思想的吸收让法家思想拥有了更多的原动力,商鞅变法、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面来看尊重的是儒家思想,是孔子。可近代史学家都认为,当时的儒学不过是披着儒学外衣的法家思想罢了。

文章图片9

除了外部的原因,墨家思想中还包含着细微的道家思想,但是道家的老子对墨家这种清修似的苦行憎生活表示批判,而又对墨家描述的天下大同的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憧憬。道家思想拥有一部分享乐主义色彩,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神仙思想并不同。

而墨家严苛的等级制度森严,他们是独立于当时的国家,是独立存在的社会组织,国家对他们的约束没有用,他们自成一体,有自己的社会法则。这在集权的古代,皇权不可违逆的规则下,肯定被当权者所不容。墨家学说当时是为统治者所服务,但是种种结果来看,和当时墨家采取的行动去说,只会让当权者忌惮,压制墨家的发展。

墨子周游百国,门徒众多,却又不听从自己君王的命令,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一个准确效忠的对象,墨家越发展越壮大,统治者只会对墨家越恐惧。

文章图片10

墨家思想是出世的,墨家思想学说归根到底是一种世俗文学,却又在要求世俗的同时,严格要求所有的墨子采取“禁欲主义”,成为了压制人们欲望的工具。最后只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墨家理想主义的破灭

每一个墨子都有着天然的侠客精神,这与随后发展的道、释、佛三教思想不同,墨家思想强调万物平等,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以除暴安良为己任。可是墨子一旦插手这件事,就会认为是越位,是僭越。只有国家才拥有处置人民的权利,这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是赤裸裸的挑衅。

墨子的一腔热血不仅不会帮助到自己,还会成为加速墨家消弭的因素。而道、释、佛三教是依据当时统治者的政权才得以发展,安身立命。在这三教思想中,他们既隐世,又可以避世。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政权。

墨家思想文化在当今时代具有非常强烈的借鉴意义,他要求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先驱人。

文章图片11

但是墨家学说不同于儒学根植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所以即便有焚书坑儒的毁灭性打击,当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仍然可以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而法家思想依法治国,这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是适用的。

道家的遁世思想无法危及到封建统治的根基,其蕴含的无为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而墨家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后盛极而衰,甚至可以说是消失不见了。

墨家思想的超前性明显不适用于战争离散的春秋时期,这种类似于共产主义的兼爱思想在现代甚至都不可能实现,这是墨家思想消弭的最主要原因。

文章图片12

结语:无论哪种思想,都要因时而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史观。而墨家思想在现代看起来拥有相当多的哲学部分,这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大环境中显然是不可能实现,最终只能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墨子》

《尚贤》

《天志》

《明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