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车同轨”和“书同文”的背后,都有隐藏关键词,需要连起来看

 渐华 2022-12-31 发布于山东

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02】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


一、车同轨的关键词

在秦始皇之前,各国的马车大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车宽,有的车窄,有的是SUV,有的是轿跑。

种类繁多,眼花缭乱。

秦始皇大手一挥:以后所有的车要规范,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宽。

这就是著名的“车同轨”!

似乎。。。。也没什么嘛~

这不就是制定个行业标准嘛,是挺重要的,但放在秦始皇这样的人物身上,似乎不值得如此大书特书吧?

确实,如果仅仅是讨论车,“车同轨”就是造车行业内部的事情,上升不到历史功绩的层面。

但是在“车同轨”的背后,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延伸词:

一个是“车辙”;

另一个是“驰道”。

这两个词加上“车同轨”一起来看,就是足以奠定秦始皇历史地位的大事。

1、车辙---直接影响运输效率

在古代,最快的交通方式当然是骑着马飞奔,不过这毕竟是少数情况,例如骑兵作战,或者六百里加急等等。

常规状态下的出行、行商、货运,用得最多的方式还是坐马车。

电视剧里的马车通常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1

古代马车

前面能用几匹马拉车,那是有严格规定的:

天子用六匹马、诸侯用五匹,依次递减,普通人的马车只能用一匹马凑合。

不过不管前面有几匹马,后面的车都只有两个轮子。

古代的路不像现在的水泥路那么平整硬实,好一点的用石板铺路,更多的情况就是这种夯土路。

文章图片2

夯土路

有的时候是马车自重,有的时候是下雨泥土变软,总之时间长了之后,道路上会被马车的两个轮子轧出明显的车辙。

要是现在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得启动道路维护保养了。

可在古代不是这样,车辙的出现反而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呢?

大家再看一看上面马车的图,看车轮和车轴,不知道和现在的汽车相比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最重要的区别有两个:

一是轮胎是木质的,外面没有橡胶轮胎;

二是轮胎、车轴、车身之间,没有弹簧悬挂这样的减震装置。

换句话说,古代马车的减震效果几乎是零。

小步:这不挺好的?不用担心爆胎了哈。

读者大大:你走开!

我们现在坐汽车,如果路面不平的话,都能有明显的颠簸感。可想而知,没有减震的古代马车坐起来一定是很不舒服的。

这才有了“车马劳顿”这个词。

人不舒服是一方面,车辆的损耗则是另一方面。

条件好一点的马车轮子外面,还能包一层铁皮来减少磨损。如果没有,那就只能硬抗。

所以这个时候“车辙”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文章图片3

古代车辙

第一个好处,减少车辆磨损。

车辙经过反复压实,里面的泥土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就会远远小于外面的普通路面。有助于减少车轮、车轴的物理磨损。

磨损的少了,马车的使用寿命就延长了,长距离运输的成本也就下来了。

第二个好处,导航作用。

长距离的车辙,像不像古代的轨道交通?

比如小步要从咸阳赶马车去河东,只要让车顺着车辙,基本上就相当于开启GPS导航了。

因为有辙的地方一定有路,有辙就说明这条路可以通行,不用担心迷路。

于是车夫赶车轻松,马拉着车也省力。

如果走着走着没有车辙了,那就说明无路可走了。

就好比我们现在遇到困难想不出解决办法,就会双手一摊,“没辙了”。

除了车辙,“车同轨”的第二个延伸词是“驰道”。

2、驰道---秦帝国的主动脉

我们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和桥梁,设计过程中必然要充分考虑来往车辆的因素。

需要设计成双向几车道,允许多大的车辆通过,道路的最大承重应该是多少等等。

在古代也是一样。

秦始皇将马车的标准统一化,就意味着道路的标准也定下来了。

扫平六国之后,秦国在关东地区修建了好几条驰道。

文章图片4

秦驰道

要想富,先修路。“驰道”就是秦朝版的高速公路。

当然,秦始皇搞这些基建,不是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

他心里很清楚,六国的贵族和百姓对秦国是不服气的,但只要有纵横天下的大秦锐士在,就可以专治各种不服。

那么如何将秦国的军事力量迅速投放到关东的任何一个角落呢?

答案是修路。

那一条条通往六国各地的宽大驰道,就如同一根根血管,将国都咸阳和广袤的关东连接在一起。有任何风吹草动,黑色的铁甲秦军就可以顺着这些高速公路,迅猛地赶到他们需要出现的地方。

秦始皇通过“车同轨”三个字,迅速地搭建起可以掌控整个帝国的交通网络,将前所未有的广袤疆域整合在一起,成为崭新的整体。

这样看来,我们还能说“车同轨”这三个字一般般么?

二、书同文的关键词

如果说“车同轨”是有形层面的整合,那么无形层面的“书同文”影响则更为深远。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都是不同的,直接上图:

文章图片5

各国文字对比

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聊天群里,你用秦国的文字,我用楚国的文字,他用齐国的文字,那会是什么样一个效果?

恐怕你需要精通七国的文字,才能够在这个群里生存下去。

否则人家群里发个红包,你都看不懂是什么事,都不敢乱点。

还好有秦始皇,他又大手一挥:

以后别的字都不允许再用了,全部都用秦国的文字。

这个命令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从此以后,即便各地的方言不通,整个中国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也可以畅行无阻。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非要是文字?

为什么不能像现在推广普通话一样,选一种所有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呢?

大家直接发语音沟通不是效率更高么?

答案是成本

中国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根据统计,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等这样的大概念方言就有十种,每个方言还可以向下不断细分,详细的方言种类几乎无法精确统计。

尤其是在南方,甚至到了“十里不同音”的程度。随便走两步,到下一个村子方言就变了。

要让这么多人都学会同一种话,这需要非常大的代价和非常长的时间。

即便是我们今天经过几十年的普及和推广,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上年纪的老人不会说普通话。

这样庞大而艰巨的任务,放在古代几乎无法完成。

所以古代只能出现类似于普通话的“官话”或者“雅言”,只能在小范围的官员和读书人之间使用,普通人是没机会使用的。

文章图片6

古代有雅言

而“书同文”的成本就小多了,以秦朝2000万人口的基数来计算,那个时候有条件读书识字的基本上是贵族和士人,识字率有1%已经是往高了算的。

也就是说,只要将这20多万读书人书写的文字统一,那么下一代的年轻人再学习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只有一种文字了。

这样的成本是不是小多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从此以后,不管天南海北,也不管日月轮转。

不管是秦、汉、隋、唐、宋,

还是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咱中国各地使用的都是同一种文字。

往小了说,这是便于知识的交流和积累;

往大了说,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方今天下车同轨,

一水如何强别分?

歌舞升平古来少,

寒窗幸际书同文。

既然都已经“车同轨”、“书同文”了,那么其他的也就一起标准化了吧?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