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流传新毒株xbb,会严重腹泻,于是很多人开始囤药蒙脱石。 我认为不是第一选择! 从中医角度分析一下:为何会腹泻? 1⃣️首先: 中医并不在意你是什么毒株,甚至不在意你是什么病毒。 中医的逻辑分三个阶段: 00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通过提高抵抗力来抵御病毒。 002-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其实就是辨证论治,说白了就是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003-存津液,护胃气。 这是在治疗过程及恢复阶段的注意事项。 永远记得保护脾胃和补充水分。 2⃣️腹泻情况一 感染xbb,出现腹泻,属于上面的第二阶段。 那么我们就必须辨证,知道问题在哪里。 《伤寒论》第32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也就是说,在新冠初起阶段,除了肌肉疼痛、发热、怕冷、无汗之外,还出现了腹泻症状。多数是拉清水,不臭。如果本身有严重便秘的人,前面可能会臭,但后面不臭。 这是邪气同时侵犯太阳膀胱经和阳明大肠经,用葛根汤就行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逻辑,仍然是葛根汤的逻辑,而非蒙脱石。 葛根汤的逻辑有二: 其一:发汗解表;其二:用葛根升津止泻。 问题就解决了。 扩展一下 如果没有腹泻,而是在肌肉疼痛、无汗、发热、怕冷的同时,出现呕吐。 那么就要用葛根汤加半夏,半夏可以止呕的。 伤寒论后面的条文就说了: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腹泻情况二 《伤寒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意思就是,在桂枝证的状态下,吃了泻药,出现了腹泻不停,而且伴随心率增快,气喘,出汗多,那么要用葛根芩连汤。 桂枝证的状态分几种: 其一,外感/新冠初起,怕冷,发热,头痛,出汗。 请注意这是出汗的,一定要和无汗做区别。 其二,外感病无汗,但是经过发汗的阶段,已经有汗出了,或者正在时不时出汗。 这个时候吃了太凉的药或者泻药,导致出现拉肚子的问题,多数伴有肛门发热,大便臭,要用葛根芩连汤。(这个应该也有中成药的) 4⃣️腹泻情况三 同样是吃了太凉的药或者泻药,有人出现了腹泻伴有心率快、气喘、出汗,这是热邪入里,表证还在,用葛根芩连汤。 也有人出现腹泻伴有胃痛胃胀,(这种腹泻是寒泻,肛门不热,便稀不臭)这是说明凉药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寒,表证还在,那么应该用桂枝加人参汤。 桂枝炙甘草四两 白术人参干姜各三两 5⃣️腹泻情况四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 若呕者,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这是有太阳病(头痛、颈痛、怕冷、脉浮)又有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头晕、脉弦、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同时出现了腹泻。 这种腹泻往往伴有肛门灼热、大便臭的特点。 6⃣️腹泻情况五 少阴病伴有腹泻。 少阴病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感染邪气病毒后,怕冷,不发热,脉沉细,只想睡觉,精神萎靡——多数出现在阳气虚弱的老人。 少阴病出现腹泻,分几种情况: 一:发病几天以后出现拉肚子,但是手脚变得温热起来,脉象变得柔和,自己会好的。(仍然要注意补充水分) 二:出现腹泻,后面自己慢慢就不拉了,虽然怕冷,蜷缩着睡觉,手脚温热的人,比较好治。 三:腹泻或没有腹泻,经常觉得有点烦,睡觉的时候总想把被子掀开,这是阳气尚可,好治。 四:腹泻、怕冷、蜷卧,手脚冰凉,难治。 五:腹泻、烦躁、呕吐、手脚冰凉,难治。 六:腹泻好了,但是出现头晕目眩,两眼发黑,随时要倒。危险⚠️ 始终提醒大家,腹泻的病人,要特别注意精神状态和手脚的温度。 7⃣️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蒙脱石不是首选。 对于前面四种腹泻,都是有邪气未解,应该用药物去邪,而不是用蒙脱石止泻。 此时止泻,会造成“闭门流寇”,就是把邪气憋在身体里,引发更大的问题。 第五种情况虽然可以用蒙脱石,但是蒙脱石也并非首选。 首选应该是用药物恢复阳气,阳气恢复,腹泻自然就好了。 8⃣️总体来说,青壮年如果感染了xbb,一开始就出现腹泻,我认为还是葛根汤证概率大。 青年人也不用太担心。 就当是新冠来帮你排毒了! 注意精神状态,注意手脚温度,注意补充水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