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被称为“最后一摔”,跌到后就会骨折,骨折后需长期卧床,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泌尿系统感染、压褥疮、静脉血栓和肺炎等,最终因并发症而丢失宝贵生命。那为什么老年人易跌倒,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为什么老年人易跌倒? 1、伴有骨质疏松 大部分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骼强度减退,增强骨骼脆性,易出现跌倒和骨折。 2、下肢肌肉力量薄弱 上了年纪后,下肢肌肉力量越来越差,再加上关节退行性病变,易导致下肢疼痛和僵硬、下肢活动不灵便,从而造成走路不稳。 3、感觉能力减弱 老年人视力减退,聚焦能力差,不能及时根据光线变化调节,影响视野,降低察觉危险能力。另外,老年人听力减退,无法灵敏的判断周围环境,易发生撞倒或绊倒。 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 1、穿衣方面 选择合适长短的裤子,以免太长而跌倒。穿合脚的鞋子,首选防滑性较好、质地轻便且柔软的;尽量选择高帮鞋,防止脚踝扭伤;鞋子有二厘米左右的跟,这样能调整重心高度,增加身体稳固性。 2、居住方面 熟悉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除了家庭布局和厕所外,还要了解小区的布局,防止出现突发情况时而跌倒。 3、饮食方面 提供高营养、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高钙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合理补充维生素D,从而强健骨骼和肌肉。另外,老年人应掌握合理的用药时间,若药物影响平衡力,那么应安排在睡觉前服用。 4、运动方面 身体还不错的情况下,老年人应适度运动,比如骑自行车、跳广场舞、打太极拳、慢跑和散步等。如果生活无法自理,不妨借助轮椅或拐杖,防止骨骼退化。若老年人出现视力、听力或感知障碍,外出运动时必须由家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 温馨提示 老年人跌倒后该知道如何自救,若能自行站起来,还需缓慢起身;若自己无法起身,不妨让双腿弯曲,缓慢的挪动臀部,一直挪到有毯子的地方或墙边,扶着固体的东西缓慢站起来。若家庭中老年人跌倒,不能立即扶起来,应根据情况来施救,若老年人意识不清晰,应立即拨打120急救,及时止血;若出现呕吐,还需及早清理呕吐物,维持呼吸通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