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10种艺术好书

 shineboy1 2023-01-01 发布于加拿大

每年岁末,中华读书报编辑部都会梳理一年内的优秀出版物,从中遴选出“百佳”图书,再优中选优评出十大好书。2022年度十大好书已发布(点击阅读:中华读书报评出2022年度十大好书),另外的90种包括文学20种,历史20种,学术·文化15种,人物·传记10种,艺术10种,童书15种。以下为艺术类好书10种(按书名音序排列)。

《豹迹:与记忆有关》,[美]巫鸿著,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6月第一版,108.00元

Image

本书包括艺术史家巫鸿一系列回忆性文章,以“艺术”“生活”“人”为主题回顾了他生命中的人物、故事、场景以及一些瞬间和细节。北京的钟鼓楼、普林斯顿的树林、儿时保姆李妈、作家木心,这些关键词所延伸的内容不止于记忆,甚至也不都是非虚构,比如《豹迹》一文,就是“对记忆的记忆”。这些文字厚重、诚挚、洒脱,有其艺术史写作之外的感性,记述故人往事中洋溢着人情的温度,流露他的观念和见地。

Image

《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法]乔治·杜比著,顾晓燕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98.00元

Image

乔治·杜比一生热爱艺术,他在探寻中世纪历史遗迹与艺术宝藏时产生了巨大的激情,进而凭借其深厚的中世纪史学术功底,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乔治·杜比绝大部分的作品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具有相当的难度,而这本《大教堂时代》是他鲜有的面向普通读者的作品。在本书中,他力求文笔优美、通俗易懂,以期带领普通读者领略中世纪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世纪史的兴趣。

Image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徐皓峰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58.00元

Image

本书是电影导演、作家徐皓峰的最新电影评论集,主要聚焦《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的经典电影,从故事走向、导演手法、演员表现乃至细节设计、时代背景上评论,进而解读其中的家庭观、爱情观、女性观,并对这些电影与欧美电影、文学的关联加以分析。这是对特定年代若干具体影片的理性探讨,也是对不同时期电影创作环境、思想文化氛围、群众审美、生活伦理的阐释。

Image

《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李莉、郭心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199.00元

Image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二辑)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漆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对海峡两岸漆艺术传承人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填补了该领域的史料空白,另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海峡两岸漆艺术的整体风貌与发展现状。

Image

《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美]田民著,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88.00元

Image

在20世纪上半叶,梅兰芳的三次出国访问——1919年访日、1930年访美、1935年访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全面研究梅氏这三次出访,涉及中国方面对梅兰芳出访的支持和反对、国际上对梅兰芳艺术的接受与看法等。作者尤其细致考察了布莱希特、爱森斯坦、巴尔巴等重要人物对于梅氏艺术的“互文化解释和挪用”,阐明了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如何塑造了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的“定位”。

Image

《水村图索隐》,个厂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6月第一版,168.00元

Image

赵孟頫为好友钱重鼎所绘《水村图》,七百余年来流传有序,名家题跋累累可见,是国宝级的中国名画。本书通过对该作创作背景之考察、历史递藏之钩索、揭裱重装之探求、后世影响之梳理,探讨了赵孟頫《水村图》这一传世名作是如何层累地形成今日面貌的,同时展现了“水村”这一绘画主题所体现的古代文人的人生追求与美学思想,也为我们了解古人围绕书画鉴藏题咏而展开的诗意生活提供了一个鲜活个案。

Image

《万象自心出:中国古书画研究》,何惠鉴著,孙丹妍等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260.00元

Image

20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中国艺术史学科获得巨大发展,这离不开方闻、王季迁、傅申等从中国到欧美的学者的贡献,何惠鉴亦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本书是何惠鉴重要学术成果第一次系统翻译为中文出版,收录其古代书画研究的文章18篇,研究跨度上起晋唐,下及明清,涉及早期绘画理论、画家生平考证、鉴藏史等诸多方面,颇多精彩论述和重要发现。

Image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顾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188.00元

Image

对于中国摄影现代性的探索可追溯到上世纪初,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摄影现代转型才重新开始。本书关注点即在于此,作者顾铮是多年致力于摄影艺术、摄影史研究的学者,在书中全面地回顾了1980~2020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展脉络,从“现象”“个案”入手,图文并茂、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勾勒出中国当代摄影的人物、作品、流派……这是一部摄影艺术史,也是以影像承载留存的当代中国的人物群像和精神切片。

Image

《中国画论》(英汉对照),[瑞典]喜龙仁著,张冰译,高建平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一版,120.00元

Image

这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虽然是由西方学者所著,但却没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喜龙仁在书中也谈到了他写作的态度:尽量让中国人自己言说自己。另一个突出特点则是他对中国绘画理论的选择,不是其中技法的部分,而是有关绘画本质的部分,由此他就能够抓住中国画理的精髓,准确地捕捉到中国画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总体特征。 (张冰)

Image

《自然的肖像——宋代的博物文化与图像》,许玮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68.00元

Image

本书以宋代的花鸟画与动植物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经学、史学、文学、制度、园林等相关文献,阐释了宋人对动植物的研究与当时的视觉艺术之间的联系。以文化史的视野,围绕博物学在宋代的风行、博物学的图像表达、本草学药图的风格与图式、宋代院画与画论中的博物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与阐发,由此展现宋人将研究和审美相融合的学术与艺术境界,以及图像作为表达视觉经验的智性方式,在宋代博物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