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认知的科幻之旅|心灵的未来

 HAINABAICHIAN 2022-12-31 发布于陕西

本文字数5553,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心灵的未来》

本书的作者是非常著名的日裔美籍的科普作家,叫加来道雄。他主持过多档电视科普特别节目,许多节目紧贴他的著作,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时间和未来的图景》以及科学发现频道的《2057》,《科学幻想》和《未来图景》等等。

本书是一部科普著作,主要讨论的是我们的心智结构,以及怎样能够增强我们的心智能力,未来我们的心智结构会变成什么样子。记忆增强技术、心灵感应技术、通过意念改变物质……如果大脑可以获得超能力,你最希望它是什么?

如果将来机器人有了情感,它会先拿人类开刀吗?“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定律吗?如果有外星人,它们是否一定会向地球发动攻击?为什么面对地外生命,人类总是首先想到它们会来毁灭地球?

01
认识心灵世界


我们人类的认知架构是什么样的?与我们的大脑有什么关系吗?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大脑。

1、大脑的区域

大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第一,包括脑干、小脑、基底核,与爬行动物的大脑几乎相同。被称为“爬虫类大脑”,这是大脑的最古老的建筑,控制动物的基本功能,如平衡、消化、呼吸、心跳、血压等。它们还控制争斗、狩猎、交配和霸占地盘,这些是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

第二,是和哺乳动物这样一些比较低等的物种共通的部分,比如说海马体、杏仁核、丘脑、下丘脑,这部分主要管的是社会情绪。哺乳动物已经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性的动物了,它们要和其他的动物进行相互协调,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欢愉、紧张等等,都需要这些脑区的控制。

第三,新大脑皮层。这是大脑的外层。大脑皮层内的最新的进化结构是新大脑皮层(意思是“新皮”),它控制高级认知行为。这是人类最高度发达的部分:占我们大脑的质量多达80%,但只有一张餐巾纸那么厚。但是老鼠的皮层的皱褶就很少,老鼠的新皮层是光滑的。皮层多了以后(尤其是前额叶皮层),我们能够进行非常复杂的推理,所以人类是一种能够对未来进行推理的复杂的动物。

2、意识和认知模型

意识这个问题吸引了几个世纪的哲学家,但直至今日也没能找到一个简单的有关意识的定义。物理学家认为,意识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例如,寻找配偶、食物、住所)创建一个世界模型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要用到多个反馈回路和多个参数(例如,温度、空间、时间和与他人的关系)。

比如,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就有一个故事,拿破仑在滑铁卢和反法联军PK(挑战),这时候,拿破仑就要对他的部队有一个统调。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比利时的滑铁卢,狠狠地给普鲁士人、英国人上一课,把他们的脊梁骨给打断,这就是他的一个目标。这当然要比一般的求偶、找食物复杂得多。

这时候,他就有很多的“反馈回路”,什么叫反馈回路呢?他派出十路侦察兵,每路侦察兵从不同的方向搜集普鲁士人和英国人的情报,然后进行统一的思考,到底自己该怎么办?每一个侦察兵给他的情报,都可能是一个反馈回路,并且带有特定的参数。他要把所有这些要素全部抓住,然后得出一个正确的情报,这才能够证明,他的意识在正常地运作。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面临着很多任务,比如,你出汗了,意味着天非常热;如果你肚子咕噜咕噜叫,意味着你现在需要进食等等。你要把所有的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来思考其中哪一项任务对你来说是最紧要的,你要进行解决。意识就是对所有的这些参数的统一处理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世界模型。建立世界模型是指,你要有一个对于世界的简化的描述,这个简化的描述就像一个界面一样,在这个界面上,有一些重要的参数,你要把它表征出来。为了我们生存的需要,我们的世界模型会做出有利于我们物种的简化。

比如,哺乳动物不是靠着准备冬眠为过冬做出安排,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本能。当温度下降时有一个反馈回路调节它们的冬眠。它们的意识是由来自它们的感官的消息支配的。没有证据表明它们通过系统地筛选各种计划和方案为过冬做准备

人类是不同的。虽然我们在许多情况下确实依靠本能和情感,但我们还不断地分析与评估反馈信息。我们通过模拟进行分析和评估,有时甚至预测超出我们自己的寿命,甚至几千年以后的事情。运行模拟的重点是评估各种可能性,为实现目标做出最佳决策。

不同的模型是为了满足不同物种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形成的,统调水平的高低,也会有所区别。这句话就意味着,高级的意识水平能够控制更加复杂的现象,控制更多的要素。

3、意识的层次

意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最低的是“零级意识”,是植物的意识水平。植物对于温度、阳光这种简单的要素有一些回应的能力,一般来说,我们也并不认为植物是有灵魂或者神经系统的。

第二个层次是“一级意识”。比如爬行动物,它们对空间很敏感。所以爬行动物一般来说也不会迷路,它对于巢穴的定位能力是很强的。

第三个层次是“二级意识”。它已经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了。社会关系和海马体、杏仁核、丘脑、下丘脑这些有关,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词来描述它们,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别小看边缘系统,它很不边缘,你的边缘系统如果不能正常运作,那么你在社会中就会边缘化了。

第四个层次是“三级意识”。它非常高级,可以模拟未来。人类有一种感知能力,就是时间,尤其对于未来的感知特别强。人是靠前额叶皮层的运作,来获取对于未来的这种感知能力的。

对于未来能够进行更加精密的设想的人,对于不同要素的调配能力就特别强。他能够意识到,两个情况(比如A情况和B情况)同时发生以后,哪个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更好。

作者认为,我们的心智实际上像是一个巨型公司,我们大多数的意识活动,类似于在公司里面发生的日常财务活动。它们都是处在潜意识阶段,就是通过本能就能搞定的,不需要反馈到高层。其次,公司里面有很多部门经理,他会做一些局部决策,就是他在当下的部门里面就能做的决定,不需要上报到CEO(首席执行官),更不需要上报到董事会。

有时候我们会在情感(或者说大脑边缘系统)的支配下做一些事情。这就类似于部门经理,他不经过上报就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是,如果不同的情感产生了巨大的“争吵”,就会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上级部门就要开经理协调会了。如果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之间的协调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话,有些问题可能就要拿到董事会那里去讨论了,这就类似于要动用到人类的大脑皮层了。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大多数情况下能工作得很好,但有时候还是会“打架”的。比如,你在开公司会议的时候,右半球会觉得这个投资项目好像是有风险的,而左半球会说“既然是董事会里大多数成员通过的,难道他们都会错吗?我要投赞成票”。就是这种情况,左半球会把你的这种怀疑情绪给压抑过去。所以,左半球一般来说会提供正能量、快乐的故事,右半球则会提供一些消极的故事,两方面要相互协调。如果这样的一个平衡被打破的话,就容易让你进入各种精神疾病的状态,有很多种心理疾病都体现出了这种失调。

比如,强迫症。因为我们的神经有不同的神经回路。眶额叶皮层主要负责提供焦虑的情绪,它就会逼迫你反复地检查;而尾状核负责提供满足的情绪,告诉你不用再检查了。但问题是他在这个回路当中出不来,满足的情绪产生了以后,他又产生了焦虑的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大脑非常厉害,有这么多复杂的神经回路,又有这么复杂的协调关系,任何微小的协调关系的破坏,都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心理不健康,严重的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改造我们的大脑,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呢?

02
如何增强认知


作者在书中提到很多“黑科技”,比如用技术来改变记忆。那么我们能不能改变、增强或者删除记忆呢?我们在一些低等的动物身上,做了一些实验,来证明我们可以对记忆进行移植,比如,老鼠身上。

1、记忆编辑技术

比如,实验人员给一些老鼠吃所谓的聪明药。聪明药是指什么?就是一种能将老鼠的记忆力提高两倍到三倍的药品。这样老鼠在走迷宫的时候的表现就会更好。那么这样的记忆力增强的老鼠,是不是就能够体现出对于未来的更强的探索精神呢?不是。正因为它对于未来的探索更多地被过去的记忆所困,所以它变得更加胆小,它会更多地记起自己失败的例子。

这也就是说,人类实际上是有一个非常强的能力的,这个能力经常被大家遗忘,就叫“遗忘”,而且是聪明的遗忘。有时候,学会遗忘一件事情是一种智能的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记忆这个东西要删除、改变、移植,困难重重,在老鼠的身上做也许行,但是对于更高等的物种,我们碰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多。

2、心灵感应计划

心灵感应是指,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咱们不用说话,就直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作者说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算是两个不认识的人,只要两眼相对,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比如,作弊。我在这里,只要你在我十米范围之内,你那种电磁场我就能感受到,你做题的思路我看都不看就能写出来,答题都一模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心灵感应计划”。

那么它具体该怎么做呢?实际上要涉及到“脑机接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大脑的所有运作都有电磁现象,所以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义肢。义肢也叫假肢,它可以通过你身体里面的生物电的流向预判你的方向,这就使得你的假肢的手指的运作,能和人真实的手指一样灵活。

那瘫痪人士没办法打字怎么办?通过心灵感应的“黑科技”,他心里想按F,键盘就会自动按F,他就可以用意念来输入这个单词。那如果这个技术真的能够实现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第一,可能会消灭很多事情,比如语言。其次,也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使人们在沟通时不知道什么信息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03
人工智能的心灵


我们的认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复制吗?

1、人工智能的难题

作者引用认知心理学家史蒂文·平克的话说:“如果跑到商店里面去买一台机器人能够减轻我的家务的负担的话,我很乐意这么做。但很不幸的是,现在市场上没有这样的机器人,现在机器人没那么聪明。”

加来道雄提到,现有的机器人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碰到了两个瓶颈性的问题,一个是“图像识别”,另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常识推理”。

我们最好的机器人还只能识别出像杯子或球这样简单的物体。机器人的眼睛也许比人眼更能看清细节,但机器人的大脑无法识别出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因为三维空间中的事物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它背后有很多可能的语义连接。同时,这种空间中的位置和光影效果,又会导致对于很多图像信息的解读要牵涉到非常复杂的认知计算。

如果你将机器人置于一条陌生而繁忙的大街上,它马上就会迷失方向,然后迷路。由于这个问题,图形识别(例如,识别物体)的进展比先前预计的要慢得多。

比如,椅子在机器人眼中是纷乱的图线和圆点,它们无法轻松地认出“椅子”的基本特征。即使机器人能够将一个物体与数据中的图像进行成功比对,微小的偏转(如椅子被打翻在地)或视角发生改变(从另外一个角度观看椅子)也会使机器人迷惑。

其次,常识推理。什么叫常识推理呢?就是要让机器人有常识,有常识是一个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没常识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不知道在很多因素之间进行调整。

比如,有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正在路上开着,我们正常按照交通规则行驶是应该往左,但是如果左边发生了交通事故,自动驾驶汽车肯定会想办法绕过去,但是这也违反了交通规则,我们我们的常识不会把这些细节全部告诉机器人,因为这种细节是没有办法全部预料到的,需要你自己灵活应对。但是在编程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现在的机器人,在处理常识推理和物体的识别方面,都是有很大缺陷的。

作者认为,现在的机器人的大脑更像是爬虫类的大脑,空间定位的这一部分机器人做得会比较好。但是,现在机器人还没有达到哺乳动物的认知能力,哺乳类动物是能够进行共情的,能够建立社会网络。而且机器人远远还没有达到第三类的认知能力,就是像人类一样,能够能够进行复杂的推理。所以,作者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得对机器人的研究与对人类智能的研究能够相互匹配。

2、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

怎么样让情绪本身变成一个可以编程的东西,让机器也可以有情绪。但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最多能做到的是编一个程序,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判断人类有没有情绪。

比如,咧嘴笑,机器通过图像识别就看出来你开心了,但是它并没有办法让自己有情绪。如果能够让机器本身也带有一些适当的情绪的话,也许它能够成为人类的更好的帮手,能够更好地和人类相互融合,变成人机协同的一个结构。

作者认为,我们要把情绪表加以删减,人类的有些情绪不必让机器有,有些情绪可以让机器有。

比如,同情,同情这种情绪机器人要不要?他说是要的,为什么要呢?因为同情这种情绪能够使得机器人对于人类的处境产生同理心,看到小孩掉水里了,它会冲上去救小孩,这对人类的生存是有好处的。

再比如,他认为机器人是不能有愤怒的,他认为愤怒这件事非常危险,机器人如果随便愤怒的话,弄不好会对人类发动攻击。

作者认为,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许会完全习惯于用心灵的力量控制周围的物体,我们将下载记忆,治愈精神疾病,提升智能,掌握大脑的每个神经元,制造出大脑备份副本,还将通过心灵感应彼此交流。未来的世界将是心灵的世界。

对于作者的观点,我们值得好好研究思考,当然,也有很多批评人士认为,科学揭示心灵奥秘的脚步走得太远了,这种揭示本身已经非人化,失去了人格。如果一切心理都能解释为几个神经递质激活了几个神经回路,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发现某些新事物、学得新技能或者享受悠闲假期而欢呼雀跃呢?

换句话说,就像天文学把我们解释为在冷漠的宇宙中飘浮的无关紧要的宇宙尘埃一样,神经科学把我们解释为在神经回路中循环的电信号。但这是真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