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云才 充分运用历史史料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推荐人:胡阳新

 昵称15221501 2023-01-01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中国教师与教学教研》215.12.

充分运用历史史料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廖云才   邮编;445000

史料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一些证据,史料有助于重现历史,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同时它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前提。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们理解历史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并不能真实的感知历史。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若是将史料运用于教学中,不但能生动形象的还原历史的原貌,让中学生真实的感知历史,主动接受知识,还进一步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找史料,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实践证明,史料教学的方法更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大大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从而能生动清晰的认识并掌握历史知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新课标中也着重强调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史料能力的培养。在此,笔者对利用史料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作了一些思考。

一.高考改革趋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重要性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两种形式的教育目标,即历史思考(Historical Thinking)与历史了解(Historical Understanding),关注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学生必须发展五项有关历史思考的能力,即年代学的思考、历史的领悟、历史的分析与解释、历史的研究、历史问题的分析与决策。
   在英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历史教学的新改革,举措之一就是注重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英国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五项能力:编年式理解,关于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变化的知识与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和交流。这些要求都离不开史料的作用,尤其“历史探究”和“组织和交流”两项更是要求学生自己运用史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由此可见,在英国,史料的运用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他们认为,史料教学关涉历史教育之本质问题。

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提到了史料运用的重要性。例如,初中明确提出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来学习历史;高中阶段提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要求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对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必须具备探究性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所以,重视和推行史料教学的本质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是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向“探索性学习”转折的桥梁,它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主、以记忆和背诵现成历史知识为主的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自己对历史的独立判断。

二、正确把握史料选择的原则

把史料巧妙地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地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但是史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真实性。真实性就是指史料本身的真实性,也意味着所使用的史料必须是真实发生与真实存在的,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载,没有虚假的成份存在,不能超越人们的认知而自行杜撰。这也是选择史料和运用史料之前的根本原则。史料的选择与运用必须强调有史可依、有据可循,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史料选择完全随心所欲而不顾历史事实,则会与历史事实存在出入,影响学生的历史判断能力,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2)趣味性。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高中生来说似乎是遥远与陌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里,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带领学生以现在的角色融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或是以当事人的身份走进历史,去感受那段有血有肉的人类的故事。运用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史料,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实来印证、分析和阐述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够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针对性。针对性强调史料的选择必须与教学及学习内容相关,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补充说明。这种针对性要求老师在选择史料时,不能在那些浩瀚的史料中随意地选择而敷衍了事,所选用的史料必须和课堂内容紧密相关,必须能够对历史教学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补充。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史料。新课标下的教材,大幅度增加了史料,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历史信息,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教材里的史料,并且组织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有效的研讨。通过对史料典故的仔细讲解,精心设问和引导,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当然,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史料教学方式,比如高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受教材的篇幅限制,难以提取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原有史料进行讲解的同时,补充那些容易理解的史料,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充分利用教材的史料设计问题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史料。这些史料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专家精心挑选,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于这些史料,有的教师采取的是有时间则讲,没时间就不讲的方式,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的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根据重点难点精心取舍史料,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设计一些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探究思维能力。

四、适当增加课外史料充实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虽然史料很丰富,但限于篇幅,提供学生构建历史表象的资料相对有限。教材中也并不是所有重点难点内容都配有史料,没有史料教师空洞的讲述难以说明问题,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掌握哪些内容该补充史实,并精心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有一些历史知识,光靠教师讲述,学生很难有直观、全面的认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补充史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探究史料。

五、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史料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是搜集史料的重要途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一次重大的改革,教师应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学习。充分的正确的利用好网络历史资料,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讲完鸦片战争历史背景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没有虎门硝烟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搜集材料,得出结论,逐步培养其独立判断的能力。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如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及研习历史的探究精神等。

六、以史料串联历史内容,形成多角度的思考

讲述全球化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现新航路开辟、三次工业革命和世贸组织建立等相关史料,再组合成系列提问,如:全球化形成的过程、推动力、主要途径,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思考,等等。关于全球化专题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关于世贸组织的资料、区域集团化的资料、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资料、当今世界赞成和反对全球化的不同资料和报道等,然后形成系列性问题思考: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是什么关系?你怎么认识和评价全球化问题?丰富的史料可以养成学生从不同角度认知历史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