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康风云

 昵称62198265 2022-12-31 发布于安徽

偶然发现,南京城里竟然有着不少“西康”印记:西康路、西康宾馆、西康新村、西康商业广场……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我国曾经短暂设置过的一个省份——西康省,它只有16年的生命,许多人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吧?

图片
要简单提一下西康的历史了。
公元9世纪后期开始,曾经让强大的盛唐都头痛不已的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分裂为几个王国,此后,吐蕃地区逐渐分为了三大块,分别是乌思藏(西藏)、安多(青海)和康巴(西康)。对,这个康巴就是前两年火遍全网令无数少女倾倒的、原生态康巴汉子丁真哥哥的故乡。西康地区位于今天四川省的西部,地处四川、云南、青海、西藏四省之间,是青藏高原与内陆的过渡地带,扼四川入藏的交通咽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便是兵家常争之地。当年那些西康土著们在土王统治下,就那么到了“我大清”末代。
图片
清朝末年,两次鸦片战争打得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更是掀起了侵略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作为当时世界“第一搅屎棍”的大英帝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英国侵略军纠集英属印度的英印军在1888年和1903年,先后发动两次入侵西藏的战争,侵占我国藏南地区,并在西藏内部大力培植亲英势力,虽然当时清廷已无力将英国人驱逐出西藏,但自始至终没有承认英国人扶持的傀儡政府。为有效占据西藏,彻底将西藏地区分裂出去,英国人怂恿策划西藏傀儡政府,三次向西康地区发动军事进攻,妄图夺取这个川西重镇,进而彻底阻断西藏与内陆的联系,以求达到西藏“事实独立”的局面。此外当地的土著与清朝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了威胁。
图片
面对当时如此险峻的局面,虽然晚清朝廷昏聩,但是精明强干的官员还是有的,1904年,四川省建昌道员赵尔丰便敏锐地看透了英人的野心,及时向四川总督锡良呈上“平康三策”:整顿治理西康与川滇腹地边境野番地区;将西康改土归流,由土司统治改为政府委派官员管理;建西康省,开发西康,联川、康、藏为一体。这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经营西康的计划,其核心内容是改土归流,西康建省。据载:“锡良嘉其议,据以入奏,廷旨报可。”也就是说,不仅总督锡良,而且光绪皇帝(实际上是慈禧)也觉得计划可行,并破格提拔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具体落实西康地区改土归流事宜。赵尔丰到西康后,雷厉风行地迅速平定巴塘之乱,稳定局面,1911年,赵因功升为四川总督,当年便上奏朝廷在西康改设行省,并拟名“西康省”,还详细解释了川边建省的重大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西康省可以“守康境,卫四川,援西藏,一举而三善备”。但是,没想到恰在这时大清朝“哗啦”一声倒掉了,赵尔丰也被新军所杀,导致西康建省一事被搁置。
图片
此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的极度混乱局面,内陆尚且打得一片糜烂,自然更没有人会关注遥远的大西南深处的西康局势,于是那里就成了军阀、土匪们肆虐的天堂。直至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从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在长城以北先后设置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四省,史称“塞外四省”或“塞北四省”。同年8月,西康及西藏方面派出代表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改康藏为三省,但因为西康远离内陆,交通不便,况且临近的四川尚且处于军阀割据状态正内斗得不亦乐乎,国民政府政令连四川都通行不了,更何况遥远的西康,于是建省之议再次被搁置。不过,这一提议毕竟引起了民国政府的关注,从此西康建省事宜也就提上了民国政府的日程。
图片
抗战爆发后,日本鬼子一度占领中国半壁江山,东南沿海地区几乎全部沦陷,国民政府也被迫迁都重庆,大西南各省份,一时成为抗战最后基地,随着大量中央军涌入西南地区,中央政府得以有效控制四川,此时的西康战略地位则愈显重要,它不仅是连通西南与西北的重要枢纽,更是通往印度和缅甸的重要通道,为保证大后方的稳定,国民政府意识到西康建省刻不容缓,必须马上提上日程,遂于1938年首先宣布实行川、康分治,西康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正式官宣成立,管辖面积约45.1万平方公里(比5个浙江省还大),下辖地区包含今天的四川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和西藏的昌都市、林芝市。省会在康定,就是因那首“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康定情歌》所得其名的川西小城。
图片
西康建省之后,先后修通康青、康滇、康川公路,并开辟了一条川、滇、印抗战国际运输线,再加上西昌的小庙机场,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的陆上支撑了,这为坚持抗战起到了巨大作用。1942年,日军攻陷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并攻入滇西,大有从云南直取重庆的势头,当时重庆人心浮动,许多外国使节已经准备撤侨,国民政府也拟迁都西康省的重镇西昌,可见当时的西康对抗战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抗战最后的底线和堡垒。
图片
转眼,抗战胜利后,1950年3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国民党军于大陆的最后据点西昌,旋即解放西康全省,不久后又从西康出发进军拉萨,并顺利解放西藏,120万平方公里雪域高原重归中华版图。西康省在新中国经历了5年,随着国内外各项战事的结束,社会也相对稳定了下来,全国工作重心均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而处于西南腹地的西康省由于面积大、人口少且经济落后,独立设省已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而且此时新中国完全有能力控制西藏地区,无须再为防范他国对西藏的狼子野心而设立“缓冲省”,所以西康省的撤销也便成为一种现实必然。1955年7月5日至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撤销西康省。1955年9月,该省正式撤销,这也是建国后最后一个被撤销的省份。此后,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图片
从1939年建省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的建制共存在了16年9个月,时间虽然短暂,但作为管理川藏地区的前哨,西康省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它的设立确实起到了屏障内陆的应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康省不应也不会泯灭于历史长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