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上海的英式住宅

 高参88 2022-12-31 发布于上海

上海优秀近代建筑给予了这座城市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除了西方古典主义式建筑、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以及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流派以外。数量巨大的居民住宅还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域外风格。是上海值得骄傲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在上海英式住宅是地域风格中数量和发布面最大,早期有乔治王朝风格、维多利亚风格到中期安妮女王风格、都铎王朝风格、爱德华巴洛克风格等等,都属于典型的英国式。遗憾的是由于上海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变迁的缘故,这些早中期的英国住宅已经很少了。现在依然能够看到的最多的是英国式乡村别墅建筑,其特征:(1)山墙和外墙上半露的木构架;(2)高出屋面的砖头烟囱;(3)坡度较陡的红瓦铺盖的屋顶;(4)色彩较淡的外墙面。在上海的英式住宅南京西路(原静安寺路)上曾有一座英国汇丰银行大班克莱格住宅,不仅体量大很有气势,而且室内很豪华。是一栋古典主义英式建筑,解放后为新华社上海分社。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社上海分社选择衡山路建新楼后从此搬迁后,大班住宅拆除作为新建上海商城一部分用地。在上海的英式住宅武康路99号正广和大班住宅完全符合以上特征:外墙半露在外,是暗红色的木构架,平直粗犷十分抢眼,还有齿形小装饰块,以连续的条带方式出现在檐板地下,起到线脚作用。2)高高的红砖砌就呈铝齿平面状的壁炉烟囱属哥特式,十分别致,3)红瓦双陡坡一直到二层,还开着挺大的四坡型尖顶老虎窗,4)白色水泥拉毛墙面,整幢建筑平面略成L型,南部L型凹角处有砖筑敞廊,外观富有层次感,中间凸出门廊,二楼有个大阳台,立镂空栏杆,局部墙体及窗柜处均有红砖砌筑屋角石。总之,这幢建筑英国式乡村别墅充分显示出主人雍典雅的贵族意趣。

华山路263弄是一幢英国古典式花园住宅,建于1908年,假三层楼,造型别致,装饰细腻。住宅为双坡复式折线型屋顶,铺盖红色平瓦。南侧屋顶置对称券式老虎窗;两端设一对断檐三角形山墙,有封檐板(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影响),中间还置一弓形山墙(受巴洛克风格影响),作为装饰构件。

在上海的英式住宅香山路9号南立面双坡屋顶,大木架尖顶的英式花园洋房。在上海的英式住宅五原路289弄英国传统风格的联立式里弄住宅.。在上海的英式住宅武康路40弄5号比较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花园住宅。在上海的英式住宅番禺路129号原为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住宅,现为上海市邬达克住宅纪念馆。砖木结构,占地面积6091平方米,建筑面积956.5平方米。住宅属英国乡村别墅式。陡坡红色平瓦屋面,形体变化丰富,整个屋面跌宕起伏。在上海的英式住宅皋兰路上花园住宅建筑为英国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坡屋顶错落组合,富于变化,立面露明木构架,强调清水红砖和仿石墙面的材质对比,开敞门廊或露台饰以简化的塔司干柱式,风格给人以轻快之感,入口设有阶梯,以曲线简单装饰,建筑整体尺度不大,亲近怡人。在上海的英式住宅安福路284号花园住宅建于1937年,原为王宠惠私宅。在上海的英式住宅复兴西路193号,建于1930年。具有英国建筑特点的花园住宅。建筑有较大的双坡屋顶,红砖砌筑烟囱,北立面有红色半露木构架,南立面浅黄色拉毛墙面。起居室呈现多边形突出墙面,红砖砌筑,上为阳台,一层有圆拱券窗洞和楣窗。在上海的英式住宅上海虹桥路2310号是一幢经典的英国乡村别墅,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细微之处亦透出古朴的乡土气息。主屋用裸露的棕墨油烟色木头构架屋架,屋顶为斜陡的坡顶,上盖红色瓦片,墙面为粉淡黄色,色彩鲜明、高雅。在上海的英式住宅虹桥路2409号与虹桥路2310号是姐妹花园别墅,有着英国乡村别墅味道的豪宅.底层基础采用砖石砌筑,楼层建筑为砖木结构,且木构架外露油棕黑色,构架间粉淡黄色外墙,楼层平面悬挑于底层外墙,底层外墙面均为红机砖清水墙,门窗一律特地选用带有疖疤的木料制作,保留制作粗糙痕迹,屋顶陡峭,挑出外墙,铺以红板瓦,格调高雅。在上海的英式住宅五原路251号,英式花园住宅,建于1939年。独立式花园住宅。建筑二层,形体简洁,错落有致。双坡顶,较为平缓,有棚屋形老虎窗。在上海的英式住宅桃江路45号宋庆龄曾经寓所,建于1920年。带有英国都铎风格特征的独立花园住宅。都铎式府邸建筑体形复杂起状,尚存有雉堞、塔楼,这些属于哥特风格;但其构图中间突出,两旁对称,已是文艺复兴风格。这一时期,还出现许多半木结构的房屋,供小康人家居住。在上海的英式住宅吴兴路87号假三层混合结构独立式花园住宅,赉安设计,主屋筒瓦屋顶,部分平台现浇;外墙面水泥拉毛,造型呈凹凸状,追求立体感。整幢建筑东西开阔,楼梯间通道饰以玻璃,力求采光。底层客厅可作舞池,落地钢窗,厅前有立柱式红钢砖大平台。在上海的英式住宅湖南路20弄建于1940年,英国乡村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假三层砖木结构,在山墙上有半露木构架,木构架间用清水红砖砌筑墙面,二楼墙体用白粉饰面,红色双陡坡瓦屋顶、清水砖砌烟囱,砖工精致、考究。底层东南侧设带有出檐的开敞拱券门洞,东窗带有厚实梯形窗套、窗媚,有古典主义特征。在上海的英式住宅新乐路32号大坡顶三层住宅。在上海的英式住宅兴国宾馆6号楼,西北面都铎式建筑,体形复杂起状,多层次屋顶和立面。在上海的英式住宅永嘉路527弄1-5号英伦乡村风味。在上海的英式住宅这组建筑为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建造,中法营造厂承建,原共有七幢楼房和一幢四层附屋,(指华亭路93弄北侧的房子)除1298号系三层混合结构汰石子墙外,其余都是砖木结构假四层楼房。

滇池路100号.120号典型的安妮女王时期建筑,位于圆明园路至四川中路的滇池路北侧。一片清水红砖墙面,白石灰勾缝,在分层处常用腰线,砌工横竖挺直,缝道整齐。1908年竣工,三层砖木结构,局部四层,由通和洋行设计。立面沿路弯曲线条展开,转角处的圆锥顶塔为立面构图中心,砖拱及1,2层之间楣梁上的装饰纹样,爱奥尼柱头等砖雕花饰做工细腻。以顶部梯形山墙作间断分隔,门窗洞口进深较大,砖工细腻,南入口门洞为叠涩式样。 
  奉贤路172号--198号英式联排住宅位于南京西路北侧后一条路上,东起泰兴路西至南汇路。建筑类似四川北路上的麦拿里和陕西南路上的培福里,存世量不多。十分痛惜麦拿里正在被拆除。在上海的英式住宅中山东一路33号(2号楼),建筑前身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官邸于1884年,外观属于维多利亚时期罗马式建筑风格。建筑的装饰丰富细腻,井然有序的古典柱子与壁柱为其特征,建筑内部起用爱奥尼柱头,而外廊的柱头为外滩建筑中少有的科林斯柱饰。外廊底层为原官邸保留下来的花砖,华丽精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