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神赋图》画圣顾恺之的惊艳绝伦

 峥嵘岁月84 2023-01-02 发布于北京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著名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创作而成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文学作品为原型而创作的绘画作品,为后世开创了许多经典的艺术创作形式。

《洛神赋图》在布局上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类似于当代的连环画。整幅作品以散点透视的绘画手法将人物从不同的时空中自然交替,曲折细致且层次分明的描述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构图上运用了卷轴的形式,便于阅览,完整且统一,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以散点透视的绘画手法将人物从不同的时空中自然交替,曲折细致且层次分明的描述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图片

图片

全卷分为三段:画卷从右端开始,第一段描绘了黄昏,曹植率领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休息。在平静的水面上,风姿绝世、含情脉脉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从容,凌波而来。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前方水面上美丽的洛神。顾恺之巧妙地通过这一瞬间动作,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曹植见到洛神的惊喜之情,而且将曹植被洛神的绝世之美所深深吸引的内心活动表现的极为生动。

图片

第二段描绘了人神殊途,不得不含恨别离时的情景,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描绘洛神离去时的阵容, 场面宏大激扬,热闹非凡。

图片

图片

第三段描绘了就驾启程,画面表现的是洛神离去后,曹植对她的深切追忆与思念。曹植乘轻舟溯流而上追赶云车,希望再次见到洛神的倩影,无奈人神相隔,早已寻觅不到洛神的踪影,思念与悲伤之情不能自已,以至于彻夜难眠,在洛水边等待到天明,流连忘返的场景。直到随从们驱车上路,曹植仍然不断回头张望,最后怀着不舍和无奈的心情,踏上返回封地的归途。

图片

《洛神赋图》整幅作品从表现技法而言山石树木风格古拙,结构简单且状物扁平,在布局上疏密有致,通过树木的穿插去表现空间,用山石、林木将画面分隔为不同的情节,从中得以看出顾恺之在创作该作品时的装饰趣味,工勾柳树的创作方法也从这幅作品中开始逐渐发展了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