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善血糖先从“细嚼慢咽”做起

 中医陈孝和 2023-01-02 发布于北京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吃出来的,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把食物消化吸收的呢?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对于认识糖尿病是很重要的。

人体真正参与消化的第一步是从咀嚼开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分泌唾液和咀嚼。

唾液,我们也叫口水。咱们每时每刻都在分泌唾液,这个目的是为了保持口腔湿润,如果没有唾液湿润口腔,咱们说话都不利索。

口腔里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还有无数散在的小唾腺。

唾液是从腺体的导管里分泌到口腔当中的。其中位于两侧的腮腺分泌的唾液是稀薄的,类似中医上“涎”的定义。颌下和舌下的腺体分泌的唾液是粘稠的,类似于中医上“唾”的概念。

有些人睡觉的时候会流口水,特别是小孩子口水很多,中医一般说是脾虚。实际上不准确,主要跟睡姿有关。比如趴着睡和侧身睡,嘴角被挤开,刺激到腮腺了,才会流稀薄的口水。

还有一类人,经常口泛清水,过一会儿就得吐一口,中医上认为是脾胃虚寒,因为身体阳气不足,水谷运化障碍在体内形成寒湿,所以会泛清水,这个说法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是不准确的。

的确与脾胃虚寒有关。这类人消化功能很差,经常腹胀腹痛,大便稀薄次数多,小便不利。观察这类人普遍饮食结构很单一,往往是主食很多,肉类偏少,有嗜生冷史。

实际上是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再加上生冷导致胃肠消化功能下降了,同样的食物比别人消化时间更长,那么主导消化的副交感神经被迫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唾液分泌也是由副交感神经主导的,此时由于消化功能下降导致唾液不自主的分泌过多。

治疗的话,首先从饮食上改变,戒生冷,不要吃的太素,适当多吃些肉类,另外可以用些温补的方剂,附子理中汤、黄芪建中汤、甘草干姜汤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再来看咀嚼,咀嚼就是牙齿把食物磨碎,这个过程也需要唾液参与,唾液会跟磨碎的食物充分融合,并且把食物包裹起来,这样食物才容易滑入食道。

另外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帮助消化碳水化合物,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舌头上的味蕾接触到了麦芽糖以后,才能尝出甜味。

但这个过程是需要细细咀嚼的,咀嚼的越细,食物才能充分与唾液混合,淀粉才能更快被水解成麦芽糖。

古人其实都懂得细嚼慢咽这个道理,通过咀嚼把食物磨成小块儿,这样也才保证食物进入到胃里以后,不给胃增加负担。同时呢,这种细细咀嚼,会产生一种特有的饱腹感,不需要吃的很多,就觉得饱了,而且人会很放松。

另外古人还强调“食不言、寝不语”,这也是有道理的。说话就没法细细咀嚼了,食物嚼不碎,到胃里消化的时间就更长,就更容易腹胀反酸。

另外就是肥胖的人,吃饭都是狼吞虎咽的,咀嚼的次数很少。实际上,吃同样的食物,越是细嚼慢咽,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更少。

对于想减肥的人,先从细嚼慢咽开始,每口饭嚼够30下,做到这一条,即使不运动,你也能慢慢变瘦,而且这种瘦是健康持续的瘦,也不会有反弹这一说。不需要坚持很长时间,一个月就能看出效果。

另外有很多人吃饱了之后就犯困、脑袋犯迷糊,也建议从细嚼慢咽做起,因为咀嚼不但能减少热量的摄入,还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通过慢慢进食来防止血液过多涌入到肠胃,大家不妨试一下,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会很明显。

再有就是肠胃不好的人,经常腹胀、胃痛、反酸、便秘、腹泻的人群,通过细嚼慢咽的饮食方式,对这些症状都有作用,尤其是便秘和腹胀,改善很明显。

细嚼慢咽的精髓在于咀嚼次数,不在于快慢,咀嚼的越细越好,而且你会发现食物咀嚼细了以后,不需要刻意吞咽,食物自己就流进食道了,这样胃在进行深度消化的时候就很容易,变相的减轻肠胃负担。

但现在第一是生活节奏太快,大家工作很忙,忙的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吃上一顿饭了,吃的时候也是在说个不停。第一步就没有做好,那么肠胃病可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第二就是在当下这个提倡速食文化的年代,能够经得起咀嚼的天然食物越来越少了,这些食物就第一口尝起来好吃,越嚼越没味道,只能快点儿咽下去。

对于血糖高的人而言,一定要把细嚼慢咽记在心里。当我们开始咀嚼这个动作的时候,胰腺就已经开始分泌胰岛素了。嚼的越细,吃的越慢,血糖升的更平稳,不多增加胰腺负担,餐后血糖降下来的也会更快。

所以对于哪些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的人,不管吃什么,先从细嚼慢咽做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