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感冒的后遗症,是重拾养儿防老的自信

 雨萌小站 2022-12-31 发布于辽宁

Dec.

31.2022

不知不觉地,公司停车场的空位越来越多了,身边的同事一个接一个请假,而作为最先感冒的一批人,我们在走廊擦肩而过的问候都是:“你好啦?”“嗯,好差不多了。”

感觉大家都是发烧一周后就来上班了,虽然都没有好彻底,但已经到了不耽误上班的程度了,很多办公室里偶尔还会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不过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是病毒在传播了。好像经历过这次全体感冒之后,大家的免疫力都有所提高,至少在疑心病这一层面上,年纪大的同事思想回归了平静。

坐我隔壁的老阿姨最早感冒了,几天没见后我们都以为她阳了,结果来的第一天就说核酸检测没阳,就是普通感冒。那时候刚刚放开不久,我们这边还没被波及到,所以我一直忌惮,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我每天接触的人也不少,总害怕给家里人带来困扰。于是我提议办公室里最近别开空调了,一是中央空调把整座大楼的空气都循环到一起了,二是很多楼上的员工住在大连市内,很多都中招了。可是这个提议却被那位老阿姨驳回了,她说:“你不知道我怎么感冒的吗?就是你们不开空调冻的,疫情已经放开管理了,就是普通感冒,大家都会得的,不用关空调。”我有点生气,和她争论了几句。第二天我就发烧了,估计也不是因为空调,但康复后来上班时,她看见我咳嗽就在工位上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喷消毒液,还点了一根手腕粗的艾香,然后打开窗户关上门自己出去了。留我一个人烟熏火燎地坐在电脑前办公,眼睛呛得都睁不开,那时候我才突然明白,原来我们这次生的不是病,而是一种偏见。

观念随着外界变化而不断更新,没有人可以维持自己原有的观点到最后,我们被各种言论和现实捆绑着,颠沛难安,自相矛盾。到最后,每个人都有畏惧和忌讳的感觉,大家随着病毒的浪潮时上时下,随波浮沉,没有一刻是真正安宁的。

就在我恢复的第二天,老阿姨也不来了,群聊里让填民主测评,她回复说:“上班再说,浑身无力。”像这个时代被辜负的我们,在外界的劝说下不知怎么培养了一腔勇气,可真正倒下去的时候,医疗体系和药品供应却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争夺着资源,同时也浪费着资源,坚挺着身体上的信念,却难以消化灵魂的塌陷。

这次感冒风潮波及到家里老人的时候,我感觉很多从前没意识到的事情在狠狠敲打着我们年轻的一辈人。爷爷奶奶在海南生病,爸爸三天两头给他们送药,害怕他们硬扛着不说,时不时就要打电话问问。姥姥姥爷在老家生病,妈妈搬过去帮姥爷一起照顾姥姥,吃药、做饭、整理房间,这些最基础的“照顾”让我渐渐意识到,其实儿女所能付出的不过是在特定时期的一段效力,这一层面上的价值和养老保险差不多,只不过更贴心温暖。

之前和妈妈聊天,她说让我再要个孩子吧,因为独生子女照顾父母太辛苦了,在这个问题上,她知道我是独生子女为我以后担忧,又害怕我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得不到周全的照顾。一个母亲,考虑问题总是为儿女着想,她的惦念让我意识到,其实所谓儿女对父母的报恩,不过是父母身体陷入窘困后的那段陪伴。所以养儿防老或许并不是一种说辞,而是世事无常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人生阶段。父母不希望给儿女添麻烦,儿女也希望父母健康长安,可这次的全体感冒却让我们看见了特殊情况下的父母是多么脆弱,多么需要儿女的帮助。一个家庭的温馨往往不体现在人丁兴旺的顺遂中,而是困难时刻的团结里,当作为儿女的我们可以放下自己小家的顺意与完整,将父母的困苦扛在肩上时,这时的家庭才真正山河无缺。

生命像一艘远去的巨轮,船影逐浪,自会随日落跌入迢迢星野,我们的父母像前潮的旧梦,赠予我们祝福后,便要体验人间忽晚的无常。后寻的我们只有知恩、知足、知苦、知安,将自己中年后的某一段光阴与老去的父母交融难分,才能跃过纵马踏花的前半生看见这世间真正的自由。

在这次病痛中侥幸获胜的年轻人,希望我们记得年少时的不知愁,是因为活在父母烟火清安的伞下之故。昭昭盈柔,念念春秋,桑榆非晚,缘起深拥,不如团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