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广平:一位士兵与千古孝思

 小妃书屋 2023-01-02 发布于湖南





洗发步骤
1

 洗发水的使用:

用稍微高于体温的温水将头发彻底润湿,取适量的洗发水于掌心,揉开洗发水至轻微起泡,从头发中部(不要直接擦在发根头皮上哦)开始,将洗发水均匀涂抹在所有头发上,然后轻轻揉搓头发。10秒。。20秒。。

01.

请输入标题







如果一生只读一本诗集,那一定是《诗经》



《蓼莪》是一首表达孝子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悲歌,是孝子的千古绝唱。《孔子诗论》第26简赞道:“《蓼莪》有孝志。”方玉润说:“此诗为千古孝思绝作……盖父母深恩与天无极,孰不当报?唯欲报之,而不能终其身以奉养,则不觉抱恨终天,凄怆之情不能自已耳。……诗首尾各二章,前用比,后用兴;前说父母劬劳,后说人子不幸,遥遥相对。中间二章,一写无亲之苦,一写育子之艰,备极沉痛,几于一字一泪,可抵一部《孝经》读。固不必问其所作何人,所处何世,人人心中皆有此一段至性至情文字在,特其人以妙笔出之,斯成为一代至文耳!”(《诗经原始》)既称其为“千古孝思绝作”,又赞其“可抵一部《孝经》读”,虽评价极高,但当之无愧。严粲甚至说:“呜呼!读此诗而不感动者,非人子也。”(《诗辑》)《蓼莪》这首诗全诗没有一个“孝”字,却以深沉浓烈的孝心感动古今无数的读者,让人读之落泪,思之感伤。古人过清明节,有吟诵《蓼莪》的习俗,以此来感恩父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西晋王裒、南朝齐代顾欢因分别遭受丧父、丧母之悲,都每读《蓼莪》而哀痛流涕。其中,王裒读《蓼莪》,其孝行感人至深,还引发后人为其修建“蓼莪禅寺”,是《蓼莪》一诗接受史上的重大事件,值得我们特别来谈一谈。
据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的《晋书·孝友传》记载,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孝子,史称“王孝子”。王裒是东汉末期大司农郎中令王修之孙,三国曹魏末期司马王仪之子。王裒痛恨父亲蒙冤被司马昭所杀,从不面向西面坐卧,以显示自己决不做朝廷臣子的决心。于是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都不去任职。在父亲墓旁建草庐而居,从早到晚经常到墓前跪拜,攀到柏树上悲声哀号,泪水洒落在树上,树也为之干枯。他母亲在世的时候,非常害怕天上打雷。后来母亲去世后,埋葬在山林之中,每当狂风暴雨天上打雷的时候,他就立刻奔到母亲的坟墓旁,跪在墓前哭泣着说:“孩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的《闻雷泣墓》。王裒一生隐居,以教书为业。每当诵读《诗经》中的《蓼莪》一首,尤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两句时,他的眼泪总是禁不住夺眶而出。他的学生们为了不让老师伤心,以至于读《诗经》时故意不读《蓼莪》这一篇。后人为了纪念王裒这一孝行,便在今江苏常州修建了蓼莪禅寺,并将其位于今山东省安丘市慈埠镇之墓地以北的一座山丘命名为“慈母山”,将流经山下的河流称为“孝水河”,将其陵墓所在之地称为“慈埠”。蓼莪禅寺又名蓼莪庵,坐落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潘家镇南8公里城湾百渎村。蓼莪禅寺是我国唯一的孝子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蓼莪禅寺因天灾人祸屡有兴废,然历代僧人屡毁屡建,其历史上也曾先后得到四位皇帝的六次拨款。到明朝永乐年间香火极盛,寺院规模亦达到顶峰,有僧房百余间,颇为壮观,乃江南一座有名的古刹。1994年恢复开放后,重建天王殿、观音殿、念佛堂、膳房、寮房和其他附属建筑,总计1800平方米,占地5亩。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为古刹题额“蓼莪禅寺”。蓼莪禅寺现已成为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中华孝道园”内一处重要人文景观建筑。
读《蓼莪》,思尽孝。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让父母颐养天年,让父母安度晚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的道德义务。《说文解字》释“孝”为“善事父母者”,儿女尽孝就是要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致思》)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人最大的教养是善待父母。孝敬父母是一种传统,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孝敬父母不能等!我们看着子女成长,也看着父母慢慢变老。当父母慢慢老去的时候,作儿女的应该多些细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应当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看看,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同度过,记得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下厨给父母做饭,每周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经常给父母零花钱,为父母建立“关爱卡”,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大声说出对父母的爱,帮助父母打开心结,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等等。尽管我们都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要忘记,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我们绝对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了常回家看望父母、陪伴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莪》以一个普通士兵的经历与感受告诉我们,尽孝当及时。做子女的一定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父母,切莫等到父母去世后才去白白地感叹与悲伤,到那时就后悔莫及啦。
《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左传·文公二年》称:“孝,礼之始也。”《国语·周语》更进而说:“孝,文之本也。”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德,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是个人立身之本,也是国家安定之本,还是人类延续之本。弘扬孝文化,对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都有重大的意义。进而言之,赋予孝以新的时代内涵,确立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中的地位,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文为吴广平教授应邀为光明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博览群书》2020年第9期的“每月聚焦·古诗文与中华美德”栏目撰写的解读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孝道的开山之作——《诗经·小雅·蓼莪》的文章。)

本期


最佳书模·袁袁





附录:

反省

——读吴广平教授《一位士兵与千古孝思》

黄丹(湖北秭归)

中华美德古诗文,

一位士兵千古孝。

读来倍觉愧父母,

大恩只能天堂报!

衷心感谢吴教授,

写出此文传孝道。

初懂百善孝为先,

乌鸦反哺最重要。

回想父母病重时,

无力动弹难呼叫。

基本需求难表达,

五助无奈无言笑。

由于子女忙工作,

忠于职守难尽孝。

任由病痛来折磨,

有儿有女难依靠。

忽然窒息因痰堵,

忙把救护车来叫。

送到重症监护室,

肺插呼机导屎尿。

鼻插胃管心检测,

口插呼吸机管道。

常扎手指测血糖,

“眨眼”回答“要不要”?

浑身插管又遭绑——

防把呼吸机拔掉。

痛痒如魔如受刑,

生不如死心焦躁。

孤独躺在监护室,

又生褥疮难哼叫。

浑身难受盼阎王,

悲哀谁能体会到?

父母走时忙抢救,

无力回天难奏效。

子女反省心悲痛,

无奈悔药买不到。

自己榜样没做好,

上何行来下何效。

奉劝天下好儿女:

父母恩情趁早报!

父母一旦生重病,

陪伴身边最重要。

爹妈老了换角色,

当做婴儿来照料。

自古养儿为防老,

子女义务须尽到。

精心伺候少后悔,

要让双亲天天笑。

2020年10月11日

扫二维码,经典带回家


最美枕边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