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广州面临的难关

 广州玉 2023-01-01 发布于广东

广州的感染高峰期正在过去。

根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绍,12月21日发热门诊接诊量为2315人次,12月29日接诊量为991人次,降幅超过50%,其中珠江新城和儿童医院院区降幅较为明显。

广州市卫健委的数据也显示,广州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人数日均就诊量从高峰期的6万人下降至1.9万人。发热门诊就诊量的降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广州感染高峰期正在过去。

高峰期过去,但还不是放飞自我的时候

从笔者自己所处的广州番禺区的感受来看,无论是小区内部,还是小区周边,大部分可能已经阳过了,但附近的人流与人气并没有如期恢复,楼下的小孩追逐、嬉戏、打闹声已经消失很久了,安静成了近期的一种常态。

文章图片1

按理说,第一波感染之后,现在阳康的比例也应该较大了,但人们似乎在心态上多了些忧虑,简单来说,大部分人还是担心被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到底是更轻,还是更重,大家心理是没数的,从普遍的想法来看,人们多半已经不愿意被二次感染。

从当前的疫情状况与民众心理来看,现在还不是放飞自我的时候,当前从北京到上海到湖南等,多地也发布了非必要不聚集,不聚会的防疫提醒。甚至建议节日期间,暂时避免走亲访友,通过视频电话传递祝福,避免把风险带给老人。

文章图片2

毕竟,当前并非100%已经感染,部分老人孩子依然面临着首次感染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少民众手里的药物储备量已经不够了,目前退烧药依然难买。不少国人虽已经转阴,但乏力、咳嗽的症状依然还在。

许多人也进入了修养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阳康之后,人们多了些谨慎,尤其是有小孩、老人的家庭,暂时不敢去人多密闭场所。人们或多或少意识到自己低估了病毒,对未来的二次感染、重复感染抱有一定的担忧与警惕心理。

有专家此前也指出,从阳转阴,到完全恢复,可能还要经历数周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没有人希望中间出现什么变数。

在过去一周,“”阳康们涌向海南三亚”成了热搜话题,人们去三亚,是希望能够找一个阳光和煦的地方,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更好的度过康复期。根据腾讯谷雨新闻数据,三亚省外游客的来源地中,前15位有9位都是北方省市,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差距,在三亚听到的咳嗽声比北上广还要密集。

文章图片3

广州转向防重症

从今天来看,许多白肺、肺部感染患者被曝出。根据临床专家介绍,所谓“白肺”是指由于肺部发生重度感染后,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肺泡被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所填充,导致x光射线穿不透,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面积达到70%—80%。白肺现象宣告了小部分新冠感染者转化成为肺炎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它不是新冠感冒。

文章图片4

白肺患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奥密克戎被低估的程度超出人们预期,有人担心,出现肺炎甚至“白肺”是否与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德尔塔株有关。不过,当前权威医疗专家已经否定了这种说法。

而基于对白肺的担忧,许多年轻人也开始涌入医院做肺部CT,也有医疗体检机构看到了商机,比如美年健康推出面向“阳康”人群专属的体检套餐,12月28日、29日、30日,美年健康集团肺部CT检查分别达到1.8万多、2.3万多、2.8万多人次,合计为6.9万多人次。

事实上,从今天的广州来看,感染高峰过去,重症正在开始变多,根据广州多家医院一线人员表示,目前医院急诊承压,重症人数和住院患者持续增多,其中不少为老年患者。

据南方媒体报道,12月28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瑞琳介绍,该科室病房60张床位已经全部收满,其中80%为老年人。

文章图片5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称,医院已将综合ICU床位扩容至原来三倍,还新增3个感染监护病区,必要时可转换为ICU床位,力求最大限度实现“防重症”的目标。

有预测认为,上海重症高峰已经到来,但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大型城市,重症高峰还没有到来,预计在下周才会慢慢出现重症高峰。

因此,随着感染高峰过去,如何在接下来一两周降低重症病患的病亡率,全力打好防重症的战役,是落在广州等城市头上的重任。

阳康了,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心理创伤的修复需要时间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经历过一场病痛折磨的人意识到,对病毒的一知半解,意味着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存在,民众心头的乌云仍在,人间烟火没有如期到来。有报道指出,上海置地广场、昆明新世界百货、北京西单明珠广场、成都伊藤洋等几千家商场都闭店了,放开之后,成年上万的企业与商场、个体户没有熬过这漫长的冬天。

而从广州来看,如今最现实的一个侧面就是广州车展的冷冷清清,甚至不少车企都已经缺席新车上市发布会。在往年,广州车展的第一天都是人满为患,车企倾巢而出,甚至黄牛在展馆外高价兜售入场券,这一天的门票都是最贵,但在今年,这一切并未如常出现,有媒体朋友感叹,广州车展二十周年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文章图片6

其实,无论是这场疫情下的个人与企业,或多或少在心理上留下了创伤,需要时间去慢慢修复,疫后的中国企业需要休养生息,消费者也要休养生息。

有观点认为,扩大内需,需要从补贴消费者入手打破负向循环。也有专家认为,要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直接发钱,才能解决今天的困境。但其实这些都不是治本之策。

对于不少制造业、服务行业的老板们来说,这段时间其实也是一个难关,2~3月,不出意外,可能又会出现老板们举着牌子在火车站招人的盛况。

如何在阵痛期救实体、让人们走出去,让生意活起来,让消费火起来,让经济流动起来,可能依然是当前包括广州在内的众多一二线城市的核心难题。

疫情风险依然困扰着人群密集、入境人员复杂的大城市

让人们走出去,让消费、经济流动起来,是所有城市恢复反弹的核心,但当前的现实却是,疫情风险依然困扰着人群密集的大城市,尤其是未来全面放开入境之后。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日前讲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当下流行的ba.5及bf.7毒株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毒性确实强于上半年上海疫情的流行毒株ba.1和ba.2,也就是病毒变异并非单一的趋弱方向,而是会发生波动,这也解释了为何之前官方数据和近期实际情况的明显差异。

在他看来,国内BA.5.2和BF.7感染高峰过去后,不排除出现因BQ.1.1、XBB或者是其他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毒株驱动的感染高峰。这意味着2023年到底疫情如何发展,还无人能准确判断,一切还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1月8日之后,就要全面放开入境,对于入境者将不再集中隔离与全员核酸检测,这会进来哪些病毒,还不得而知。

文章图片7

而广州又是全国一个关键的、开放的外贸型大城市,从病毒的境外来源来看,广州也几乎是中国最容易被变异毒株入侵的城市。

这其实需要广州做更多的境外病毒防疫准备与研究,在遭遇了一次大规模感染内伤的恢复之后,又有多少人能确保国外传入的变异毒株要更加温和无伤害?

广州过去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率先解封,不少国人已经承受了缺医少药、医疗挤兑之苦,随着未来全面开放入境,被民间誉为“第三世界首都”的广州,面临的入境人员要更加复杂,如何降低国外变异毒株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这无疑是需要广州提前思考与准备的。

广州特殊性在于制造业规模庞大,返乡群体决定着复工复产的进度

从广州这个城市来看,它是一个制造业占比更大的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与广度关系到制造业的繁荣与兴盛。这场疫情,也让人们意识到大城市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增加,在春节过后,还会有多少打工人会以最快的速度再度涌入广州谋生活,其实也是值得关注的。

从网友近期曝出的广州高铁站的一些情景来看,人群返乡规模明显要少了许多,这意味着许多打工人提前一个月就已经早早返乡,他们会不会更早的返回广州,这一切还是未知之数。

如前所述,由于放开入境之后,国外新的变异毒株对一线港口城市的威胁很大,一部分返乡群体可能并不会考虑立刻回流,而是会选择观望一阵,这或许对广州的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等行业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众多实体商家而言,开张要新增运营、人力成本,但人流没有如期起来,收入无法覆盖成本,亏损可能还得持续。

总的来说,放开之后,感染高峰期过去,并不意味着阵痛期已经过去,还要去思考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包括明年能否最大可能性降低病毒对生活与经济的影响,复工复产,是否能稳住就业人数?人们回流的速度以及经济消费是否能达到预期。

这是放开后的一个由疫情扩散下民众心理焦虑而导致的经济难题。当前重要问题还源自民众的心理层面对重复感染的担忧,想看到商场、旅游景区、餐饮堂食,人们无顾忌的放肆欢笑与消费的情景,可能依然还需要等一等。这可能需要广州等众多一线城市去思考,如何破这个局,目前救市稳经济的难题依然存在。

当然也可能会有另一种乐观的可能性,放开入境之后,所谓的变异毒株形成二次感染小高峰并没有来,二次感染率明显低于预期,人们对病毒有了清醒理性的认知,不再存在恐惧心理,那么在此之后,人间烟火气可能会逐步回来。

从目前来看,民众的这些心理层面的难关依然是广州、北京、深圳等城市的难关。这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在这段时间内,对实体产业、制造业、房地产行业而言,都是一段煎熬期。广州是否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可能决定它是否能从第一个率先解封到同时又是率先反弹的样板城市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