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长城的“心脏”

 茶香飘万里 2023-01-02 发布于山西

落日的余晖将西天照得通亮,我们加快车速,期望在天黑之前赶到定边县城。突然,同行中有人喊,快看长城。随着惊呼声,大家纷纷望向窗外,只见一座半人高的墩台孤零零地站在山峁之上,不远处还有一段被岁月咬得满是豁口的城墙。朋友说,那是战国长城。看着那形影相吊的墩台和洒下一抹淡淡影子的城墙,我心里无缘由地生出一股悲壮之感。

很多人都知道八达岭长城,也知道山海关和嘉峪关,却不知陕西榆林才是中国万里长城的“心脏”。榆林,襟山带水,北瞰河套,南蔽三秦,被称作“九边重镇”,历史上一直是军事要地。这里的长城从战国就开始修筑,历经秦、隋、明历朝修建,总长1600多公里,跨越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六县市区,至今仍存留80多处,被历史专家和文化学者喻为“长城的博物馆”。榆林的长城依山就险,雄峙北方大地,横亘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和白于山地,曾经抵挡了千军万马。为了寻访这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长城,我们从定边县沿着长城遗迹,自西向东而行。

插画<杜敏

出定边县城,循着秦长城一路向东。大地一片萧瑟,车子在空旷的国道上奔驰,不时便有一段长城,或是一座墩台映入眼帘。在定边、靖边交界处,有一道被风沙掩埋了半截的不规则土埂坚强地挺立着,旁边石碑显示为隋长城。虽然已没有当年逶迤磅礴、恢宏壮观的气势,但从那壮实的基体,依然不难看出它曾经的雄壮和威武。

到了靖边县,便是利用秦长城建设的明长城,西起中山涧乡的边墙壕,东北至黄蒿涧乡的张窑子,全长78.5公里。城墙高6米,宽4米,夯土筑成。我们在龙州镇碰到了一段保存较好的明长城。虽然已经过去500多年,但那城墙仍有4米多高,长约17.5公里。

近距离打量这些黄土筑就的长城,只见城墙顶上爬满枯草,残豁破口,或凹或凸,让人想到瘦弱的驼峰。墙体被风雨冲刷得斑驳失色,如一张饱经沧桑满是沟壑的脸,让人很难将其与雄伟联系在一起。它们经风沐雨,迎春送冬,没有任何遮挡,倔强地挺立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边缘。500多年的日子,一天一天地数何其漫长,毛乌素沙漠向南越过黄土长城,不知搬移了多少座沙梁,暴雨洪水不知冲刷了多少条沟渠,而出人意料的是,黄土长城历经刀枪剑戟、风剥雨蚀、黄沙压积,依然不倒,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横亘在沙漠与高原之间。原来这长城并不是用普通泥土筑就,而是由白胶泥和石灰加水蒸发,然后掺上细黄土,一层层用平夯打实。底下夯层较薄,往高逐渐加厚,如一座塔,底下敦实,往上高跃,足可见古代中国夯土筑墙技术之先进。

过了横山,在榆阳,我们看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的镇北台。镇北台为三层砖砌楼台,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周边有土夯城堡环绕,为城中之城,即使台内聚集上千兵士,在城外也难看到,有屯兵埋伏、迷惑敌军的作用。站在高台之上,放眼苍茫大漠,我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之声,看到了驰骋沙场的悲壮,还有边关贸易的繁荣。长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蜿蜒而来,横亘而过,留下不灭的历史印记。

今天,无论是古老的战国长城,还是难觅踪迹的隋长城,抑或是瑰丽多姿、独具特色的明长城,早已在历史的烟云中失去曾经的繁华,而它们赋予我们的,也不再是雄峻的防御工事,而是一种历史内涵的文化延伸、一种昂扬奋发的民族精神。(作者:秦延安;编辑:杨硕)

原题:《长城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