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游县鲤城传染病防治

 夏天杂志 2022-12-31 发布于福建

     民国及其以前,境内危害最大的疾病是传染病,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有鼠疫、霍乱、天花、麻疹、伤寒和副伤寒等。民国以前没有预防措施。民国时期,城关仅有少数医生为少数人接种天花、鼠疫、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病的预防疫苗,故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难以控制,患病率和死亡率甚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鲤城卫生部门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鼠疫  俗称“老鼠瘟”,最早流行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当时十字街刘开瑞在厦门染上腺鼠瘟回家,18人被传染,死亡13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元月,龙宫后蔡姓一宅,染疫死亡20余人西门兜德荣打面店全家男女老幼6人,染疫后10天内全部死亡。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木兰溪前杨大舍7人,3日内全部染疫死亡。民国4年(1915,鼠疫又在境内流行。当时美以美教会医馆为教徒及教会学生作鼠疫疫苗预防注射,但多数民众无注射预防。角头街杨鸿州一家22人,染疫死亡18人。据1953年鼠防档案,清光绪十八年1892至民国33年,境内染疫发病1142人,死亡103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关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防疫工作,每10户或15户设立一卫生小组,大搞环境卫生,开展灭鼠灭蚤工作。1951年,省鼠疫防治大队周立功医生带队来城关指导鼠疫防治工作,组织大批卫生人员调查疫情,开展群众性的灭鼠、灭蚤和查病人及鼠疫预防接种工作,使鼠疫疫情逐年减少。至1953年后,境内无鼠疫病例发生灭鼠灭蚤工作持续开展至1956年,消灭鼠间鼠疫。此后,坚持对自毙鼠进行鼠疫病菌检和鼠疫疫情监测,但从未检出鼠疫病菌。至2020年,境内未发生鼠疫。

霍乱  俗称“吐泻症”“塌螺瘟”。霍乱最早发生于民国201931,由枫亭港、晋江和石狮等地流传到境内。民国29年,再次大流行,境内出现“上午抬别人,下被人抬先死有棺材,后死无人埋一穴装双棺,一穴埋多尸,病死者用草裹”的悲惨情景。当年,市民不敢上市,中山镇闭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预防注射,用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和综合防治,严格进行疫情监和查治病人等,扑灭霍乱疫情。1951年至1999年,境内未发现霍乱病例。2000727日,十字街一位71岁男性居民吃不洁食品而患霍乱。县防疫站及时派人调查,在疫点消3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2020年,境内未发现霍乱病例。

1960 年,副霍乱由国外传入福建,为防止传入仙游,县医院和公社卫生院设立肠道门诊部,严密监测疫情,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和医护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有效地防止副霍乱的发生。

天花  俗称“出珠”,是严重危害儿童的传染病之一,病死率高,幸免不死者难免终生麻脸。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牛痘苗传入县城,民国后始接种痘苗,因痘苗价格昂贵,接种不普及。1950年,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天花预防种痘工作,对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免费进行牛痘普种。1952年起,境内没有发生天花病例。1953年至1981 年,开展7次全民性牛痘疫苗普种工作。1982年,国际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疫情已在全球扑灭。从1982年起境内不再开展牛痘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俗称“脑膜炎”。“乙脑”首次流行发生在1960年,发病率为47.61/10万。1965年第二次流行,发病率达61.43/10万。其他年份有零星发病者。“乙脑”病例每年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发生,特别是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最高者为5-9岁儿童。1960-1986年,累计发病75例,死亡5例。1960-1964年,用鸡胚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保护率只达50%左右。1972年开始,用地鼠肾乙脑疫苗,对儿童全面注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19862020年,境内未发现乙脑病例。

白喉   民国时期,境内白喉病时有发生,未进行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喉发病第一个流行高峰年在1955年和1956年,年发病率分别为106.86/10万、104.47/10第二个流行高峰年是1962年和1964年,年发病率分别为98.29/10万、110.57/10万。他年份较少。1951年,开展白喉类霉素预防接种,1958年使用白、百二联疫苗,1971年应用百白破三联疫苗。1978年开始,按儿童免疫程序推广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接种率,增强人群免疫力,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1962-1983年,累计发病98例,死亡2例。1984年起,没有发现白喉病例。

痢疾  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肠道传染病,大量病例集中在每年的6-9月。痢疾发病与社会卫生状况及人群文化、卫生水平密切相关,当饮食状况差,苍蝇密度高时,痢疾的发病率随之升高。因此,镇政府组织群众和卫生部门积极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管饮食、消灭苍蝇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民间通常用马齿苋、马鞭草、鱼畔含珠等草药熬掺红糖或白糖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或用氯霉素、金霉素治疗。20世纪90年代后,境内卫生状况改善,饮食卫生管理加强,群众卫生知识水平提高,痢疾病例明显减少,发病率为

67.8/10万以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为“流脑”。1949 年以来,曾出现两次大流行第一次在1959年春季,发病率为225.9/10万,病死率为9.4%第二次在1965年至1967持续三个冬春,年发病率分别为155.6/10万、656.2/10万、327.7/10病死率分别为2.63%5.42%3.65%1965年开始,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脑疫苗预防注射。1968-1976年累计发病75例,死亡1例。1997-2000年,境内没有发现流脑病例。

麻疹  俗称“出水珠”,是儿童的常见病,民间有“儿童必患”之说。1952年始,曾多次流行,病例多,流行时间长,每隔两年流行一次。发病最多的是1958年,发病率786.3/10 万。1962-1965年,连续4年为流行高峰期,发病率在251.8/10-393.2/万之间。1970年开始,对儿童注射麻疹疫苗,但接种未达到要求1984出现麻疹流发病率109.06/101984年以后实行计划免疫,提高麻疹接种覆盖率,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每年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民间对儿童“出水珠”,采取不吹风,用茅根煮水掺冰糖喝等办法防治。

病毒性肝炎  境内以往多零散发生。1959年,始有报告病例,以食品行业人员的感染率为最高。1982年、1983年、1987年、1988年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98.3/10万、284.210万、248.7/10万、187.6/10万。从1992年始,采用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对易发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疫情明显下降,发病率在15.3/10-102.5/10万之间。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1958年后,出现三个流行高峰1958发病率高达3448.9/101961发病率551.9/101975发病率311.8/10万。民间一般用牛根草煮水防治,亦有用煮水加糖以防流感。1985年后,较少流感病例。

脊髓灰质炎 亦称“小儿麻痹症”简称“小麻”。小儿麻痹症是严重摧残儿童健康的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1960年,成立研制小麻疫苗。1962年,境内全面开展口服小儿麻痹预防液体疫苗。1969年,改用糖丸疫苗。自儿童普服疫苗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率最高的是1973年,为3/10万。1983年和1992年各发生1例。19932020年,未发现病例。

疟疾  俗称“背寒”,是常见的寄生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群众生活贫困,卫生条件差,蚊子密度高,疟疾猖獗流行。常见的有日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危害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开展群众性灭蚊防疟活动,以减少传播途径。1953年开始,国家免费发放大批抗疟药品,进行大规模抗疟治疗疟疾患者逐年减少。1958年,对疟疾病人普查普治和全面系统抗复发治疗。1965年后,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年均发病率在5/10万以下。至1979 年底,基本消灭疟疾。

非典型性肺炎  俗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03年,广东省“非典”疫情大流行。同年45日,县政府成立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仙游县医院为省卫生厅指定的“非典”早期预警症状监测医院之一。5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至2020年底,境内未发生“非典”病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新型传染病,病毒为H5N1型。2004年,卫生部连续下发7个通知,要求各地抓紧落实防控措施和疫情监测工作。翌年,为遏制“禽流感”传播,卫生部再次下发6个通知。至2020年底,境内未发生“禽流感”病例。


摄影:游心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