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魏和西魏:同根不同命

 历史探奇 2023-01-02 发布于河南
东魏和西魏,这两个源自于北魏的国家经过分裂之后走上了对立的局面,加上在南方的萧梁,中原再度陷入了三国鼎立乱世,撇开萧梁不谈,西魏其实一开始是全面落后于东魏的,但仅仅四十多后,西魏(北周)从全面落后到实力占优,最终灭亡东魏(北齐),为何短短四十年,西魏就从一个弱小的国家转变成大国?两个同根同源的朝代为何会有不同的命运?
东魏和西魏
北魏的分裂绕不过去一个人,这就是高欢,高欢出生于贫寒的家庭,少年时代寄居在当狱卒的姐夫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高欢不负众望的成长为一个小混混,如果没有意外,他将会在历史的浪潮中成为一粒无关紧要的沙子。
但他人生第一次实现跨越就是通过婚姻实现的,和娄氏的结婚就是改变人生的关键一步,当年还在城墙上干活的高欢却被娄家小姐一眼相中,不仅投怀送抱,还带了一笔丰厚的嫁妆,高欢靠着这一笔钱在乱世中结交了豪杰,也成为他日后的重要助力。
高欢在乱世中崛起
至于娄家小姐为何会看重高欢?自然是高欢长得非常帅了,北齐的皇族是有名的帅哥家族,尤其是兰陵王可以说是记载史书上的,高欢作为第一代,自然长得不会差。
到了北魏六镇叛乱的时候,北魏乱局已经显现,高欢虽然被裹挟加入乱军之中,但看出乱军明显不成气候,及时脱身来到尔朱荣这边,在当时尔朱荣不管是自己的能力还是掌握的军队都能为高欢带来极大的助力,这可比呆在叛乱那边强太多了。
尔朱荣崛起于六镇之乱
在尔朱荣身边之后,他开始为其出谋划策,目的就是让自己可以获得更高的权力,趁孝明帝和胡太后的矛盾,他劝尔朱荣清君侧,也因他的劝说,北魏末年的乱局正式开启,尔朱荣进洛阳废少帝杀胡太后,立了元子攸为帝,这就是孝庄帝,而高欢也跟着尔朱荣水涨船高,获封晋州刺史,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此,他不在依附谁,他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后孝庄帝不满尔朱荣杀了他,遭到尔朱兆的进攻,在尔朱兆准备杀孝庄帝的时候,他写信反对,当时的高欢只有一州之地,无法与强大的尔朱兆抗衡,只能靠写信表明态度,但却成功的把尔朱兆所得罪的所有鲜卑、汉族大臣都拉拢过来成为自己的支持方,且在尔朱兆主政期间,抓住机会,收编六镇乱兵的残余势力,一跃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北魏末年战乱不休
可以说高欢的崛起就是在北魏诸多纷乱的选择题中每次都选择了最优解,且每次的选择都会让自己的实力上升一个台阶,这就是高欢与生俱来的谋略能力,所有人,所有的事情只不过是他往上跳的跳板而已。
永熙二年(533年),把握时机的高欢一举击败尔朱兆,结束了尔朱氏掌握北魏大权的历史,随后高欢立元脩为帝,史称孝武帝,但高欢没有呆在都城洛阳,而是回到自己的大本营晋阳遥控朝政,这让不甘沦为傀儡的孝武帝动起了小心思,尤其是在超级反骨仔斛斯椿的挑拨离间下,直接促成了日后北魏的分裂。
孝武帝元脩
这位超级反骨仔斛斯椿当年先投靠尔朱荣,在尔朱荣挂了之后投奔汝南王元悦,后尔朱兆攻破洛阳,他又反水再度依附尔朱氏,高欢掌权后,他杀尔朱氏族人当作投名状,投靠了高欢,可以说是有奶便是娘的人,但随着高欢稳定朝政后,斛斯椿非常不安,深怕以前过往经历让高欢有不好的想法,于是极力撺掇孝武帝和高欢不和。
孝武帝年轻气盛,自然不甘心成为傀儡,因此暗中招兵买马,积攒力量对外宣称征讨南梁,但其实就是想要北上偷袭晋阳,夺取大权,这种低劣的夺权行为在玩惯了权谋的高欢眼里就是一个弟弟行为,高欢压根就没给他机会,以“清君侧”的名号直接带兵南下。
斛斯椿是超级反骨仔
面对高欢大军,孝武帝面临走还是留的选择,留下了肯定被高欢废了,那天就“暴毙”,走又能去哪儿呢?有人劝说他投奔南梁,这不是笑话嘛,哪有皇帝主动投奔敌国的?又有人劝说他投奔荆州的贺拔胜,但对贺拔胜的不信任和荆州的防御问题,孝武帝还是拒绝了,思来想去,只能去关中投奔宇文泰,毕竟对于宇文泰,孝武帝自认为对他不错。
孝武帝的自我感觉良好源自于当年尔朱氏衰弱的时候,关中趁机被贺拔岳掌握,虽然贺拔岳和高欢不大对头,但名义上还是忠心于高欢立的孝武帝的,而孝武帝自然不会放过挑拨离间的机会,一来二去,贺拔氏和高欢势如水火,高欢也看出孝武帝的离间计,他也玩了一手离间计,让关中的侯莫陈悦刺杀了贺拔岳,断了孝武帝继续挑拨离间的机会,间接的促成了侯贺拔岳下属宇文泰控制了关中。
宇文泰
可以说宇文泰能掌握关中,有孝武帝的一份“功劳”。同时宇文泰一直不断宣誓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但北魏末年权臣们哪来的忠心?因此有人反对孝武帝的西逃,声称宇文泰羽翼已成不会甘心受到朝廷的趋势了,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明知可能进入另一个牢笼,孝武帝还是义无反顾的扎进去,等高欢赶到洛阳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面对孝武帝的西奔,高欢没有放弃“劝”他回来,先后写了四十多封书信,孝武帝自然没回,倒不是高欢有多想念,至少搞个形式而已,不久高欢就立元善见为帝,史称孝静帝,至此北魏分裂,宇文泰控制关中地区的西魏,高欢控制洛阳的东魏。
一开始,西魏实力不如东魏
北魏分裂后,东魏和西魏为了正统先后爆发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虽然互有胜负,但却让东魏和西魏的力量此消彼长,要知道一开始的西魏力量是非常弱小的,当年分家的时候,东魏占据北方东部最为富饶的地区,西魏能依靠的只有关中之地,且人口上也超出西魏很多。
双方战乱频繁
军事力量上,双方源头都是来自于北魏的六镇军户,但宇文泰得到的只有怀朔一镇的兵力,但结果却是在历次战斗中却越打越强,最终谁也无法奈何得了谁。
如果说对西魏有致命威胁的恐怕就是他们爆发的第四次战役——邙山之战,邙山之战中东魏虽然先战败,连高欢都差点死在战场上,但后来却反败为胜,一举击败西魏的主力,整个西魏共战败四万多人,被俘六万多人,光这一战宇文泰的家当就全部打没了。
邙山之战,宇文泰家底都打没了,但也是府兵制出现的前夜
如果当时高欢可以继续乘胜追击,可以直接消灭自己的一生之敌的,毕竟宇文泰当时真的山穷水尽了,但高欢却放弃追击,当时他觉得人马困顿不说,万一遇到伏击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追击。
在高欢眼里,这一次无法消灭,那么下一次还会有更好的机会,但他不知道的是邙山之战彻底刺激了宇文泰进行改革,尤其是最重要的府兵制。
三年之后,准备充分的高欢再次进攻西魏,却在西魏守将韦孝宽的抵御下遗恨于此,而这一次退兵,也是高欢人生的终点,退兵后六十多天后就病逝,东魏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高澄,而高欢一死,成为天下大局变化的起点。
高欢最后一战:玉璧城之战
高欢一死,东魏和西魏持续了十几年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也让西魏带来了喘息之机,虽然宇文泰在西魏进行了改革,但改革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以及充分的时间带来变化,毕竟制度再好,但一直战乱不断,是很难发挥效果的,因此如果高欢不死,双方大战必然还会延续,西魏一定会被东魏拖垮,高欢的死给西魏带来宝贵的喘息的时间。
其次就是侯景之乱,高欢死后,高澄和侯景互相不信任,最初促使侯景投靠南梁,并且引发几乎灭亡南梁的侯景之乱,这给西魏巨大的机遇,因为南梁内乱,宇文泰趁机占据了重要的益州和荆州,此时的宇文泰掌握关中和益州,这就是秦汉定天下的基础,占据荆州扫清了后面灭陈的巨大障碍。
侯景之乱,东魏和西魏都趁机占领不少南梁土地
最后就是东魏的内乱,自高欢死后,东魏以及之后的北齐一直都在不断上演内乱,又给西魏和后来的北周带来了更多的积累实力的时间,一方面蒸蒸日上,一方面国力衰退,最终高欢死后三十年,东魏的继承者北齐就被西魏的继承者北周所灭。
为什么东魏和西魏会同源不同命?关键还是在胡汉融合上,之后的北周和北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路线。
高欢是在鲜卑贵族支持下夺权的,自然要承担鲜卑贵族们的特权,一方面高欢依靠鲜卑贵族们替他打天下,一方面就得承认他们的各种特权,比如为非作歹,贪污成性,至于汉人,他们的利益只能排在鲜卑人后面了,东魏和北齐朝廷重臣里基本都是高氏皇族和鲜卑贵族,从北齐立国到灭亡,这个局面从未改变过。
北周和北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鲜卑贵族作为一个整体,自然会对北齐皇族的统治利益产生威胁,北齐皇族不希望鲜卑贵族有超越北齐皇族的实力和威望,也不愿意他们过多占据北齐的资源,但在武力方面又得倚仗他们,这种纠结导致他们经常会对鲜卑贵族们进行压制和反弹。
比如名将斛律光,靠一人抵御北周的进攻,但最终还是被杀,这是因为斛律光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经常有逾越的行为,多次威胁皇帝要求赏赐,即便军功再高,但也无法阻止被杀,这也是北齐对鲜卑军事贵族打压的一个缩影。
北齐名将斛律光
另外北齐和北魏一样,给官员都不发饷的,官员都说靠贪腐生活,高欢虽然有意改变,但在勋贵和北齐特有的政治环境中根本无法实现,加上高欢之后,北齐的皇帝们要么碍于现状,要么自己享乐,根本无力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北周,宇文泰很好的继承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并且进一步的深化,并且完成了孝文帝的最后一步——资源整合输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日后的关陇集团。
北周被北齐不过三年时间
通俗的讲就是宇文泰依靠府兵制让上战场的百姓是为了自己而战,战胜了有军功,改变自己的阶层,而在北齐,百姓至少给鲜卑贵族们生产粮食用的,胜利和失败对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也导致双方在军队战斗力和兵员的补充上处于不一样的地位。
东魏和西魏其实有都是同源同种的两个国家,最初的军事力量都说来自于鲜卑六镇的叛军,而高欢和宇文泰其实也是同门师兄弟,都在尔朱荣下面做事,都在尔朱荣死后依靠尔朱荣的军队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但宇文泰因为一次战败就开始思考改变,最终走上了与高欢截然不同的道路,并且找到了一条真正解决胡汉融合的办法,至于高欢,则是过度依赖鲜卑武人的力量,东魏以及北齐都是典型的胡人政权的气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