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BB 已进入中国,会造成新一轮感染高峰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1-05 发布于黑龙江

近日,上海、杭州等地纷纷宣布从闭环管理的入境人员中检测出 XBB 毒株,继而引发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主要流行新冠病毒株仍为 BA.5.2 及 BF.7。作为 Omicron 的又一变异分支,XBB 毒株致病力如何?是否会增加二次感染风险?

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SARS-CoV-2 Omicron BQ.1、BQ.1.1、XBB 和 XBB.1 亚变体的兴起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

早在 2022 年 10 月,世卫组织(WHO)就曾召开会议,商讨是否要因 XBB 重组变化较大而给出一个特殊希腊字母命名来彰显其重要性。不过最后结论是:

XBB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种,具有很高的再感染和疫苗免疫突破潜力,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 XBB 与其他 Omicron 亚系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所以仍将 XBB 视为 Omicron 的一部分。

WHO 之所以重视 XBB,是因为当时新加坡出现 XBB 大流行,最多占到了毒株的 77%,成为新加坡第三波 Omicron 疫情的主要凶手。而近期美国的流行毒株,也快速更替为了进一步变异的 XBB.1.5。在最近一周内,由 XBB.1.5 造成的感染就占到了四成。

图片来源:美国 CDC

北京大学谢晓亮/曹云龙团队近日发表预印本论文[2]显示,XBB 相对于 BQ.1 的优势可能在于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之外的突变。

与 BQ.1 相比,XBB 在刺突蛋白 N 端结构域(NTD)上也有较多的突变,因此其能够更容易逃逸针对 NTD 的中和抗体。但值得注意的是,BQ.1 同样正以极快的速度在 NTD 区域积累突变,这些突变将会大大增强突变株针对接种疫苗和既往感染所产生的免疫的逃逸能力 [2]

12 月 13 日, Cell 在线刊载了何大一团队关于 BQ 系和 XBB 系的研究,同样证实了 XBB 的超强免疫逃逸能力 [3]

研究采用了疫苗接种者和既往感染者的血清,其中包括接种了 BA.5 二价 mRNA 疫苗的个体,结果显示,针对 BQ 系突变株的中和活性分别降低 13 至 81 倍不等,针对 XBB 系突变株的下降则更为明显,为 66 至 155 倍不等 [3]

图源:参考资料 3

致病力与其他亚系相当

Omicron 流行期间,随着主要毒株的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但不管是感染后轻症的症状困扰,还是重症率、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得益于疫苗和治疗的不断进步,疫情每一波影响的逐渐减弱。

以新加坡为例,去年 10~11 月的 XBB 疫情高峰,带来的死亡人数波峰并没有那么明显。根据新加坡政府 10 月 14 日发布信息,没有证据表明 XBB 比以前的突变株更具有致病性,甚至与 Omicron BA.5 相比,XBB 的住院风险降低了 30%。

图片来源:worldometer

Nature报道则认为,在 XBB 浪潮期间,新加坡的新冠住院和死亡人数略有上升,但这些影响的严重程度要小于以往的突变株。

10 月 27 日,WHO 对 BQ.1 和 XBB 公开发表声明,截至当前,没有数据支持 XBB 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与 Omicron BA.5 系存在显著差异。印度由 54 个实验室组成的新冠 SARS-CoV-2 基因组学联盟(INSACOG)同样表示,在对新冠突变株的检测中,没有发现 XBB 与疾病严重程度增加之间的相关性。

XBB 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是否会引发大规模二次感染呢?

在葡萄牙的一项研究中,BA.5 虽然对 BA.1 或 BA.2 具有免疫逃逸,但引起的感染高峰明显低于 BA.1 时期。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间隔约 90 天的两次 Omicron 疫情中,BA.1 或 BA.2 过往感染对 BA.5 的防感染有效性高达 75.3% [4]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4

不同 Omicron 亚株间确实在免疫逃逸上存在差异,但就个体而言,短期内再感染的风险仍然很低,过往感染对重症的防护作用相对更为持久高效。

检测不同毒株,更多在于公卫价值

12 月 3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在 Frontiers of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2022年秋冬季新冠病毒疫情中的奥密克戎毒株多样性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Primary assess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Omicron sublineages a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autumn/winter 2022 COVID-19 wave in Chinese mainland),针对 2022 年秋冬季上海地区新冠病毒感者的 369 份病毒基因组数据进行测序与流行病学分析,鉴定出一系列 Omicron 变异株,包括在境内流行的 BA.5.2 和 BF.7 以及近期境外输入的 XBB 和 BQ.1 等毒株[5]

图源:参考资料 5

研究病毒变异,做病毒测序,更多的价值在于公共卫生角度,能指导预测疫情大的走向,以及为更重要的进一步了解病毒、战胜病毒打下基础。

「目前首先要密切关注国内各地的主流行株,通过主动基因测序发现病毒亚分型,以协助流行病学家和感染科医生能够针对不同的主流行株,来探取不同的社区缓解措施和临床治疗方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终身教授张作风认为,「关注国外的主流行株在目前疫情下可以对可能的输入性病毒株有参考价值。」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金冬雁教授介绍道,今年 10 月的新加坡 XBB 感染浪潮中,住院风险相比 Omicron BA.5 降低 30%,XBB 致病性并没有增加。「虽然 XBB 浪潮期间新冠住院和死亡人数略有上升,但影响程度远小于以前的突变株,也完全没有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

「此前有人预测欧美地区冬天会出现大海啸,但从当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并没有。我们预测中国的将来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各地经过本轮疫情高峰后,新冠会趋向于进入地方性流行,此后不会再出现新的海啸。但新冠任何时候都还会有重症有死亡,我们仍需尽量利用手中的疫苗与口服抗病毒药两大武器,做好高危人群的保护和救治。

本文合作专家:遗传学博士、药企研发科学家 周叶斌

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授权丁香园发布,策划:Eric|监制:Feidi

题图来源Kompas.com

参考资料:

[1] Wang Q, Iketani S, Li Z, et al. 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J]. Cell, 2022.

[4]Malato J, Ribeiro R M, Leite P P, et al. Risk of BA. 5 infection among persons exposed to previous SARS-CoV-2 varian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7(10): 953-954.

[6]https://covid./covid-data-tracker/#variant-proportions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