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后勤保障浅析俄军的战役指挥问题

 小飞侠cawdbof0 2023-01-02 发布于北京

通过后勤保障浅析俄军的战役指挥问题

 宋新彬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俄乌开战后以来,俄军在后勤保障领域暴露出了“准备不足、跟不上、供不到、修不好、防不住”等大量突出问题,“拉胯”的表现令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究其原因,俄军后勤系统除了存在保障装备老旧落后、补给力量编配不足、战场维修力量薄弱等自身方面的问题外,俄军在战役指挥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系列有失妥当的战役筹划指挥也是造成后勤保障不力,并导致军事行动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片

一、军事行动发起时机过早,气候和道路条件十分恶劣


    图片   

对于一场战争或者武装冲突来说,主动一方的军事行动发起时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甚至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也是能否取得胜利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这涉及到情报信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是政治家和军事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准备好了吗?就算军事上都准备好了,政治家也许还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理由,做到师出有名,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
此次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是2月24日开始的。如果从纯军事作战角度来看,战役发动的时机是有些为时过早,并不太合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2月底东欧平原正处于冬春之交,仍是比较寒冷的季节,冰雪刚刚开始消融;但对于军事行动来说,可怕的并不是寒冷,而是这个季节正值土地翻浆期,到处都是积水松软的土地和恐怖的泥泞,就连普通的乡村都开裂松软,除了主要公路干线外,一般野外道路根本无法通过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车辆,满足机械化部队的行军作战需要,因此通常并不适宜展开军事行动。回顾二战,德军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就把战争发起时间定在了1941年5~6月间,就是因为此时气候温暖,道路干硬,便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展开行动,后勤保障能及时跟得上。
此次俄军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把战役发起时间定在这样一个冬春转换、道路翻浆严重的季节,实属用兵大胆,不拘一格!整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和方案肯定是俄总参谋部精心组织策划,并报国防部和普京批准的,不可能是普京“拍脑门”决定的。因为在俄军总参谋部里,经验丰富的将领和高级参谋人员可谓高手云集,不可能没考虑到这个季节恶劣泥泞的道路条件,对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行动影响的问题。他们是不可能犯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的!那么俄罗斯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时机,似乎很着急地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具体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俄军高层认为经过大半年的兵力集结和演习训练,各路大军已经准备比较充分,对乌军内部的策反瓦解工作也搞得差不多了,不能再拖了,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而乌军在俄军强大装甲集群压倒性优势的碾压下,会很快被击溃,大部分会不战而降,就像2014年几乎兵不血刃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一样。事后证明这种判断和决心是错误的。不仅各个方向上的乌军部队没有被成功策反瓦解,出现成建制地投降的现象,而且乌军在各个方向上阻击之顽强也远远超出俄军的想像,以致于一线俄军突击部队在乌军防御地区头几天被打得找不着北,损失惨重。囿于道路条件的限制,俄军的主力装甲突击集群只能一字长蛇沿着公路进行,一旦被乌军在扼守地段压制住,整个部队就被梗阻在主要公路干道上,进退两难,使不上劲儿。俄军前锋部队的一些坦克和装甲车辆试图驶下公路展开进攻,却纷纷陷入松软的泥土里动弹不得,最后不得不抛弃掉;而排在最后的油罐车、弹药车等后勤保障车辆也根本无法前进展开补给作业,至使前锋部队失去燃料和弹药补给,无法机动,在乌军的迅速反击下被摧毁,大量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其他作战车辆不得不被丢弃。这种开战初期就出现的战术问题和后勤补给问题完全是作战计划不周、组织不严密的低级错误,令各国军事专家大呼意外。

图片

二、战役/战术指挥盲目乐观,后勤保障组织筹划不充分


    图片   

为实施此次特别军事行动,虽然俄军前期以军事演习为掩护,在俄乌边境完成了作战部队的调动集结,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作战训练和军需物资储备屯集,但由于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的高度保密性,俄军是在北约和乌克兰严密的情报侦察下集结人员装备和作战物资,相关后勤军需物资的准备并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而是小心隐蔽地进行,因此是不充分的,有的甚至是严重不足的;加之俄高层最初乐观地认为这将是一次持续时间很短的军事行动,最终行动方案始终处于高度保密中,一线作战部队从接到作战命令到出动的转换时间很短,且普遍存在着轻敌思想,出发时只携带了供3~5天的军需给养物资,也没有制定严密的后续保障方案,以为可以在占领区就地实施补给。结果由于受到乌军的强力阻击,基本没有占领乌军的后方保障基地和大城市,而后勤部队伴随保障又跟不上,导致一线部队在开战后一个多月了还缺乏油料、帐篷、食物、防弹衣、药品等军需物资,最后在撤退途中不得不丢弃了大量装备。 实际上,俄军开战伊始在各个进攻方向上深入乌克兰境内的距离并不是很远,在最远的基辅方向补给线只有100多公里,约为我军当年抗美援朝期间后勤补给线长度的三分之一,基本上是在边境线家门口作战,但后勤保障物资却送不上。这充分说明俄军在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中盲目乐观,事先缺乏严密的保障组织计划,开战后才发现各种军需物资的战役准备是严重不足的,致使俄军突击无力,没能完成既定战略目标。
此外,战役/战术指挥盲目乐观还表现在至关重要的后勤补给交通线上竟然没有部署基本防卫力量,致使军需物资和运输车辆频频遭受乌军伏击,损失十分惨重。客观地讲,对补给线缺乏有效的守卫和掩护,这一点完全是俄战役指挥的问题。在筹划战役方案时就应该考虑到保护补给线的问题,提前安排好专门的二线兵团和部队守护交通线,同时加强物资车队的伴随防卫力量,防止乌军游击队的袭击。这些问题俄军在近二十年来参加过的第一、第二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和叙利亚军事行动中都经历过,应该是有经验和成熟的战法套路的,毕竟是深入他国领土作战,后勤车队难免出现被敌方游击队袭击破坏的情况,但不应该出现大面积频频遭袭损失惨重的现象。

图片

三、战役/战术指挥轻敌失当,远超后勤伴随保障能力


    图片   

在这次俄乌战争中,许多后勤保障任务之所以没有完成,并不在于后勤保障部队本身,而在于俄军高级指挥员的战役/战术指挥轻敌失当,一些部队的突击速度和距离,远远超过了伴随保障部队的补给能力,加之补给线频频遭受乌军打击,因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如在第一阶段军事行动中,由于俄军从北面主攻基辅的战事不顺利,俄军高层命令担任主攻哈尔科夫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主力北上,穿越苏梅州,从东南方向进攻基辅。从军事指挥角度讲,这么重大的作战行动调整,通常应该是动用战役预备队的,而不是调动另一个方向的主攻部队,这样的指挥会打乱战场的全盘部署,产生顾此失彼的效果。估计是由于俄军前期对战事预估太乐观,在基辅方向事先没有准备战役预备队的原因,无兵可调的俄军高层只能下令第1坦克集团军北上增援。应该说,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不愧是王牌部队,在从苏梅到基辅300多公里路上连续穿插突击,几天之内一直打到了基辅近郊,解救了北线部队进攻基辅失利的危局,也打出了王牌机械化部队的大纵深突击水平!不过也因为这种临时调整,其王牌主力近卫第4坦克师在穿插苏梅州途中,因战场情报侦察不严密和轻敌冒进,在特罗斯佳涅茨镇一线被乌军机步93旅伏击,遭受了惨重损失,80%的装备被摧毁,多达77辆T-80坦克被乌军俘获,乌军创造了用一个旅击败俄军一个王牌师的纪录。
更可怕的是这次行动远远超出了后勤保障部队的伴随保障能力,其配属的第69保障旅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一支机械化部队、如此远距离的快速突击。随着第1坦克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在前面快速穿插突进,后面数百辆卡车组成的运输车队紧跟着保障弹药、油料和食品等给养物资,而至关重要的油罐车数量是不足的,难以支撑由上千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防空导弹等组成的庞大机械化集群,如此远距离的快速突击。这些重型装备每天的油耗惊人,尤其是T-80坦克采用的是GTD-10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724千瓦(1000马力),百公里油耗250升,是著名的“油老虎”。随着突击的深入,后续的油料补给逐渐跟不上来,有的油罐车很快就加光了油料,而有的则在路上被乌军摧毁,许多坦克、装甲车辆因为没有油料,或者出现小故障无法维修而被抛弃到路边。这使得成功杀到基辅东郊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也成了强弩之末,无力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而乌军防御部队则依托城镇和森林地形展开顽强防御,使该军难以前进,自身反而一度陷入缺乏后勤补给,进退两难的困境。
之后不久,至3月下旬,随着俄方决定放弃攻占基辅计划,将北线的部队撤出重新集结,抵达基辅城下不久的第1坦克集团军又掉头向东南撤回哈尔科夫方向,在乌军的一路追击和打击下又损失了不少人员和装备。应该说,第1坦克集团军这支重装部队的一趟近700公里的基辅往返跑,远远超过其后勤保障部队的能力范围,是俄军战役指挥员面对战场困局指挥不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现,结果仗没有打几下,却使最精锐的部队疲于奔命,几乎被后勤所拖垮。
实际上,美军专家战前通过分析研究俄军编配的军用卡车装备数量和质量后认为,俄军有能力在90英里(约145公里)的距离上支持一次战役级别的进攻,再远后勤保障体系就难以支撑了。实战中,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的后勤保障表现完美地证明了这一点!就是因为油料短缺丢弃了大量装备,其中有不少是价格昂贵的T-80主战坦克,甚至还出现了部分一线部队断粮,不得不到乌克兰当地商店和农民家里“就地补给”的尴尬场面。

图片

结语


    图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行军打仗自古不变的道理。俄军此次特别军事行动前期失利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战前轻敌思想严重,后勤保障准备和组织不严密,关键的时候油料、弹药等军需物资运不上去,一线部队不得不丢弃了大量装备,对战局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俄军用血的教训再次证明了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战役指挥忽视严密的后勤保障是多么致命的错误!其惨痛的教训非常值得我军研究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