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理诗的鉴赏试题精选一(学生版+教师版)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2-31 发布于山东

哲理诗的鉴赏试题精选一(学生版+教师版)

【学生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黄庭坚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②,勋劳在石渠③。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④。

[注]①猩猩毛笔:高丽笔,旧说是猩猩毛制成的。《唐文粹》载猩猩因喜爱酒、屐而被人擒获。《礼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钱穆父出使高丽,带回猩猩毛笔,赠予黄庭坚。②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相传是周王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③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④杨朱:《孟子》载,“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即咏猩猩的“爱酒”与“能言”二事,但一语双关,兼写猩猩与毛笔。

B.“能言”写猩猩习性,也指以笔书写难免泄露机事,又暗含酒后失言之趣。

C.“王会”的典故交代了猩猩毛笔的来源,后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

D.诗歌咏物抒怀,虽多处不离毛笔,却又能写出人情世态,蕴含着人生哲理。

16.诗歌借物喻理,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插秧诗

【后梁】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①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注】①六根:指眼、耳、鼻、活、身、意。此句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借助动作描写和场景营造,使得诗歌很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B .这首诗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将禅理巧妙地融入农业劳动的过程之中,饶有情趣。

C .诗人将说理融人浅显质朴的语言之中,完全没有说教意味,具有浑然天成的效果。

D .诗歌没有具体写人,却用“把、插、低头、退步”等动作,刻画出插秧人的专注。

16 .这首诗看似在客观记录插秧的过程,实际却在“摹景说理”。诗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①(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②不胜③,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④,力耕不吾欺。

【注】①此诗为陶渊明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二首。②将:岂。③胜:美好。④纪:料理。

15.下列对《移居二首(其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虽无一字刻画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目前。 
B. “闲暇辄相思”与“相思则披衣”两句中的“相思”运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 
C. 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勤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 
D. 这首诗中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 
16. 这首诗从田园耕蓄的忧勤里讨出人生天然的乐趣,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人渊深朴茂的哲理,试结合诗句分析其中的乐趣与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

趣。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②,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颢,宋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哲学家。②道,世界运转的原理、规律。形,物质。有形外,即超越物质的存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题目中的“偶成”,表明诗人的题材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探求,是心灵品质的自然流露。

B. 诗人认为,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酣睡到东窗红日高升才悠然转醒,事事从容,心态闲静安适。

C. 在诗人眼中,万物静止皆呈圆满自得之态,欣赏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致兴味盎然,人与自然流通不隔。

D. 诗人化用孟子文句,提出当心灵不受困于外在的条件限制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16. 作为一位伟大的理学家,程颢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作者在此诗的尾联提出了修身成人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谈一谈,诗人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悟这个道理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②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老僧:即指奉闲。苏辙原诗“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②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③蹇(jiǎn)驴:跛脚的驴子。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的“和”字,是唱和之意,点出作品题材特点,是词人对弟弟苏辙寄诗的回应。

B. 本词的首联与颔联以雪泥、鸿爪做比喻,引发词人的议论,表达了他独特的人生况味。

C. 颈联写僧死成新塔,旧题不可见,通过新塔与旧塔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D. 尾联与“竹杖芒鞋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都表达了达观的人生追求。

16.“雪泥鸿爪”一语富含理趣,在宋代就被人称道,请结合前两联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三更雨”写做学问的辛苦,接着用“古琴”做伴来写读书之雅趣。

B.颔联诗人采用比喻手法,将艰苦的学习过程比作通向圣门之路。

C.尾联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

D.这首诗平易直白,通俗易懂,显示出了诗人对后辈谆谆告诫的一番真情。

16.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15、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题三首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②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③随处弄潺湲。

【注】①福巾:古代文人用一幅绢束发,称幅巾。②槎:同“茬”,指农作物收割后留下来的根茎。③筇: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14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组诗围绕“水”这一意象,先写行云成雨,再写水出山成川,最后写探索水的源头。

B.第一首诗写青山崔嵬,堆紫叠翠,忽而云起,忽而作雨的奇景,却不知云成雨的原因。

C.第二首诗用对比手法写水在山中的奔涌和一川江水的平静,表现了流水的变化多姿。

D.第三首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15这组诗表面写水,其实深蕴哲理。三首诗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放言五首(其三)①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②,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放言五首:公元810年,白居易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被贬,写了五首《放言》。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闻讯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②周武王死,子成玉立,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阴谋陷害,造作流言,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事实证明,周公对成王一片忠心,说他要篡位的流言是假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时)(3分)

A.首联设置悬念,郑重其事地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地

B.领联以"试玉”“辨材"为例,委婉地介绍方法,即经过时间的考验,事物的真伪终会呈现。

C.颈联反面举例,直接说明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D.尼联是全诗关键句,通过反问发人深思如果不用时间来考验,如何能辨别真伪呢?

15.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中寄寓的情感。(6分)

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黄庭坚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②,勋劳在石渠③。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④。

[注]①猩猩毛笔:高丽笔,旧说是猩猩毛制成的。《唐文粹》载猩猩因喜爱酒、屐而被人擒获。《礼记》:“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钱穆父出使高丽,带回猩猩毛笔,赠予黄庭坚。②王会:《汲冢周书》的《王会篇》,相传是周王大会诸侯及四夷所作。③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④杨朱:《孟子》载,“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即咏猩猩的“爱酒”与“能言”二事,但一语双关,兼写猩猩与毛笔。

B.“能言”写猩猩习性,也指以笔书写难免泄露机事,又暗含酒后失言之趣。

C.“王会”的典故交代了猩猩毛笔的来源,后又指出钱穆父撰写图书的功劳。

D.诗歌咏物抒怀,虽多处不离毛笔,却又能写出人情世态,蕴含着人生哲理。

16.诗歌借物喻理,富有启示意义,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C(“勋劳在石渠”并不是指钱穆父的功劳,而是指毛笔能用来撰写图书)

16.①用猩猩醉酒失言、被擒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谨慎处世,不可贪婪。②几两屐,五车书,寄寓人生有限而文章能超越生命、垂之久远的哲理。③“拔毛济世”提醒友人要勤于著述,且拯物济世、无私奉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插秧诗

【后梁】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①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注】①六根:指眼、耳、鼻、活、身、意。此句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借助动作描写和场景营造,使得诗歌很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B .这首诗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将禅理巧妙地融入农业劳动的过程之中,饶有情趣。

C .诗人将说理融人浅显质朴的语言之中,完全没有说教意味,具有浑然天成的效果。

D .诗歌没有具体写人,却用“把、插、低头、退步”等动作,刻画出插秧人的专注。

16 .这首诗看似在客观记录插秧的过程,实际却在“摹景说理”。诗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C16.①只有“手把”的亲身实践,才能将稻田“插满”,可见万事要躬行实践;②诗歌写插秧时“低头”能看见水中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③“六根清净”有助于秧苗生长,说明为人处事应该保持纯粹与初心;④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有时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 “ 完全没有说教意味,具有浑然天成的效果”理解错误,诗句“六根清净方为道”带有鲜明的禅宗思想,说理显著。

故选C 。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哲理的能力。

开篇一句“手把青秧插满田”,简明直接,描述了农人在稻田中插秧的情景。根据此句可知只有“手把”的亲身实践,才能将稻田“插满”,插秧要勤快,要合理密植,尽可能使田地一片青葱,这样才能硕果累累。根据这句诗可得出万事要躬行实践的人生哲理;

“低头便见水中天”是插秧时常见的景象。低头劳作时,可以看到水面上倒映的蓝天白云。“低头”是谦虚的体现,“水中天”指的是坦荡宽广。根据这句诗可得出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的人生哲理;

“六根清净方为道”一句中佛家说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由六根生出六识:视、听、嗅、味、触、意。从六识显现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不净,贪取六尘过多,就会造成无穷的恶业。“六根清净方为道”一句中以六根清净方可学佛修道,比喻插秧时洗净秧根有利秧苗成长,根据这句诗可得出为人处事应该保持纯粹与初心;

“退步原来是向前”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插秧的时候,人是一边向后退一边插秧。退到头了,一行秧苗也就插完了。看起来是不断在后退,手里的秧苗越来越少,其实越后退,离插完秧越近。根据这句诗可得出有时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①(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②不胜③,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④,力耕不吾欺。

【注】①此诗为陶渊明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二首。②将:岂。③胜:美好。④纪:料理。

15.下列对《移居二首(其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虽无一字刻画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目前。 
B. “闲暇辄相思”与“相思则披衣”两句中的“相思”运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 
C. 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勤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 
D. 这首诗中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 
16. 这首诗从田园耕蓄的忧勤里讨出人生天然的乐趣,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人渊深朴茂的哲理,试结合诗句分析其中的乐趣与哲理。
答案
15. D “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错误。 
16. ①乐趣:登高赋诗之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披衣而起、言笑无厌之乐(“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②哲理: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这是陶渊明自然观的核心。(“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

趣。

【答案】(1)B

2)①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

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

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分析】⑴本题中,颔联的意思“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故选B。

⑴本题中,“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其实是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多方位把握,这首诗的意思: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由此可概括为答案为:①首联

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

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

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故答案为:⑴B;

⑴①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

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

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②,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颢,宋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哲学家。②道,世界运转的原理、规律。形,物质。有形外,即超越物质的存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题目中的“偶成”,表明诗人的题材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探求,是心灵品质的自然流露。

B. 诗人认为,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酣睡到东窗红日高升才悠然转醒,事事从容,心态闲静安适。

C. 在诗人眼中,万物静止皆呈圆满自得之态,欣赏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致兴味盎然,人与自然流通不隔。

D. 诗人化用孟子文句,提出当心灵不受困于外在的条件限制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16. 作为一位伟大的理学家,程颢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作者在此诗的尾联提出了修身成人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谈一谈,诗人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悟这个道理的。

【答案】15. B 16. ①作者在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这就是作者认为的英雄豪杰的精神境界。

②首联作者由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的日常生活中,感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这种清静无为即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③颔联和颈联作者从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四时”、天地形体、风云变态中感悟虽然世事、自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才能达到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错误,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不是“闲暇”。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回答此题,应先明确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什么,根据“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可知,作者认为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做到如此才称得上是英雄豪杰。

首联,“睡觉东窗日已红”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从中悟到心境清闲,事事从容,“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方能达到修道的精神境界,即达到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从容。

颔联和颈联的意思是冷静观察万物都有自得,四季兴致感受与人相同。道理通达天地形体以外,深思进入风云变化之中。其中“万物”“四时”有形的“天地”和变幻的“风云”是作者日常所见,让作者感到应在静观沉思中感受天地万物之外的大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贱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②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老僧:即指奉闲。苏辙原诗“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②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③蹇(jiǎn)驴:跛脚的驴子。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的“和”字,是唱和之意,点出作品题材特点,是词人对弟弟苏辙寄诗的回应。

B. 本词的首联与颔联以雪泥、鸿爪做比喻,引发词人的议论,表达了他独特的人生况味。

C. 颈联写僧死成新塔,旧题不可见,通过新塔与旧塔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D. 尾联与“竹杖芒鞋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都表达了达观的人生追求。

16.“雪泥鸿爪”一语富含理趣,在宋代就被人称道,请结合前两联简要赏析。(6分)

答案】15. C “通过新塔与旧塔的对比”分析错误,五、六句只是说“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没有对比。

16.①用比喻的手法说理,诗人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形象新颖,含义丰富;②鸿雁飞向无定,写出了人生在世行踪无定,去处难定,漂泊不定;③鸿雁在雪泥上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便匆匆飞走,这浅薄的痕迹,雪化后便会轻易消失。诗人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陈迹容易泯灭;④尽管如此,那些清楚地留在雪泥上的斑斑爪痕,仍然会形象鲜明地留在人心中;那么,往事的痕迹也会留在人的记忆之中。“雪泥鸿爪”一喻既有人生来去无定,如梦如寄,令人怅惘的思绪,也有豁然旷达,客观看待人生无常的思考。(第一点2分,后面三点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三更雨”写做学问的辛苦,接着用“古琴”做伴来写读书之雅趣。

B.颔联诗人采用比喻手法,将艰苦的学习过程比作通向圣门之路。

C.尾联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

D.这首诗平易直白,通俗易懂,显示出了诗人对后辈谆谆告诫的一番真情。

16.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颈联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并非生来就是如此高不可攀。它们刚开始时都是娇嫩的幼苗。诗人以“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勉励刘朝英及人们,只有不懈奋斗,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错误,尾联意思是“不能为了科第的等次,而耗费了半生的心血”。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颈联“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是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刚开始时就像深涧里的针一样渺小,不可轻视嘲笑”。诗人用“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寓意着学习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应逐步积累而成。鼓励刘朝英和学子们要踏实求学,持之以恒,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15、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人生哲理。

【答案】14C.“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错。尾联说诗人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

故选C。

15首先要理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思,写的是走到水的尽头时不能走了,可以坐下来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云的姿态变化万千,看着也很惬意。这两句充满理趣。漫无目的出游,在山间行走,在溪边停留,当走到溪水的尽头无路可走的时候,诗人能够安然地坐下来,看天上云卷云舒,不像阮籍“穷途之哭”。表现的是诗人那种开阔闲适的心境,淡薄从容之态,在大自然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云是飘忽不定的,很自由的意象。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用到了“行到”“坐看”,诗人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醉倒,展现了其热爱山水风光的感情。无路可走时,不妨停下来欣赏美景,这是一种超然恬淡,这是一种旷达。人生也是如此,有时候不要汲汲于物,当无路可走时,停下来歇歇,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

1)C

2)①颈联意思是说走到水源深处,好像到了尽头,就随之坐下观看云霞变化,可见妙境之无穷;②由此可以领悟为人处世之随意事变之无穷;③也可读书感悟文章义理之无穷。

、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题三首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②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③随处弄潺湲。

【注】①福巾:古代文人用一幅绢束发,称幅巾。②槎:同“茬”,指农作物收割后留下来的根茎。③筇: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14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组诗围绕“水”这一意象,先写行云成雨,再写水出山成川,最后写探索水的源头。

B.第一首诗写青山崔嵬,堆紫叠翠,忽而云起,忽而作雨的奇景,却不知云成雨的原因。

C.第二首诗用对比手法写水在山中的奔涌和一川江水的平静,表现了流水的变化多姿。

D.第三首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15这组诗表面写水,其实深蕴哲理。三首诗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

【答案】14B

15第一首:凡事当寻求根底,努力探寻真理。或不但要欣赏美,更要探索美。第二首:要达到澄澈的境界,就要经历千难万险。或美有多种形态,不要以固定眼光衡量。第三首:探求真理永无止境,随缘领略,美好即得。或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不可偏执一端。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放言五首(其三)①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②,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放言五首:公元810年,白居易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被贬,写了五首《放言》。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闻讯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②周武王死,子成玉立,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阴谋陷害,造作流言,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事实证明,周公对成王一片忠心,说他要篡位的流言是假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时)(3分)

A.首联设置悬念,郑重其事地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地

B.领联以"试玉”“辨材"为例,委婉地介绍方法,即经过时间的考验,事物的真伪终会呈现。

C.颈联反面举例,直接说明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D.尼联是全诗关键句,通过反问发人深思如果不用时间来考验,如何能辨别真伪呢?

15.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中寄寓的情感。(6分)

【答案】14.C(“直接说明”错,应该是“委婉表达”)

15.①对朋友的劝慰之情,借“试玉”“辨材”来劝说朋友人才是要经受时间考验的;②对现实的不满之情,借“周公流言”“王莽谦恭”的典故表达对当局朝政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③对真理的坚定信念,诗人坚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澄清事实、辨明真伪的一天,自己与友人的被贬之冤也会昭明。(每点2分,共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