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里短话红楼|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

 城北十五里666 2022-12-3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缘起

《红楼梦》被鲁迅定义为人情小说,其中有一副联语广为人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书中固然有神仙玄幻,也涉及时局朝政,但更多的是家务人情,琐碎而且细腻。琐碎家事,闲话细语,小而言之,影响个人心情,家庭和睦;大而言之,事关人生成败,家族兴衰。如今,我们依然在人情世故中行走,难免在家长里短中受挫。时移世易,有变,也有不变。透过《红楼梦》叙事中的细枝末节,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明辨是非。于是,就起了写“家长里短话红楼”系列短文的念头,也为自己定下基调,即:讲红楼故事,说家长里短。

图片

作者

杨贵堂

中秋赏月,荣府家宴摆在了大观园的凸碧山庄。此时,江南甄家已经犯事,荣府上下已觉不安。大观园刚刚被抄检一遍,晴雯等人已是待罪之身,等待发落。这一晚,自贾母、贾赦、贾政到宝玉及众裙钗,也都是强颜欢笑,场面还是要撑下去的。于是家宴上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花落谁手,要讲个笑话。到宝玉手上的时候,因贾政在座,宝玉心里便不自在:

“说笑话倘或不发笑,又说没口才,连一笑话不能说,何况是别的,这有不是。若说好了,又说正经的不会,只惯油嘴贫舌,更有不是。不如不说的好。”

宝玉选择写诗。传到贾环手里,贾环也选择作诗。书中特意交代:

贾环近日读书稍进,其脾味中不好务正也与宝玉一样,故每常也好看些诗词,专好奇诡仙鬼一格。今见宝玉作诗受奖,他便技痒,只当着贾政不敢造次。如今可巧花在手中,便也索纸笔来立挥一绝与贾政。
图片

贾政“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虽曾自谦在怡情悦性文章上生疏,但也终日与从清客谈诗论文,颇有自得之意。看了宝玉、贾环两兄弟的即兴诗作,贾政评论道:

“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哥哥是公然以温 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

书中未见宝玉、贾环二人诗作,说是缺文,也有可能是作者在故意玩游戏,读者只能从小说叙事和人物议论中猜测了。叙事中称贾环专好“奇诡仙鬼”,贾政议论称之为“曹唐再世”,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可见其诗作的路数。可偏偏贾赫十分欣赏:

贾赦乃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赦口中的侯门气慨,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气慨呢?听其言,则是不必多读书,不必靠蟾宫折桂才扬眉吐气,而是自带“骨气”——这哪里是什么骨气?自恃家世,自带豪横之气罢了。

贾环为人如何?读者心中明白,自信不足,行为猥琐,心理阴暗,屡屡使坏。丫鬟真心对他好,他不珍惜。宝玉比他得宠,他暗中加害。贾赦对这样一位庶出的侄子大加赞赏,甚至许以前程,其用心也不难窥测。

观其行,外与贾雨村等沆瀣一气,强取豪夺,不顾他人死活;内则终日与众姬妾饮酒取乐,家中女仆略有些平头正脸的,就要收到房内,据为己有。想纳鸳鸯为妾,竟不惜利诱威胁,狠话说尽,手段用完;更有甚者,亲生骨肉,视为草木,为五千两银子,将惜春许配中山狼孙绍祖……

图片

《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之口,称:

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开卷又表达出严肃的自愧自责之意,称自己“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其实,无论书中之贾宝玉,还是书外之曹雪芹,又有多少罪与恶呢?家族之败,责任在贾赦贾政这些袭职主事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