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说:“诗莫盛于唐,唐诗莫盛于律。”七律是古代诗体发展的巅峰,也是最精致的诗体。 美,无处不在,然而美,也是极易消逝。但有一种美,却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变老消逝相反地,历史的沉积只会让她越发光彩照人,越发生气盎然。这种美就是诗词之美,她是一种永恒之美。 我是诗词汇,我们一起感受诗词之美!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最精到的作品。此诗是杜甫晚年所作,从技巧上看,已经炉火纯青,从感情上看,也最能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立意高远,足以让人忽视格律上的小小缺陷。此诗虚实结合,气势恢宏,意境飘渺,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千年以来备受推崇就不足为奇了。 ![]()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全诗辞藻典雅,华美艳丽,情景结合,意境鲜明,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对后世的七言律诗,尤其是边塞诗影响深远。 ![]()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此诗的内涵,千年来无数读者一直争辩不休,但是它的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体会得到。 ![]()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与友人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诗中的风雨,不仅仅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和不满,一唱三叹,耐人寻味,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又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 ![]() 狂放,浪漫,有气势的诗词更容易打动人。而细腻,婉约的诗词得有更多的经历之后才会渐渐感觉到其中的好处。 千百年来,诗词伴随着华夏民族走过漫长的岁月,她的美为一代代炎黄子孙所认可,赞颂,成为民族文化永久的瑰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