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吗?人口红利来了,4月份印度即将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谈芯说科技 2023-01-02 发布于重庆

不但人口总量会超过中国,而且出生率一直挺高,目前印度的人口出生率高达2.2,印度每年新生儿差不多2500万左右,我们去年不到1000万。从中长期看,中国人口总量在2100年可能会降低到不足印度一半。

人口结构方面印度也优于中国,我们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印度的这种爆人口速度,使得印度会成为一个年轻人为主导的国家。目前我国平均年龄38.8岁,印度平均年龄29岁。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也正好赶上一波人口红利,那印度现在人口超过中国,是否也能得到巨大的人口红利?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印度将成为一个与中国一样大的市场。但是要想全面超过中国,还是有点困难。

目前看印度是G20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到2030年印度经济体量可能与日本相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其实中国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从历史上看,印度其实比中国更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印度因为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相关的法律以及体制跟西方完全一样,而且英语在印度也非常流行,印度和西方国家是天然的盟友关系,也具备人口优势。那为何中国却走出了一条快速工业化之路,印度反而远远落后中国呢?

其实所谓人口红利并不仅仅是人多,而是要求足够数量的容易管理的劳动力,加上中国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很多国内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也瞅上了印度这个巨大的市场,纷纷开始往印度投资,但是却往往有去无回,因为印度在外资管理、劳动力保障等方面管理很严格,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其实失去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并不需要过度担心,中国训练有素的制造业工人有8000多万,相比之下,印度才1200多万,越南只有500万左右。

不论是印度还是越南,想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替代,但是基于自身人口的庞大市场,是可以吸引不少投资进来的。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完成初步的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里首屈一指,工业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目前看印度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国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为了把我们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所以才开启一带一路计划,本质上还是为了夯实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目前也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如果印度迟迟无法完成工业化,完成社会改造升级,那么它很可能发展被锁死,像拉丁美洲一样困在陷阱里出不来,十几亿人口则是负担而非优势。

平静的看待“印度人口全球第一”这个事实,印度可能会吸引一些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可能会主动向东盟、印度、非洲转移。

但是对于国内更多的产业来说,一定要尽快升级,选择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中高端产业”,必须走科技强国之路,否则只是在低端产业竞争,那印度对我们的威胁就很大了。毕竟印度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经济增长速度未来10年可能会保持高增长。

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上的人口红利在慢慢消失,只有加强基础教育、基础研究,掌握高科技,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国崛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