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阴阳球”是阴阳学说的原型 — 从“天球”到“阴阳球”的演化

 经旨传习 2023-01-02 发布于上海

包巨太(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学系)

论“阴阳球”是阴阳学说的原型 — 从“天球”到“阴阳球”的演化

阳属于哲学范畴, 是古人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的整体唯物辩证思维模式和“天人相应观”对中国哲学文化和中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阴阳理论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古代哲学、古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学给予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它们之间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 犹如一对并蒂莲花般发展起来。古人的宇宙观是哲学和天文学的混合产物, 它的原始模型是“球”。本文通过对“天球”和古人宇宙观的考证, 沿着古代先贤们思维轨迹, 分析他们的宇宙观, 认为阴阳图式化模型应是" 阴阳球" 模型。

古人认识宇宙的模型— “球”

中国古代天文学阐明的天地阴阳大化的规律, 为医学认识人体内部的生化过程,提供了类比的模式。

古代的天体演化理论 《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 “臣积考《太始天元文册》文曰: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万物资始,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九星悬郎, 七曜周悬, 曰日曰月, 日柔月刚, 幽灵即位,寒暑弛张, 生生化化, 品物咸章 ”。这段话的大意是,宇空浩渺无垠,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 这就是世界的始基。一切有形之体皆仰借元气的生化而生成。因此, 元气是万物的开始。这是我国最早的天体演化理论之一。 这里可以看到古人所构造宇宙模型中有 “气 ”的运动, 可以认为它的前提是存在一个供“气”运动的空间。那么, 这个背景模型应是一个立体的。

古代的宇宙构造和运行理论 主要有盖天说, 宣夜说和浑天说 3种观点。 ①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对于天地关系的认识。认为“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的说法。为天如一斗笠。大地则如倒扣盘子, 太阳绕北极旋转, 并有一套说明天高地广和日月运行的数据。详载于《周髀算经》。 ②宣夜说是古代测定恒星位置的学者所创立的, 它以为天是没有一定形状的,日、月五星,即所谓七曜都是“自然浮生虚空之中” ,并不缀附在天体上, 这是它的独到见解。宣夜说以元气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宇空中敷布的是气而不是水, 星体运行各自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不受什么天壳的统一约束。 ③浑天说是在西汉中期新兴的一种天文学说,浑天说产生以后, 盖天说就相形见绌了。战国时的慎到( 约公元前四世纪) 就曾经说过: “天体如弹丸, 其势斜倚”( 《慎子》) 。这可能是现在能够见到的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浑天思想的明确记载。慎到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天是球形的概念, 这个天球沿着倾斜的极轴在不停旋转。这就是说,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天球概念。浑天说的代表作是张衡 《浑仪注》 , 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球形的大地位于浑圆的天球的中央。认为天空和大地都是浑圆的,象一个鸡蛋。天空有外壳, 内盛有水,地球浮在水面,在天之中而不是在天之下, 犹如蛋黄。日月星辰缀附在天壳之上, 随天壳步调一致的旋转 。可以看到汉代古人的宇宙观, 自然观中的宇宙是立体的球形模型 。

古文献中关于“天球”的记载有关 “天球”的记载, 曾见于《尚书·顾命》篇, 该篇最早提出“天球”。 记载周康王即位时, 在东西两边厢房的陈设品中, 西厢房有: 赤刀、大训、弘璧、琬琰; 在东边厢房有: 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天球与河图究竟是什么, 没有说明白,但是后人提出的测日仪与天象图标说,比较接近原物的实际情况。这些实物在当时可能还非常原始粗糙, 但因为它们是测日观天察地的仪器。在古人眼中带有神圣和神秘的性质, 因而方有可能和代表古代王权威严的古玉器陈列在一起。这说明战国时古人的宇宙观是以“球”为模型的。

《易经》中的宇宙观与参考系统 , “球”

《周易》将辩证思维作为认识自然和人的根本方法, 将宇宙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范畴, 阴阳交感成为万物, 世界变化的动力和根源在于阴阳的矛盾中。那么《易经》的作者是参考什么开展研究工作的呢 ?在《周髀算经》中,已经非常精确地记录了古代先民们利用圭表确定方向、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方法。以日出日落确定东西,白天参照正午时最短的影子确定南方, 夜晚以北极星确定北方, 这样就求得中央四方。他们首先确定的是冬至和夏至, 冬至这一日日影最长 ,为一年的起算点, 测定一个回归年为 365. 25日,再参照日月交会等自然现象, 最终确立了历法。夏至与冬至平分黄道圈, 就形成一分为二的阴阳之道, 同时阴阳二气也就有了形象。由于春分与秋分昼夜直逼大致平均,以此二点为界,又将周天分为上下两半。这样二分连线与二至连线便将天球二分为四, 形成四季。也就产生了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个部分。阴与阳的本意是明与暗, 在一年的昼夜变化中, 二至二分点将黄道一分为四,从冬至到春分为少阳, 从春分到夏至为太阳。从夏至到秋分为少阳, 从秋分到冬至为太阴。

这是阴阳概念形成之初的天文学依据的参考系统, 是一个立体的“球”模型。

《黄帝内经》中的宇宙观与参考系统, “球”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 “曰: 地之为下否乎? 曰: 地为人之下, 太虚之中者也。曰: 冯乎 ? 曰: 大气举之也。”这表明《内经》既采纳了宣夜说的理论认为地球和其他星体一样,悬浮在太虚之中全靠气的作用; 又吸取了浑天说的思想, 在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水平上, 说明地与天的关系,断定我们生活的大地并非在天之下, 而是在太空之中, 实际上是承认大地是一个立体的球形。观测天象, 首要的问题是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参考系统, 来观测天体如何随时间而改变其位置。《内经》采用古今天文学常采用的真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来观测天体的视运动。

真地平参考系 取真地平为基本圈,南点或北点为原点的天球坐标系, 叫做真地平参考系。《内经》的真地平参考系,通过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相配, 来表达再天体相对运动中, 天地空间特性的变化, 如图 1所示。

天体的位置移动是掌握季节变化的准确尺度, 根据天体恒星的位置进行天空区划是掌握天体 “简单位移 ”的主要前提。 《素问·五运行大论 》: “始正天纲, 临观八极”。 “天纲”指天文大纲, 如天球赤道,二十八宿等; “八极”指地理八方, 明确提出天球区划和地平圈方位的思想。

赤道坐标系 从浑天说的宇宙结构图式出发, 我国古代产生了“天球”的概念,建立了赤道坐标系( 图56) 。天球北极( P) 在《灵枢·九宫八风》篇称“太乙”, 是北斗回转的中心, 地平圈( E NWS ) 与天球赤道( QQ ′ ) 相交于东( E ) 西(W) , 黄道圈(RR) 与天球赤道相交( ω=23° 26′ ) , 角、氏、房、心、尾、其、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赤道圈和黄道圈之间绕天球北极运行, 并以春天观测为基础, 依据星群形象划归东宫苍龙、南宫朱雀、西宫白虎、北宫玄武四象。如图 2所示。

天球北极和四方二十八宿相配, 便是五行学说产生的天文学背景, 《内经》的宇宙观也是一个以“球”为背景的模型。

阴阳学说的本源 - 球 如前所述, 古人站在地球上观察天体的运动变化, 由于当时不具备现代的观测手段和技术装备。因此, 对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差异无法进行清楚的判断, 分不清远近、层次。 似乎它们都分布在同一个以观测者为中心的球面上, 这个球就是 “天球”, 古人用肉眼仅仅能分辨的是天体方向上的差异。与此类似,现代天文学虽然知道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但是具体观测天象时还要假想一个“天球”, 而地球居其中心, 这样才能用坐标表示出天体的方位及其视运动, 这种方法称为球面天文学,可见古代的“天球”理论与球面天文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在古天文学中, 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叫做天体的视位置。在地面上的观测者眼里,大地是静止不动, 而天球是转动的,地球每天自转一周, 地面上的观测者所能看到的是天体每天都绕自己运动一周。天球永远处于周日旋转之中,周日运动是天体最明显的视运动。由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人们每天看到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来 ,傍晚从西方落下去, 白昼得到阳光照射,气温较高, 夜间得不到阳光照射, 气温较低。太阳的周日运动是连续进行的, 所以地面上明亮程度和气温在一昼夜内的变化形成一个波动循环 。

古人根据阴阳的明暗、冷暖属性, 用阴阳消长概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由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很明显, 很容易通过这个运动来理解阴阳的消长变化规律。反过来古人也从这一大家都容易理解的具体的自然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抽象的概念 -阴阳。由此可见, 阴阳的原始模型是个“球”,是在球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

阴阳球理论与古人宇宙观中的“天球”思维模式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古人用以说明整个宇宙、乃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论。至于后世用以说明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的太极图, 不过是立体的阴阳球变化在平面上的投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