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生翁的书法被批“没谱”“别扭”,对吗?

 家有学子 2022-12-30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徐生翁书画册

图片

徐生翁书法

图片

徐生翁书法

图片

徐生翁书法
徐生翁书法经1980年代的书法专业媒体刊布后,立即在书法圈内引起轰动,那时他已经离世快20年了。徐生翁一生几乎都生活在绍兴乡下,如果没有媒体的帮助,或许他会一直埋没下去。
徐生翁的书法走的是碑帖融合的路子,而且迥异于当时,也迥异于历史。所以,对他的书法,即使在专业圈子中也一直存有争议。部分受众无法接受他,觉得他的书法别扭、没谱。

徐生翁书法并非“没谱”


“别扭”指他的书法个性过于强烈,“没谱”指他的书法在传统书法图像系统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经典。实际上,徐生翁书法虽然奇绝,但尚非从天而降的异数。据其弟子沈定庵回忆:

徐生翁先生早年初习颜,后即师法汉隶。他吸收汉碑之长,取资特别广泛,尤擅《石门铭》及《史晨》等碑。
可见他依然来自传统,依然经历了漫长临池,依然经历复杂的转换,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学习的方式来看,他与其它书法家并无二致。
徐生翁的价值在于他的技术语言非常个人化,在于他的风格极具想象力。他的用笔在师承汉魏碑刻之余,大胆独造、自用自法;他的单字结构执拗奇绝、斩钉截铁、爆发力十足。这些都让观者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

徐生翁书法是超越环境的


徐生翁的价值更在于他对环境的超越。20世纪的优秀书家多生活于都市,除徐生翁外,只有赵熙、王世镗、陶博吾、司徒越等少数几位曾长期居于偏僻之地。但是,赵熙等人均曾在青年时期有过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学习、游历或任职的经历。


徐生翁与他们不同,他出生于绍兴乡下的檀渎村,家境贫寒,终身布衣,基本上一生不曾踏出绍兴地区。这样的条件、经历要想成为艺术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恰恰横亘在我们面前了徐生翁在20世纪书法史上不仅是有成就而且是成就不菲。

徐生翁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徐生翁矢志于书,心无旁骛。有的论者强调徐生翁兼善诗、书、画、印,以彰其博,其实不必,徐生翁于诗画、印皆是偶涉,难以在各自领域赢得声望,他的各种艺术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书法。这样的选择与投入是值得的,也是有效的。

图片

徐生翁书法
第二,民国书法与明清相比,风格变化更多样、更强烈。浙江艺坛不乏慷慨奇崛之士,对徐生翁形成鼓励。虽然他曾说:“我学习涂抹数十年,皆自臆造,未尝师过一人、宗过一家。”这一说法不应该被理解为“从未接受他人影响”,而只是强调从未与他人形成严格的师徒授受关系。
第三,徐生翁虽居住于乡野,但他尽力防止乡野生活易于导致的狭隘闭塞。他很注意与外界交流,从其信札可知:他与绍兴文艺界保持联系他的友人中有与吴昌硕之子吴东迈关系密切者;他还通过家人从外地搜集徐渭、陈淳、李方膺等人的图书资料。

图片

徐生翁书法
第四,徐生翁坚持自我。他没有被环境拉下去,而是凭借内心的高贵支持下来。晚年,他决意烧毁那些不满意的作品,说明他时刻自尊自励,对自己丝毫不抱苟且之心。这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
徐生翁的例子将始终照亮那些在困境中坚持的书法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